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信息
時間:2023年2月22日 19:00
地點:清華大學化學館301涌泉報告廳
報告人:孫世剛院士
報告人簡介
孫世剛,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電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中國化學會、中國化工學會、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會士。1982年畢業(yè)于廈門大學化學系,1986年獲法國巴黎居里大學授予國家博士學位,在法國科學研究中心界面電化學研究所做1年博士后研究。1987年底回國進入廈門大學化學系工作至今。現(xiàn)任廈門大學自然科學學部主任、中國化學會第二屆監(jiān)事會監(jiān)事長。長期從事電催化、譜學電化學和能源電化學研究。迄今發(fā)表SCI收錄論文740余篇,他引35000多次,H-因子97(Google Scholar Data);獲授權發(fā)明專利40余件(國際專利1件);主編Elsevier著作1部、化工出版社著作2部,出版科學出版社著作2部和廈大出版社著作1部。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國光譜成就獎、中法化學講座獎、國際車用鋰電池協(xié)會終身成就獎、國際電化學學會Brian Conway物理電化學獎章等科技獎項。擔任J Electroanal Chem, Func Mater Lett, ACS Energy Lett, ElectrochemEnergy Rev, National Sci Rev, J Solid State Electrochem, JMCA等學術期刊編委,國際電化學會會刊Electrochimica Acta,《化學學報》、《光譜學與光譜分析》、《化學教育》等學術期刊副主編,中國電化學會會刊《電化學》主編。獲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模范教師、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
報告摘要
電化學是研究電能與化學能以及電能與物質之間相互轉化及其規(guī)律的學科,在先進制造、儲能、新能源汽車和氫能源等領域發(fā)揮重要作用,是實現(xiàn)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撐學科。電化學物質轉化使用電子作為氧化劑或還原劑,綠色、無污染、是原子經(jīng)濟的重要途徑。電化學先進制造包含電化學綠色合成、電化學冶金、電化學加工制造和高端制造電子電鍍,在高附加值精細化學品和新材料創(chuàng)制,國防軍工、航空航天、船舶和汽車,半導體芯片制造、集成封裝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電化學能源轉換和儲存不受熱力學卡諾循環(huán)的限制,具有高效率、無污染的特點,不僅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動力,而且在化石能源優(yōu)化清潔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等)開發(fā),節(jié)能減排、環(huán)境保護等人類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重大領域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電化學能源包含能量轉換(燃料電池)、能量儲存(二次電池、超級電容器)和電解水制綠氫等。講座將圍繞上述電化學工程及應用展開。
圖文提供單位:清華大學化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