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Document
首屆全國博士生學術(shù)論壇
◆材料科學與工程分論壇活動
10月17日下午
分學科論壇專題報告會 14:30-17:30 |
地點:逸夫技科樓2321(材料系學術(shù)報告廳) 主持人:李勃 致辭和簡短介紹 專題報告I:強介鐵電材料的新秀--弛豫鐵電體 報告人: 張孝文 教授(原清華大學校長) 時間:14:40-15:10 提交論文的宣講 馬列 浙江大學 時間:15:10-15:30 賴氨酸促進組織工程皮膚支架生物穩(wěn)定性研究 袁斌 華南理工大學 時間:15:30-15:50 熱等靜壓法制備多孔NiTi形狀記憶合金 張建濤 武漢大學 時間:15:50-16:10 含β-環(huán)糊精聚(N-異丙基丙烯酰胺)新型溫度敏感水凝膠的合成與性能 |
中間休息學術(shù)成果展示 Poster第一組張貼在系館門廳 時間:16:10-16:20 提交論文的宣講 陳炯 上海交通大學 時間:16:20-16:40 LDPE/SiOx納米復合材料強場電導預應力效應研究 彭志堅 清華大學 時間:16:40-17:00 高能量密度脈沖等離子體制備涂層硬質(zhì)合金刀具研究 孟祥龍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時間:17:00-17:20 形變Ti-Ni-Hf高溫記憶合金的相變及雙程形狀記憶效應 點評:張孝文 老師 時間:17:20-17:30 |
10月18日上午
分學科分論壇8:30-11:30 |
地點:逸夫技科樓2321(材料系學術(shù)報告廳) 主持人:(待定) 簡短介紹 專題報告II:非晶納米晶材料的進展及應用 報告人: 盧志超 教授(鋼鐵研究總院) 時間:8:40-9:10 提交論文的宣講 何平 中科院 時間:9:10-9:30 Investigation of Anodization-related Variations of Porous Silicon Nanostructures by Photoluminescence, Kelvin Probe Force Microscopy and Raman Scattering 張存滿 同濟大學 時間:9:30-9:50 氮氧化硅有序介孔分子篩的合成及堿催化性能研究 孫秀玉 中國科技大學 時間:9:50-10:10 循環(huán)伏安法制備Ag納米線陣列 中間休息,展示提交的論文 Poster第二組張貼于系館門廳 時間:10:10-10:20 提交論文的宣講 章福祥 南開大學 時間:10:20-10:40 納米Me(Ag,Pt,Pd)/TiO2材料上負載貴金屬的形貌控制 羅俊 清華大學 時間:10:40-11:00 一維納米異質(zhì)結(jié)陣列的制備和表征 馮琳 中科院 時間:11:00-10:20 利用親水性聚合物制備超疏水性表面 點評:盧志超 老師 時間:11:20-11:30 |
10月18日下午
分學科論壇14:30-17:30 |
1.參觀逸夫技科樓,材料系國家陶瓷重點實驗室,先進材料教育部實驗室,14:30-16:00。在逸夫技科樓材料系門口集合,分兩到三組參觀,由二隊同學帶領(lǐng)。 2.邀請柳百新院士(清華大學)和同學們座談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學術(shù)道德,16:10-17:30,地點:逸夫技科樓2321(材料系學術(shù)報告廳) |
10月19日上午(論壇分會場1)
分學科分論壇8:30-11:30 |
論壇分會場1 地點:逸夫技科樓2321(材料系學術(shù)報告廳) 主持人:(待定) 簡短介紹 專題報告III:高溫超導線材的研究及產(chǎn)業(yè)化 報告人:劉慶 教授(清華大學) 時間8:40-9:10 提交論文的宣講 李勃 清華大學 時間:9:10-9:30 自組裝陶瓷基光子帶隙材料 季凌飛 北京工業(yè)大學 時間:9:30-9:50 采用大功率CO2激光制備Ta205介電陶瓷 呂旭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時間:9:50-10:10 激光熔敷Mo2Ni3Si/NiSi復合材料涂層組織與性能研究 中間休息,展示提交的論文 Poster第三組門廳 時間:10:10-10:20 提交論文的宣講 楊晶 吉林大學 時間:10:20-10:40 Nd-YAG脈沖激光作用AISI 329不銹鋼表面納米薄膜制備 趙麗麗 西北工業(yè)大學 時間:10:40-11:00 PbO助熔劑對TGG法定向生長PMNT多晶體的影響 楊建虎 中科院 時間:11:00-11:20 摻鉺鹵碲酸鹽玻璃上轉(zhuǎn)換發(fā)光材料 點評:劉慶、南策文 教授(清華大學) 時間:11:20-11:30 |
10月19日上午(論壇分會場2)
分學科分論壇8:30-11:30 |
論壇分會場2 地點:逸夫技科樓2213(國家陶瓷重點實驗室學術(shù)報告廳) 主持人:(待定) 簡短介紹 專題報告IV:材料微細制備技術(shù)及其在MEMS元器件中的應用 報告人:李敬鋒 教授(清華大學) 時間8:40-9:10 邀請報告:碳納米管及其相關(guān)材料的拉曼光譜學研究 報告人:譚平恒 博士 時間:9:10-9:40 (中科院半導體所,2003年度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獲得者) 提交論文的宣講 所俊 國防科技大學 時間:9:40-10:00 Hot Press Processing on 3D-B Cf/SiC Composites Fabricated via PIP 何芳 天津大學 時間:10:00-10:20 玻璃纖維增強光固化樹脂基復合材料制備及力學性能研究 中間休息,展示提交的論文 Poster第三組門廳 時間:10:20-10:30 提交論文的宣講 劉利民 中科院 時間:10:30-10:50 金屬/碳化物界面的第一原理計算研究 孔令體 清華大學 時間:10:50-11:10 Co-Ag系統(tǒng)中非平衡相的穩(wěn)定性及磁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計算研究 王敬豐 華中科技大學 時間:11:10-11:30 大塊金屬玻璃Zr41Ti14Cu12.5Ni10Be22.5的流變行為 岑啟宏 西安交通大學 時間:11:30-11:50 犁溝脊的有限元分析和二體磨料磨損的Monte Carlo法仿真 點評:李敬鋒 教授 時間:11:50-12:00 |
張孝文
1957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機械制造工程系,初期從事金屬材料教學及研究工作。七十年代初開始轉(zhuǎn)攻新型陶瓷材料。曾任非金屬材料教研組副主任、副系主任等職,1983-1984年曾去美國Lehigh大學及U. C. Berkeley大學從事研究工作。回國后任系主任、副校長,1988-1994年任清華大學校長,現(xiàn)為國家教委副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1990年入選為國際陶瓷科學院院士,現(xiàn)為中國硅酸鹽學會副理事長,主要研究方向是電子陶瓷,包括顯微結(jié)構(gòu)特征及研究方法,精細結(jié)構(gòu)與性能關(guān)系及電子陶瓷的缺陷化學等等。曾獲國家發(fā)明二等獎、科技進步三等獎及教委科技進步等多項國內(nèi)外獎勵。著有“固體材料結(jié)構(gòu)基礎”及論文150余篇。目前主要研究課題為:復合鈣鈦礦結(jié)構(gòu)弛豫鐵電材料的有序無序轉(zhuǎn)變及其對弛豫特性的影響。
柳百新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
美國物理學會理事
國際期刊J. Nuclear Materials顧問編委會委員
國際玻姆物理學會(Bohmische Physical Society)科學會員
研究方向:離子束與固體的作用及材料改性、薄膜材料、核材料,等。
曾經(jīng)獲得:1993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1999年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科研項目:(部分項目名稱)
1.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規(guī)劃(973)課題:
載能離子束制備新材料的基礎研究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金屬合金結(jié)構(gòu)與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計算、模擬及實驗研究
3.清華大學重點基礎研究項目:
離子束驅(qū)動遠離平衡態(tài)條件下材料微觀結(jié)構(gòu)的形成及其性能
盧志超
鋼鐵研究總院國家非晶微晶合金工程研究中心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劉慶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lǐng)域:
1 金屬材料宏微觀織構(gòu)形成機理及控制(包括金屬塑性變形、加工硬化、回復與再結(jié)晶)
2 高溫超導材料(包括Bi系高溫超導線材及第二代金屬基高溫超導材料)
3 金屬及金屬基復合材料塑性加工工藝研究(包括軋制、拔制及超塑成型)
4 微區(qū)晶體結(jié)構(gòu)及取向測定技術(shù)(包括TEM中Kikuchi花樣及SEM中的EBSD技術(shù))
南策文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長江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領(lǐng)域]
1、多重鐵性材料
2、材料顯微結(jié)構(gòu)-性能關(guān)系計算及預測(材料微結(jié)構(gòu)物理學)
3、熱電材料
4、有機-無機納米復合功能材料
李敬鋒
1980年7月,華中科技大學,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本科畢業(yè);1985年10月教委公派留學;1988年3月,日本東北大學,工學碩士;1991年3月,日本東北大學,工學博士。
1992年3月,日本東北大學教師;1997年4月,日本東北大學副教授;2002年2月回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研究員。曾于1998年3至5月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做訪問學者(日本文部省派遣)。
獲日本金屬學會青年研究者獎和日本原田研究獎。
共發(fā)表論文132篇,SCI收錄59篇(第一作者34篇),EI收錄57篇,SCI論文被引用241次,近五年被SCI論文他引136次。代表性文章發(fā)表在, Adv. Mater., Appl. Phy. Lett., Acta mater., J. Am. Ceram. Soc., J. Mater. Sci.等期刊上。
譚平恒
中科院半導體所,2003年度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獲得者
張孝文 教授 報告題目:強介鐵電材料的新秀--弛豫鐵電體
隨著工業(yè)技術(shù)和產(chǎn)品應用的發(fā)展,對電子材料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其中,弛豫鐵電體作為高介材料,有著適用范圍廣泛等優(yōu)點,成為強介電材料的新秀,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盧志超 教授 報告題目:非晶納米晶材料的進展及應用
劉慶 教授 報告題目:高溫超導線材的研究及產(chǎn)業(yè)化
高溫超導材料已經(jīng)步入產(chǎn)業(yè)化,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我校超導中心對超導材料的研究及產(chǎn)業(yè)化有重大推進,報告將介紹這方面的工作,和大家共同學習討論。
李敬鋒 教授 報告題目:材料微細制備技術(shù)及其在MEMS元器件中的應用
譚平恒 博士 報告題目:碳納米管及其相關(guān)材料的拉曼光譜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