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26年,清華就創(chuàng)辦了考古陳列室;1948年,清華大學創(chuàng)辦文物館并籌建藝術系。從那時起,建設一座清華自己的藝術博物館就成為清華人的夙愿。1999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加盟清華大學,歷代美院人的積累與期盼使清華博物館的夢想更近了。2003年,藝術博物館與美術學院大樓同期啟動國際招標。2012年,藝術博物館建筑破土動工。2013年1月,世紀金源集團董事局主席黃如論先生慷慨出資2億元人民幣,支持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建設,本館也因此冠名“黃如論館”。如今,在清華大學迎來105周年校慶之際,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正式落成,并宣布將于9月面向師生和社會公眾開放。
藝術博物館的總占地面積約1.5公頃,建筑面積300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9000平方米;由世界著名建筑設計師馬里奧·博塔擔綱建筑設計。博塔先生曾主持多座一流博物館建筑設計,對博物館空間組織、場所與環(huán)境的解讀都具有原創(chuàng)性和獨特性,地域特征與時代精神完美地表現(xiàn)在他所設計的建筑上。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現(xiàn)有藏品約13000余組(件),絕大多數來自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歷年的收藏,以及廣大校友和社會賢達的捐贈。品類包括書畫、染織、陶瓷、家具、青銅器及綜合藝術品等六大類。目前,藝術博物館正在加緊籌備開館的首展。屆時,藝術博物館的一層展廳將舉行“對話列奧納多·達·芬奇/第四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迎來這位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巨匠的60余幅真跡以及當代國際藝術與科學領域最新的藝術創(chuàng)作;二層展廳則將舉行“尺素情懷—— 清華學人手札展”,展出130位有重要學術貢獻和社會影響的清華學人的手跡原件,包括珍藏在清華校史館檔案館、首次披露的一批書信和文稿;三層展廳將舉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作品展”,展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師和畢業(yè)生60年來的佳作、力作、新作;四層的展品包括由清華珍藏的書畫、陶瓷、染織、家具、青銅(與國家博物館聯(lián)合舉辦)等重要藏品700余組件、“竹簡上的清華”專題展、“營造ˋ中華”清華營建學科專題展和“思賢師心”清華大學老一輩藝術教育家的專題展覽。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將以“彰顯人文,薈萃藝術,精品展藏,學術研究,內外交流,資訊傳播,涵養(yǎng)新風,化育菁華”為基本定位,集收藏、展覽、研究、教育等功能于一體,服務于清華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高水平學科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力求打造一座廣大師生身邊的藝術殿堂,并面向全社會開放,開展一系列兼顧學術性、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公共教育活動,將成為藝術傳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