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學雷鋒日,不由得記起大一那年的3月5日,,我們班和離退休處的老師們開展的“學習雷鋒精神”主題班會,。回到宿舍,,翻開曾經的班會記錄,,我依稀可回想起當時的情景——12名進入清華剛半年有余的大一學生、5位已在清華工作幾十年的退休教師,圍在一張橢圓形的會議桌旁,,暢談歲月變遷中什么是“雷鋒精神”,。
班會上老教師們的發(fā)言更像是他們對后輩清華人的囑托與叮嚀。1950年考入清華的謝文蕙老師將雷鋒精神與“追求卓越,,愛國奉獻”的清華精神結合起來,,給我們介紹了老一輩清華人不畏艱苦、追求真理的事跡,;當時六十五歲的李樹勤老師是五位老師中最年輕的,,他給我們講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雷鋒精神對人們的影響:“越是到艱苦的地方,越是到能為國家做大貢獻的地方,,大家越感到光榮,,不去考慮生活條件......”電機系退休的沈振基老師:“雷鋒精神是實踐的結晶,?!彼J真地向我們講述他們那一代人怎樣將雷鋒精神內化為自身的素質,體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上,,為國家,、為集體、為他人利益著想……
曾經的班會已經在記憶中慢慢淡去,,記錄本上匆忙記下的這些文字卻總能提醒我們不該忘記的過去,。如今,我們依然能感受到雷鋒精神在老一代清華人身上展現的力量,。他們用幾十年的人生經歷踐行著雷鋒精神,,也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告誡著我們雷鋒精神并不過時。當代的清華人,,更不能只選擇一年中的一天作為學雷鋒日,,不能僅在這一天才想起服務、才記得奉獻,。
在那次班會記錄的最后,,擔任記錄員的我寫下了這段文字,讓我們都把它作為時刻鞭策自己的來自前輩的囑托吧:“幾位老教師不是空談雷鋒精神,,而是具體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或在祖國艱難之時忍辱負重,或在國家發(fā)展之際全心服務,,亦或在工作崗位只思付出不求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