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我校召開中層干部會要求
加強防范措施,防止松懈情緒,奪取抗擊“非典”斗爭的最后勝利
【新聞中心5月20日訊】今天上午,我校在經(jīng)管學院報告廳召開中層干部會,通報我校防治“非典”工作的情況并對今后一個階段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常務副校長、校“非典”防治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何建坤首先通報了我校的疫情。
昨天下午,北京市SARS醫(yī)療指揮急救中心專家會診甄別小組對我校此前被診斷為“非典”和疑似“非典”的部分人員進行了會診。會診結果,除一名學生繼續(xù)留院觀察外,其他人都被排除“非典”,將于近日出院。這樣,截止到目前,在我校校園內,沒有發(fā)生一例SARS感染病例。
何建坤副校長說,北京市領導對我校的“非典”防治工作非常重視,不僅在我校防治“非典”的措施方面給予了指導和支持,還及時組織專家對我校的患者進行進一步診斷,這有利于我校的這些患者在確診以后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治療,也有利于穩(wěn)定我校師生員工的情緒,有利于我們今后總結經(jīng)驗,采取更加有針對性的防治“非典”的措施。這體現(xiàn)了政府對高等學校防治“非典”工作的高度重視。他說,目前在“非典”的診斷上,我們主要還是依靠專家的經(jīng)驗,依靠對病人病情的判斷進行臨床診斷。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采取一些偏保守的做法可以避免出現(xiàn)疾病惡性蔓延的局面,是完全必要的。
何建坤說,在前一段時間里,我校的廣大師生員工對學校為防治“非典”所采取的措施給予了高度的理解和配合。到目前為止,除了一名學生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外,已發(fā)生的病例中沒有一例是在校內被感染的,這說明我們學校能夠把校園相對封閉起來,把我們的同學保護起來,減少和外界的接觸。這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措施,這一措施我們還要堅持下去。
何建坤說,當前,我們還是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能有絲毫的麻痹和松懈情緒。據(jù)專家估計,北京市要完全消除疫情還需要一段時間。只要疫情沒有完全消除,就隨時有反彈的可能。當前面臨兩個比較大的問題。一是外地學生大量返校的問題,二是返鄉(xiāng)民工也要陸續(xù)返京。在外地疫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可能會給北京的疫情帶來一些新的變化。我校也同樣面臨一些因各種原因離校回家的同學返校的問題,可能會面臨一些新的情況,也要采取一些嚴密的措施。他強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措施必須要非常嚴格,必須要非常到位,一個也不能遺漏。他說,我們學校從上周開始采取了一系列更加嚴格的措施,這些措施我們還要繼續(xù)保持下去,一定不要在人口流動增加的情況下出現(xiàn)一點意外。他希望全校師生員工絕對不能麻痹大意,進一步加強我們防治“非典”的各項措施,同心協(xié)力,奪取抗擊“非典”斗爭的最后勝利。
校長顧秉林也在會上講了話。顧校長對我校前一階段抗擊SARS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說,抗擊SARS的斗爭很好地鍛煉了我們的應變能力,任何一個組織要有效地運作,必須有非常強的應對危機的能力。他希望大家把這次抗擊SARS中表現(xiàn)出來了好作風堅持下去。
他指出,我們采取一些措施應對危機,是對社會負責,對清華負責,對學生負責,對教師負責,這些措施都不是多余的。現(xiàn)在我們對一些師生排除SARS,也是對他們的負責。
他說,雖然我們聽到了好的消息,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這場戰(zhàn)爭還遠遠沒有結束。在戰(zhàn)斗還沒有結束之前,我們的各項措施一定要到位。顧秉林說,“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們在思想上一定不能麻痹,要繼續(xù)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奪取抗擊SARS斗爭的最后勝利。
校黨委書記陳希主持會議并講話。他說,我校部分患者排除了SARS,這是一件好事,但我們要用平常心來看待這件事。對于SARS,我們從科學的角度還沒有完全把握的情況下,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情況都是難以避免的,在這種情況下,適度的從緊掌握從大方向上說是對的,否則就很難控制。現(xiàn)在適時地進行甄別也是合理的。這樣處理也是一種負責任的態(tài)度。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學生和老師做出了很多付出,值得肯定。大家應該認識到,SARS的發(fā)生是一種概率,不是說我們怎么做了就一定不會發(fā)生,而是我們要盡量降低這種概率。
陳希指出,凡事最怕反復,現(xiàn)在北京高校的一些學生要陸續(xù)返校,我校的情況相對較好,但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上千萬不要放松,也不要有厭戰(zhàn)情緒,要堅持到底。
陳希充分肯定了我校廣大同學在防治“非典”的斗爭中的出色表現(xiàn),同時他強調,要引導我們的學生在這場危難中受到教育,要在學生中強化公民意識,強化集體主義觀念,強化責任意識,強化紀律觀念。他說,危機到來時會有各種角色,每個人都可能成為一種角色,但我們清華的學生應成為有社會責任感的角色。他說,當初我們選擇把學生留在學校,我們的選擇是對的。我們這樣做,不僅是對學生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一個沒有責任感的學校很難培養(yǎng)出有責任感的學生。
最后,陳希要求各單位要做好校外學生返校后的思想工作。返校的同學必須隔離觀察,可能條件上比較差,大家要諒解。也要教育在校的同學正確對待返校的同學。他說,這些離校的同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情況,對他們要理解、要寬容,不能歧視,不能給他們造成心理壓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清華大家庭的一員。
王明旨、張再興、鄭燕康、胡東成、莊麗君、楊振斌、孫道祥等學校領導和各單位負責人近200人參加了今天的會議。(云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