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緬懷的日子,,也是一個展望的日子;這是一個祭奠的日子,,也是一個傳承的日子,。
每年清明節(jié),清華師生都要自發(fā)祭掃英烈紀念碑,,這早已成為清華人的精神傳統(tǒng),。學校領導和各院系師生匯集在“祖國兒女,清華英烈”紀念碑前鞠躬獻花,,表達內(nèi)心深深的敬意。
紀念碑下的平臺上,,鐫刻著43位在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戰(zhàn)爭中獻身的烈士姓名和簡要檔案,。當年,他們滿懷愛國主義豪情,以救國報國為己任,,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前赴后繼,、死而后已;今天,,一支支白菊,、一個個花籃寄托著清華師生的緬懷與追思,傳承著清華人愛國奉獻,、追求卓越的精神傳統(tǒng),。
2013年4月5日,清華原創(chuàng)話劇《馬蘭花開》劇組的26名師生曾經(jīng)來到這里,,深情緬懷和追憶“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以及所有為國家民族和人民作出重要貢獻,奉獻了青春,、熱血與生命的清華英烈。
在2015年祭奠清華英烈的活動中,,校黨委副書記史宗愷對同學們說,,清華先烈們的勇于擔當首先是一種人生境界、一種家國天下的情懷,;此外,,勇于擔當還要有為理想奮斗的勇氣,,更要有真才實學。“新中國成立以來,,還有許多為國家建設奉獻青春甚至生命的清華人,,比如因公殉職的廖枝飛同志,我們應該永遠銘記他們,,向他們致敬,。相信清華的擔當精神能在一代代清華人身上傳承下去并且發(fā)揚光大,。”史宗愷說。
2016年4月,,大型原創(chuàng)史詩話劇《雨花臺》在清華巡演,,這部話劇集中展示了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青年運動領導人之一惲代英,、清華留美生中第一批共產(chǎn)黨員之一施滉等雨花臺烈士為民犧牲的大無畏精神。話劇副導演,、劇中人物施滉飾演者李竹也在清明這天來到清華英烈紀念碑前,與同學們共同朗誦了學生原創(chuàng)詩歌《我們不能忘記》,,以昂揚的激情謳歌“烈士青春”,,許下了繼承先烈光榮傳統(tǒng)、向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不斷拼搏前行的誓言,。
悠悠艾草香,綿綿細雨情,,清明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