2016年的“馬約翰杯”籃球賽場上,幾個膚色各異、衣著統(tǒng)一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們身著藍色隊服,衣服上印有相同的五個字——“蘇世民書院”。
2016年8月,來自31個國家的110位年輕人從全球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成為首屆蘇世民學者,進入蘇世民書院學習。作為清華新百年發(fā)展的重要舉措,蘇世民學者項目旨在培養(yǎng)具有全球視野并理解中國的未來世界領導者。2016年秋季學期,蘇世民書院共接待來訪交流3000余人,包括各國政要、大學校長、院長和知名學者等,成為清華展示自我、面向世界的一扇窗口。
在2016年3月的博鰲亞洲論壇上,清華宣布發(fā)起亞洲大學聯(lián)盟。一年來,學校領導率團訪問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一次次握手交談,一筆筆描繪出亞洲高等教育崛起的愿景。2017年4月29日,亞洲大學聯(lián)盟成立大會暨首次峰會將在清華舉行。正如邱勇校長所說,“高等教育不應該只有西方一種聲音”,為實現(xiàn)持久和平、共同發(fā)展的“亞洲夢”,清華責無旁貸扛起了高等教育的引領之旗。
2016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清華大學全球戰(zhàn)略》制訂并啟動實施。從課程融合、項目合作到校地共建,清華將“引進來”與“走出去”有機結合,全面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全球創(chuàng)新學院首棟教研大樓在西雅圖正式奠基,主辦首屆“中以大學校長論壇”和“中以創(chuàng)新論壇”,倡議發(fā)起“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聯(lián)盟”,與深圳市合作共建清華大學深圳國際校區(qū)……一系列國際化辦學舉措鋪陳開來,有力提升了清華的國際影響力。
而教育的國際化并不是簡單的你來我往,更是深度交流與融合。2016年,清華從學校和院系層面共同努力,搭建平臺,拓展資源,通過交換學習、假期實踐、海外實習等項目,幫助年輕人將視線從菁菁校園投射到全人類共同的命運。17位清華人利用假期前往東非,探察這片神秘土地上的中國元素。當貧民窟孩子口中喊出“你好,中國”時,他們感動得熱淚盈眶。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留學生走進中國農村,感知基層的呼吸……
在2016年蘇世民書院開學典禮上,校長邱勇引用了惠特曼的詩句:“把所有的過去都置于身后,我們來到了一個更新、更強大的世界,一個多樣化的世界。”與世界同行,越來越國際化的清華將為學子放眼全球、放飛夢想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