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新聞學院2011級本科生田扶搖,在《馬蘭花開》中扮演理論物理學家周光召等多個重要角色,。按照原計劃,“清華映像”欄目邀請他以一個演員的身份寫寫自己參演的心路歷程,,但他卻避而不談自己,。他說,希望能通過這篇小小的文字,,略微展現(xiàn)這部劇給每個參與者,、觀看者帶來的心靈震撼與靈魂洗禮。
我們覺得,,這或許是《馬蘭花開》帶給今天的清華人最重要的力量,。
——編者注
距離《馬蘭花開》初次登臺演出,至今已近一年的時間,。這是一部講述以鄧稼先為代表的中國“兩彈一星”科學家奮斗歷程的大型話?。灰荒陙?,兩萬多人次的觀眾觀看了這部100分鐘的劇目,,其中許多人為之淚下沾襟。穿越舞臺的幕布,,對于我,,以及很多和我一樣的參加了600小時排練的演職員來說,這部劇又意味著什么呢,?
如果按照官方的統(tǒng)計,,從2012年3月至5月,《馬蘭花開》的排演過程歷時56天,,演出8場,;但我了解一個細節(jié)的數(shù)據(jù),有超過兩百名清華在校生參與過這部劇的排練,,僅演員的礦泉水就消耗了7000多瓶,。按時間計算,我們的排練工作強度相當于每個演員和工作人員選修了一門高達32個學分的大課程,。導演李欣凌老師說演員們的水平“跟專業(yè)水平相去甚遠,需要努力彌補”,校團委的倪杰老師評價說我們這些人“排練剛剛一開始,,就都近乎崩潰了”,。但這個時候,我們感受到來自劇中人物的精神力量和信心,,更多的時候,,演員們在面對排練的艱苦條件時總是自我安慰:鄧稼先們能夠在蒼茫戈壁中從無到有造出原子彈,我們要演他們,,也要盡心盡力在艱苦的條件中把排演堅持下來,。
為了保證排練學習兩不誤,在漆黑的后臺,,一個道具箱和一個小手電筒組成臨時的寫字桌,,在大半個學期中,演員們幾乎所有的作業(yè)都是在這里完成的,。瞌睡的時候,,有的演員會在冰涼的舞臺上打個盹,場間休息時,,鄧稼先的道具床則成了最受歡迎的地方,,往往小小的一張床,會有五六個演員擠在上面,。
對于臺前的演員來說,,臺詞的排練,調(diào)度的反復調(diào)整,,聲光媒體的合成,,使得后期的排練更多地變成了體力活,平日文質(zhì)彬彬的演員們到排練后期幾乎每人都能吃兩份盒飯,。距離首演還有3天,,飾演小辣椒的魏慜慧崴了腳,她帶著腳上的腫塊堅持下來了,;飾演鄧稼先的梁植說:“在舞臺上,,我們也就像當初九院的科研人員一樣,他們克服了身體的,、條件的,、技術的、客觀的各種困難,,我們也一定能克服,。我們演的是他們,也是要發(fā)自內(nèi)心地向他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