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像座城。園子外的人經(jīng)常好奇,清華的學生每天都是怎樣度過的,?園子里的人可能也會好奇,,不同的人在做些什么事情?不妨跟隨我們的鏡頭,,看看清華本科生日常生活的一種“打開方式”吧,!
清晨6:30,迎著朝陽來到草坪旁,,或走進各教學樓設立的晨讀間,,取出一本《大學》與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同誦讀,在書聲瑯瑯中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在聽濤園吃完豐盛有營養(yǎng)的早餐后,,提前半小時到達圖書館門口等候開館。盡管才早上7點半,,排隊的人早已一百有余,,在清華最可怕的事情恐怕是搶不到圖書館的座位了吧。8:00來到“信號與系統(tǒng)”的課堂上,,全新的互動課堂模式下,,每當有不懂之處,便用手機發(fā)送彈幕至投影儀,,所有疑難第一時間得到解決,。11:00,來到六教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小組作業(yè),,專門的討論教室能將“可變形”的桌椅拼接成圓桌樣式,,討論氛圍瞬間提升。
中午12:00,,在學堂路上騎著自行車,,兩側(cè)各類講座、社團,、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動的展板不斷擦肩而過,。不經(jīng)意間瞥見一個吸引人的標題—— “全球南方文化浸潤項目——去印度,去埃及”,,數(shù)不勝數(shù)的國際交流機會讓人心馳神往。13:00來到紫荊食堂,,本科生課程咨詢委員會的同學們喜歡在這里進行“頭腦風暴”,,提煉選題、設計問卷,、開展教學調(diào)研,,推動清華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14:00來到游泳館,在清華體育課的豐富“菜單”中選擇了跳水課,,站上跳臺,、克服恐懼,收獲的不僅是體育素養(yǎng),,更是體育精神,。15:30到達藝術(shù)博物館參與志愿講解,向不同背景的觀眾分享每一件藝術(shù)品背后的故事,。16:00,,利用“開放交流時間”與老師討論一下實驗進展。學校1000多位教師公開“開放交流時間”,,為同學們提供了與大師,、名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17:00到實驗室投入SRT(“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或是興趣團隊的項目研發(f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激發(fā)創(chuàng)意火花。17:30來到紫荊操場,,伴著夕陽加入陽光長跑的行列,,“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18:00來到蒙民偉樓,,參與排練以“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為原型的清華原創(chuàng)話劇《馬蘭花開》,。20:00回到宿舍,登錄全球最大的中文慕課平臺——清華大學“學堂在線”進行線上學習,,足不出戶,,全球知識盡在掌握。21:00走出宿舍,,來到紫荊操場享受一場紫荊風情夜——點亮牛奶燈,,揮動熒光棒,品嘗清茶小點,,欣賞吉他伴唱……在游戲中博弈腦力,,在歡笑中收獲友誼。
當又一個黎明到來,,又是全新美好的一天,。在這座全球最美校園里,莘莘學子們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實,,每一個時間空間都能激發(fā)各種志趣,,所有人都享受奔涌向前的每分每秒,努力拓展無限精彩的可能,。
微信長圖請點擊:
http://mp.weixin.qq.com/s/hxQvJzvF9P6DY-XEnT1K_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