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無招勝有招
——記中科院優(yōu)秀博士生曹俊杰
初見曹俊杰,意想不到的平凡與樸素。一米六幾的個頭,單薄的身體,普普通通的一件黑色外套。若是陌路相逢,誰能把眼前的人和中國高能物理“晨光杯”優(yōu)秀論文大賽第一名獲得者、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優(yōu)秀博士生聯(lián)系在一起呢?但是從他目光中流露出的一種執(zhí)著、堅毅的精神,從他的言語行動,你卻能強烈感受到一顆堅強向上的心。翻開他的簡歷,赫然入目的是如下事實:入學一年半就著有八篇文章,其中發(fā)表在Phys.Rev.Lett.上的文章一篇,P.R.D.三篇(其中一篇以Rapid Communication形式發(fā)表),Nucl. Physics B一篇,E.P.J.C一篇,高能物理核物理一篇……
“無招勝有招,這是我所追求的學術(shù)境界”
從上高中開始,每次考試之前等待發(fā)卷的幾分鐘曹俊杰的心里都忐忑不安。“我不知道自己會點兒什么,但發(fā)下卷子一看,所有的題目又都似曾相識。”這正是曹俊杰一直追求的學習或做學問的一種境界——把知識變成自己的一部分,變成自己的東西,隨時都可以發(fā)揮。“如果你刻意去準備考試,那只能表明你沒有掌握知識的精髓,它對你仍然是外在的。正如《笑傲江湖》中的‘無招勝有招’,或者《小李飛刀》中的‘不知刀從哪里來,不知刀往哪里去’所言,招數(shù)和兵器本身都是外在的東西,你只能把他們和你自己融為一體,忘記它們本身的存在,才能成為武學至尊。做學問也是一樣。”
曹俊杰在高中成績一直在全縣名列前茅,但是由于家庭經(jīng)濟困難,他只能去了河南師范大學——一個坐落在他的家鄉(xiāng)的地方院校,因為那里幾乎不用交什么學費,而且補助又高。曹俊杰本科讀理論物理專業(yè),由于他從高中時就崇尚無招勝有招的境界,所以數(shù)、理、化的基礎(chǔ)特別好。大學學習一開始就感覺大量的東西壓過來,別的同學都很不適應(yīng),他卻覺得并不費力。授課老師發(fā)現(xiàn)他的特點后,開始有意培養(yǎng)他的超前學習能力。“我看問題總想把它變成我自個兒的東西,別人看一頁書用半個小時,我可能就要用1-2個小時,因為我很容易去聯(lián)想其他有關(guān)知識。看到書上講一個事實、定理,我就想這個定理為什么是這樣的,有什么應(yīng)用。”“如果你能把一本書讀成一頁紙,那就是你自己的。要達到這個境界必須狠下功夫。”曹俊杰說他在大學里周末基本上沒休息過,不知道學校操場的夜色是什么樣子的,時間都花費在讀書上。直到現(xiàn)在如果半天沒有讀書,他就會覺得非常焦躁不安。他自我評價不是個很聰明的人,但是一個看問題很深刻的人,而這深刻的見識正來源于扎實的知識積累。
“科研讓我傷透了心,可看到人家考博我又羨慕的不得了。”
95年本科畢業(yè)后,曹俊杰被直接推免為本校的碩士研究生,讀理論物理方向。他們那一級一個系總共就4個研究生。河南師大的理論物理雖然很強,當時卻處于人才短缺階段。在他的碩士三年中,經(jīng)歷了可能改變一生的磨難。
曹俊杰的導師只輔導了他一個月就到美國去了。當時對他而言,真是寢食難安,因為開始對研究一點概念都沒有,別人都有導師帶著,他卻是兩眼一抹黑,沒人告訴他該讀什么書,該做什么事。苦悶了幾天,他最后把心一橫,“反正就這三年,外界條件不好,但我自己不應(yīng)被這種條件打垮,如果以為沒人管就可以無所事事,那就錯了。條件差只意味著我比別人需要更多的付出而已。”因為別的同學都有導師,所以他看別的同學讀什么書,他也讀什么書,別人看一看就算了,他卻要仔仔細細地讀。碩士期間,他把許多基礎(chǔ)課都完完整整的學下來了。在自學期間,有時讀懂一頁可能需要花費幾個星期。“一頁書好久都理解不了,這是壞事,也是好事。如果你放棄了,那就永遠是壞事了;但如果你抓住不放,那一旦領(lǐng)悟,就真正是你自己的了。”當時因為沒人指導,很多問題弄不懂,他看到學校的老師,感覺他們懂,不管說過幾句話,也不管認識不認識,拉住就問。
當他覺得自己的功底已經(jīng)很不錯了,就跟身在美國的導師聯(lián)系,導師讓他做一個高能物理過程。當時曹俊杰很容易地完成了理論推導,但是當他調(diào)入導師提供的相關(guān)程序后,發(fā)現(xiàn)結(jié)果不正常。他立即發(fā)郵件給導師說遇到了困難,導師只給了他一句話,“很多事你應(yīng)該自己去做。”曹俊杰毅然決定要弄清楚到底是自己把程序用錯了還是程序本身有問題。從作出決定的那天開始,他就開始了一生難以忘懷的磨練。每天,他早晨6:00起床,經(jīng)過食堂拿著一天的食物,在機房一直呆到晚上11點。“三個多月!三個多月,我沒有見過陽光,可以說除了計算機那非常刺眼的顯示器,我什么都沒有見到。”好幾次頭暈眼花,差點暈倒在計算機旁,他反復鼓勵自己“我還年輕,挺一挺沒事的”。終于在一天下午,在他確信導師給的程序是錯誤的之后,他從機房走出來了,“這是我三個月來第一次在下午露臉,第一次見到陽光。一陣風吹來,我打了一個寒顫,忽然看見滿地黃葉,才知道已經(jīng)是秋天了。我記得第一天進機房的時候還是7月份的盛夏呢,遍地綠草,可以聞到泥土的芳香,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落葉滿地了,我卻還穿著夏天的衣服,恍如隔世。三個月得到了一個信息——這個程序有問題,不容易啊!”
曹俊杰98年6月份就要畢業(yè),當時已經(jīng)是97年10月份了,他除了這個艱難的經(jīng)歷外,沒有做任何找工作的準備。“你可以想象我當時的心情焦急到什么地步啊!”為了畢業(yè),他暫時放下了最初的選題,重新開始。時間緊迫,他想了個快捷的辦法:別人看什么文章,他也看,然后盡量從中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的角度來考慮。那個寒假,別人都回去過年了,他一個人留在學校里,宿舍封樓了,他就抱了床被子住進了辦公室。樓很大,空蕩蕩的就他一個人,晚上他也很害怕,就買了把菜刀放在手邊。白天工作,晚上就枕著一摞書,睡在桌子上。別的同學的論文差不多都發(fā)表了,而他卻要拼命干,盡快拿出文章來。由于是假期,看門人往往忽略了他的存在將他鎖在辦公樓里面。接近春節(jié)的一天,從晚上6點到第二天中午12點,曹俊杰一直被鎖在樓里面,一點東西都沒有吃。實在饑餓難奈,他找了一根繩子順著樓外壁從三樓溜到一樓,想出去弄點吃的。結(jié)果被學校發(fā)現(xiàn)了,他們說曹俊杰是賊,不分青紅皂白就把他扣起來了。“當系里面的老師將我從派出所領(lǐng)出來后,看到我的辦公室一床被子,一摞書,一把菜刀,他們……”說到這兒,曹俊杰的眼圈紅了,他把頭轉(zhuǎn)向窗外,深吸了一口氣。“很多人做論文都是依葫蘆畫瓢的,而我從找選題、寫程序到寫文章都是自己獨立完成的,這個磨練使我擁有了很大的財富。”
8個月的時間,他完成了兩篇論文,投給了P.R.D,但到畢業(yè)之際,還沒有接到接收的通知。最后其他三個同學都是優(yōu)秀畢業(yè)生,只有他不是。畢業(yè)PARTY上,同學們紛紛向那三位同學表示祝賀,曹俊杰卻一個人很黯然地離開了。7、8月份,他的兩篇文章先后被P.R.D接受了,“但實在是來得太晚了……”曹俊杰再也抑制不住激動的情緒,淚水在無限惋惜的目光中涌了出來……為了完成畢業(yè)論文,他沒有時間考博士,最后,很無奈地留校任教。由于參加工作3年內(nèi)是不準考博的,開始一段時間他很消沉,“一方面為科研傷透了心,另一方面看到人家考博我又羨慕得不得了。”他整夜整夜睡不著覺,不知道自己的路該怎么走。有一次他正在打牌,大學時候的輔導員走過來了,“俊杰,你還能不能干點正事兒啊?!”
這句話給了他當頭一棒,曹俊杰不再自甘墮落。他花了一年的時間,終于自己寫出了那個曾經(jīng)困擾他三個月的錯誤程序的正確版本,破解了那個黑匣子。這件事在當時給了他很大的鼓舞,“我知道我還行!”在一次和來學校作報告的人的交談中,曹俊杰發(fā)現(xiàn)自己對前沿的東西知道得太少了,他又開始讀書。因為他有他的境界和信仰,很多書盡管讀起來很辛苦,但他都能讀懂,兩年過去了,他涉獵了粒子物理的很多領(lǐng)域。
2001年,有一位正在北大讀博的河南師大的老師提出要和他合作寫一篇文章,他只告訴曹俊杰一個題目“關(guān)于B物理稀有衰變的一個過程”。“盡管我當時兩眼一抹黑,對那方面知之甚少,但是我很珍惜第一次與別人的合作。經(jīng)歷了艱苦的八個月,我終于完成了初稿。最令我高興的是北大的老師對我的初稿一字未改,他說:‘沒必要改了!’”文章被P.R.D接收了,曹俊杰預(yù)感到“我的春天來了”!
在中科院讀博士
在2001年10月份博士生考試中,曹俊杰憑借各門成績都是第一名的資格進入中科院理論物理所學習。入學以后,導師想先給他一個課題練練,讓他找一下做研究的狀態(tài)。他的這篇課題最終被P.R.L接收。這個結(jié)果讓所有人感到震驚:自建國以來,在理論物理方面由中國人獨立完成的、在P.R.L上發(fā)表文章是非常少的。事實上,這也是曹俊杰的導師在P.R.L上發(fā)表的第一篇文章。曹俊杰當時很自豪的告訴別人:“我事業(yè)的春天已經(jīng)到來!”
在論文Supersymmetric Effects in Top Quark Decay into Polarized W-boson 中,曹俊杰指出輻射修正領(lǐng)域一位公認的國際權(quán)威人士發(fā)表的文章中的嚴重錯誤。這個發(fā)現(xiàn)在top夸克的研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深信不疑國際權(quán)威人士的結(jié)果到開始懷疑,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過程。為了保證他的結(jié)果的正確性,他運用幾種方法反復檢驗,對理論推導以及所用計算機程序都做幾十次的檢查。曹俊杰把結(jié)果掛到網(wǎng)上,很多國內(nèi)及國際上的行內(nèi)人士都發(fā)e-mail給他們,表示“相信你們是對的”。科學研究就是這樣,是錯了就不要怕被指出來,觀點和理論只能在不斷修正中獲得進步。
曹俊杰說,作為一個學生,不要認為導師可以替你解決一切問題,要有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抱定一個立場:這是我應(yīng)該自己去做的,實在做不出來的話再去請教導師。學生跟導師最好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動關(guān)系,而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完全依賴與索取。導師都喜歡有獨立主見的學生,看到學生創(chuàng)新,他們會很高興。
“我的第二篇論文就是我‘指揮’導師去做的。因為當時我有很好的想法,并且我忙于查閱相關(guān)的資料,一個人力量過于孤單,所以需要導師的幫助。于是,我天天在‘老板’辦公室門前貼條:今天請完成……計算,然后向我匯報。”事實上,也正是我們的這種真誠合作,那篇文章被國外專家稱為一個“新發(fā)現(xiàn),在探測TC2模型過程方面最好的工作”。
有關(guān)科研環(huán)境,曹俊杰說,積累知識階段,只要是全心全意做學問,在普通高校與重點高校差不多。重點高校雖然提供環(huán)境,怎么利用還是看自己;即使在普通高校,只要心情上不浮躁,堅持把厚書讀薄,把大學的專業(yè)書讀到不知道自己學了點什么,但都能想到的境界,就能為今后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當談到今后的發(fā)展,曹俊杰說希望自己的博士后導師是個世界級人物,因為科研做到比較高的層次,科研環(huán)境就很重要了。如果能夠和世界前沿的觀點、人物在一起,自己也就在無形中擁有世界前沿的眼光和視角了,這對學術(shù)和創(chuàng)新是非常重要的。
“多出好工作,不要湊文章”
關(guān)于應(yīng)該如何搞科研,曹俊杰給出了幾點建議:
首先,要有很好的基本功,要讀點書,并且讀懂、讀透,把外在的東西變成自己的,力爭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境界。所謂“有感而發(fā)”,這感就來自扎實的基礎(chǔ),以及對相關(guān)領(lǐng)域的充分了解,有基礎(chǔ)才能有發(fā)揮。“現(xiàn)在,我每天除了9個小時的睡眠,其余時間都在辦公室里。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不努力是什么都得不到的。”
第二,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人云亦云,那樣將永遠跟在別人的后面。在看別人的東西的時候,我們總是要先認同再接受。這個認同過程是非常艱辛的,我們會從中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這正是創(chuàng)新的開始。曹俊杰把物理學家分成三類,第一類是玩基本物理思想的,像愛因斯坦,那是天才人物;第二類是構(gòu)造模型的,像象Howard Georgi;第三類是算模型的,中國大部分搞物理的都在這一類型中,這正是我們水平不夠高的體現(xiàn)。這類人也分成兩種,一是別人算什么我算什么,總是跟著別人走,這種人很土;另一種人耍點小聰明,變變花樣,搞一個小創(chuàng)新,考慮別人沒有想到的東西。曹俊杰自認為現(xiàn)在就屬于這一種人,不過他的理想是做一個玩模型的物理學家。他現(xiàn)在每天都抽2-3個小時的時間閱讀廣義相對論、微分幾何、群論、宇宙學等書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我相信如果按我自己的方式發(fā)展,將來會做出自己的成績”。
第三,科研態(tài)度要端正,這是非常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捏造數(shù)據(jù),不要只沖著發(fā)表文章的目的去搞科研,那樣一輩子都不會有什么太大的成績。“我們雖然不一定能做大人物,但卻應(yīng)該朝這個方向去努力。如果一個結(jié)果超乎你的預(yù)料之外,并且是正確的,這就是好結(jié)果,不要輕言放棄,不肯做艱苦的努力。”
第四,不要太浮躁,老老實實的做學問。博士、碩士仍然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功名利祿的東西最好先放在一邊。“我們還年輕,不要考慮那么多,先把手邊的事情做好。老天爺是公平的,要想取得讓別人羨慕的成績,自己就要忍受別人所不能忍受的煎熬。”
最后,曹俊杰說:“我一直勉勵自己,要多讀書,多思考,多出好工作,不要湊文章。為了物質(zhì)利益而濫造文章是喪失自己做人的尊嚴的。”
后記:曹俊杰說,以前也很不能想象革命前輩面對坐老虎凳、灌辣椒水那樣的酷刑怎么還能咬緊牙關(guān),視死如歸呢?后來,自己經(jīng)歷了這么多磨難之后,才知道信仰的力量有多么強大。我問他,現(xiàn)在來看,如果你是被捕的共產(chǎn)黨員,面對那些酷刑,你會叛變嗎?曹俊杰說:“我不會。”
(研究生團委宣傳部特約記者 張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