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書院2022級本科生 呂宇軒

呂宇軒發(fā)言 李派 攝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以及線上的新生親友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日新書院的呂宇軒,,今天很榮幸有機會能作為新生代表在這里發(fā)言。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體新生,,向一直以來陪伴、支持我們的師長親友表達最誠摯的感謝!你們的幫助與鼓勵,,成為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不竭動力和堅實后盾,,謝謝你們!
初入清華,,我們時刻有新的發(fā)現和感受:熱情的迎新志愿者消解了初來乍到的緊張,,通知書上的二校門終于真實地呈現在眼前,便宜又好吃的食堂里確實有家鄉(xiāng)的味道……我滿懷期待,,迎著早秋的微風行走在校園里,試圖記住每一幢樓,、每一條路,,我感受到未來的生活正徐徐展開,通向遠方,,通向無限可能,。
無限可能源于對未知的探索。我在高中時理科見長,,很自然地選擇了物化生三科,,但我越來越發(fā)現歷史的演進、哲學的卓思深深吸引著我,,讓我萌生了轉為文科的想法,。轉為文科,對我意味著從零開始,,在未知中重新尋找方向,。但其實世界的精彩往往蘊藏在未知之中,正等待著每一位勇敢的探索者,。清華,,正是我“聽從內心,無問西東”的勇氣來源,,讓我敢于放手去探索未知,,探索心之所向。更可貴的是,,在探索的路上,,有人一路同行。因為新生骨干訓練營,,我有幸提前體驗清華的集體生活,,在摸索著完成一個個任務的過程中,我見證了許多個“我”逐漸凝聚成“我們”,,一起高歌勇進,,共同突破未知的迷茫。
無限可能源于對夢想的執(zhí)著?!锻炼股倌辍犯嬖V我們“每一個星辰大海的夢想,,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苯涍^堅持不懈的努力,,一顆土豆也能夠為夢想供能。進入清華后,,我發(fā)現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他們敢想敢做,鍥而不舍,,天馬行空地想,,腳踏實地地走,最終收獲圓夢的喜悅,。同學們,,當大家坐在這里,腦海中可能已經有了或大或小的夢想:或想站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或想成為白衣天使救死扶傷,,或想解決“卡脖子”的技術難題,又或是想致力于祖國鄉(xiāng)村振興......我想說,,無論什么樣的夢想,,只要我們從微小處起航,傾盡全力奮斗,,夢想就會像那顆土豆一樣,,迸發(fā)生機與活力.
無限可能來自時代的呼喚。精彩的人生不僅在于個人豐富的經歷和廣博的學識,,更在于將自我與時代,、與國家緊密融合。自建校以來,,無數清華人心懷家國,、前赴后繼,有吟唱七子之歌的聞一多,,有扎根西北大漠的鄧稼先,,有點亮中國天眼的南仁東,還有許許多多的清華學子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發(fā)光發(fā)熱,。不同的時代發(fā)出不同的呼喚,,新時代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勇?lián)鷷r代重任,。而清華學子更應沖在一線,,干在前線,。“自強不息”激勵我們在逆境中昂首闊步,,“厚德載物”敦促我們在為人時不失風骨,,“行勝于言”成為我們的處世箴言,“愛國奉獻”升華我們的人生意義,。擁抱無限可能的過程,,也是與時代共舞、與國家同行的過程,,新時代的我們必將承擔起國家賦予的使命責任,,收獲無悔的精彩人生。
“春風化雨樂未央,行健不息須自強,?!蓖瑢W們,那就讓我們開啟一段與未來的雙向奔赴,,擁抱未知,堅持夢想,,順應時代,,將自己的青春熔鑄到偉大事業(yè)之中。
我們篤信:未來,,有無限可能,!
謝謝大家。
(清華新聞網8月18日電)
編輯:李華山
審核:呂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