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乃夏之初,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禮記》中記載了自然界有關(guān)夏至節(jié)氣的明顯現(xiàn)象——鹿角開始脫落,蟬兒開始鳴叫,半夏、木槿兩種植物逐漸繁盛開花,萬物進入了蓬勃生長的時機,爭相恐后地釋放積蓄已久的活力。
夏至時的清華園別有一番景致。學堂路上的樹木郁郁蔥蔥,充滿著青春的氣息;荷塘上漂浮的圓圓荷葉,透映出青翠的生命力;水木清華旁的柳枝隨風飄拂,搖曳生姿——清華園在艷陽照耀下,流光溢彩。
晴朗夏至的清晨,倚靠在情人坡前長廊里,和身邊的人說著悄悄話;散步于球場前的雕塑園內(nèi),一覽各式各樣的花開。暴雨突襲的午后,適合臥在寢室里睡個好覺,伴隨著雨滴敲打陽臺的聲響,欣賞這一曲夏至交響。
夏至自古便是詩人們的詠吟對象。唐朝權(quán)德輿曾云:“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而“水木清華”借以得名的“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這句詩,似乎也描繪著夏至前后的景況。
夏至的到來,標記著天氣真正進入暑熱階段。這一天全年白晝最長,其后日照時間一天天縮短,民間也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倘若在園子里遇上夏至日,不妨去聽濤園打一份辣得夠味的擔擔面,或是去丁香園來碗香噴噴的燴面,給予這最燦爛的節(jié)氣一個小小的儀式感。
夏至亦是畢業(yè)的季節(jié),下個決心早早起來追逐朝陽的升起,伴著晨曦微光留下與園子的合影,頂著烈日來一杯清爽的綠豆沙冰,夕陽西下再去操場踢一場球。隨著夜幕降臨,大雨突襲,瀟灑地揮一揮衣袖,帶著對園子的留戀離開……那時清華園的夏至日,將成為定格在大學記憶里最后且最美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