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歷西藏》之八:體驗在西藏
●樊世民
西藏,給我的不僅是成長與經(jīng)驗,在這個神奇的地方,我還嘗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離別與相思
要去西藏,首先遭遇的就是離別。不到18歲就來京求學(xué)的我,對于和家人的離別已經(jīng)逐漸適應(yīng),雖然每次離家還是有許多不舍。但這次是要從北京到西藏,離別的是在北京的愛人、朋友和老師。這是頭一遭,亦是不舍。
離別時愛人是落了淚的,我也是偷偷落了淚的。記得登機后,仍在給兄弟們發(fā)短信告別。因為這些不舍,我初到拉薩時的心情是有些灰暗的,雖然沒過多久就晴朗起來了。
有了離別就有相思。在拉薩的日子里,對愛人、朋友和老師是想念的,尤其是一個人獨處時。常常想起在北京的快樂時光,想起在北京的人。還好愛人是老師,有寒暑假。兩年里的兩個暑假,愛人都到拉薩陪我,減少了好多相思之苦。
事情一多,時間過得就快多了。沒想到,兩年稍縱即逝,又要面臨離開拉薩,離開西藏。兩年里,我已經(jīng)融入西藏了,這里有我的工作,也有我的朋友。兩年里,和大伙兒逐漸相互了解,逐漸建立起了感情,離別時又是諸多不愿意。不僅是我,連愛人都已經(jīng)喜歡上西藏了的。但是,責(zé)任和義務(wù)讓我不得不選擇離開。
離別西藏前的半個月,我是非常“繁忙”的。我繁忙地和朋友們話離別,約再聚。那段時間,每天都要出去和朋友、同事們喝酒。不勝酒力的我,基本上是喝了不一會兒就暈乎了,等緩過來后又接著喝,一晚上往往要如此反復(fù)好幾次。大家千萬別以為我是一個酒鬼,其實我平時是基本上不喝酒的。但是,面臨離別,面對朋友們,我多么不舍呀,干脆喝個痛快!
快離開西藏前,我和已是自治區(qū)常務(wù)副書記、常務(wù)副主席胡春華的秘書聯(lián)系要去向胡春華書記告別并感謝。當時,自治區(qū)正在開工作總結(jié)部署會,胡春華同志又正在主持西藏工作,非常繁忙。我也沒寄太大希望,沒想到胡春華同志在百忙之中還是抽空接見了我。
廳里給我開了歡送會,所有廳領(lǐng)導(dǎo)和各處室負責(zé)人都參加了。同志們都知道我的酒量不行,不勸我酒。但,我還是醉了。年齡大我很多的處長、廳長都拉著我的手說:小弟,有機會一定要回西藏轉(zhuǎn)轉(zhuǎn),來時給老哥打個電話,我到機場去接你。此時戴著滿脖子哈達的我,淚水再也忍不住嘩嘩地流了下來。走的那天,廳里派了最好的車送我到機場。離別時,又是好多條哈達,和崗杰處長、王建東處長等建管處的同事們及廳里的同事們一一話別。告別人群,上了車的我,眼眶不禁濕潤了,說再見的時候已經(jīng)哽咽。

送行前,建設(shè)廳處級以上干部合影(左九為作者)
寂寞與孤獨
孤身一人來到西藏,沒有親戚朋友,甚至一個熟人都沒有。于是寂寞、孤獨往往就時時不經(jīng)意地襲來。這種體驗第一年的時候尤其深刻,第二年就好多了。
在西藏,很多時候一天幾乎從早到晚都是在工作或?qū)W習(xí)和工作有關(guān)的資料、文件等。一忙起來,寂寞、孤獨也就離得遠遠的。可是,每當晚上十一、二點加完班從辦公室回到宿舍,冷冷清清的一個人,沒有暖氣的房間有些陰冷,這個時候寂寞、孤獨不期而至,體驗是那么的深刻。很想拿起電話撥通愛人的電話,訴訴衷腸。可時間已很晚,愛人已入睡。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熱水泡個腳,上床睡覺。
在北京的時候我還算是比較能夠找到合適方式打發(fā)時光的人,不至于覺得寂寞。可是在西藏,沒有什么合適的休閑娛樂和運動方式可以選擇。沒有事情忙的時候也總會有的,這種時候,也就是寂寞感覺容易襲來的時候了。
在北京的時候,自己很多時候覺得在享受孤獨,享受寂寞。但在西藏,這絕不是享受!
委屈與難受
沒去西藏前,我也受過委屈,但獨自一人在西藏,這種體驗格外讓人難受——因為你沒有辦法將自己的委屈跟家里人說,苦水只有往自己肚子里面倒了。
工作在建管處,很多時候要進行行政執(zhí)法,對違法違規(guī)行為進行處罰。對于處罰違法違規(guī)行為,從而整治建筑市場秩序,我是堅決主張和堅持的。每當辛辛苦苦,收集齊證據(jù),信誓旦旦地要對有關(guān)責(zé)任者進行處罰的時候,有時候會因為一些原因不能夠?qū)崿F(xiàn),這個時候,自己是委屈的,雖然這種委屈好像不是那么特別深刻。
和上面那種工作中的委屈相比,來自清欠工作中的委屈則是深刻的。對于幫助農(nóng)牧民工討要被拖欠的工資工作,我是相當投入的,也是帶著感情去做的。但是往往當事情得不到很快解決的時候,農(nóng)民工難免要誤解我。
“你們知不知道我中午沒有時間吃午飯,晚上還要加班加點為你們寫材料到很晚”,我想對這些人大喊。“我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當我說出這些話的時候,委屈是到了極點的。
記得2004年底有一個案件,不僅涉及到民工組長、包工頭、建筑公司,還涉及到業(yè)主建設(shè)單位,甚至還涉及到詐騙、糾紛在里面,相當復(fù)雜,協(xié)調(diào)起來非常困難。那段時間,我?guī)еと伺苓@里、那里,有時中午也得不到休息要向有關(guān)當事人了解情況,晚上則要寫信息通報,雖花費了相當大的勁也沒有解決問題。
因為處理的時間比較長,農(nóng)民工們就不干了,相約到單位門口堵住大門不讓車輛通過,阻礙了機關(guān)正常辦公秩序。門衛(wèi)、辦公室的人處理不了了,于是來叫我。正在開會的我得知,急忙去看情況。一看是這些人,我那個委屈帶著氣憤就爆發(fā)了:“我這么辛苦地幫你們跑了那么多天,難道你們沒看見?!中午吃不上飯,晚上工作到12點,你們知不知道?!你們這么做是違法的,你們知不知道?我可以打110報警,處置你們,但是我不愿意這么做。堵住建設(shè)廳的門只會讓我挨批評,對解決你們的問題沒有一點幫助,你們知道嗎?又沒有說不管你們,這不還在繼續(xù)努力協(xié)調(diào)過程中嗎。有問題到清欠辦里去談,不要堵門。”在我的一番言辭下,民工一會兒就散去不再堵門了。
后來,又經(jīng)過一段時間努力,終于使得他們拿到了工資。其實,我是理解民工的心情的。辛苦血汗錢拿不到手,多么惱火呀。一急,難免會有過激行為。但是,我又是委屈的,問題不是說解決就解決的,我可是費了很大勁的,非常努力地在工作呀。
隨著處理接觸事情越來越多,慢慢地對于這些也就開始不再那么覺得委屈了。應(yīng)該是我的心態(tài)更加成熟了吧。但回想當初,可是體驗深刻喲,有時好幾天都為之睡不好覺。
缺氧與失眠
每個人去西藏都要面對同一個問題,那就是缺氧。海拔高,空氣稀薄,氧氣含量只有內(nèi)地的50~60%,即使是夏天也不過70%左右。七百多個日夜我都要體驗缺氧的滋味,甚至有些時候因缺氧而失眠睡不著覺。
相對來講,我的高原反應(yīng)算輕的,可能和我身體瘦可能有一定關(guān)系——氧氣需求量相對較少吧!在北京,上樓梯都是三步并作兩步,一溜煙似的。在西藏就不行了,必須跟老太太似的,爬個三樓中間還要歇個一兩回。
工作一忙起來,很多時候在辦公樓里穿梭,我甚至帶小跑的。田國民副廳長非常關(guān)心地提醒過我好多次,讓我不要跑,對身體不好。可是,有時候我一急就慢不下來了。于是,一跑心臟又要難受,自己也告誡過自己很多回要注意,可是一旦忙起來就是忘了記不住。
白天有很多事情分散注意力,晚上就更要專注地體驗缺氧了。最難受的是有點感冒、鼻子堵塞的時候,沒法用語言詳細形容那種感覺,似乎有點茍延殘喘的意味似的——鼻子使勁地呼吸著,每次吸氣都是深深一口,然后快速呼氣后再吸下一次。每每這時候,嘴是要用上的,光靠鼻子的話,心臟一會兒就受不了了,必須用嘴快速呼吸幾次才好些。
連呼吸都這么費勁了,覺是沒法睡著的了。于是,又添了失眠的難受。因此,援藏干部里面流傳著在西藏“睡沒睡著不知道”的順口溜。
在西藏感受缺氧還有一次特別經(jīng)歷,這次不是缺氧而導(dǎo)致心臟難受的經(jīng)歷,而是因為在缺氧條件下劇烈運動而致身體痛苦的經(jīng)歷。2005年5月份,建設(shè)廳在侯哥的牽頭下,成立了足球隊,酷愛踢球的我毅然報了名。接著就是第一次訓(xùn)練。因是來西藏后第一次運動,我非常注意。早早到場,準備活動很是充分的了,踢球的時候也是不敢跑得太多。可還是沒踢多久,嗓子就要冒煙似的,同時腰部脊椎處有些疼。
本來以為睡一覺休息休息就會恢復(fù)。沒想到,晚上半夜想起來上廁所,醒來后一起身脊椎疼的一下子又躺下了。好不容易用手支撐坐了起來,可是想站起來的時候腰部就跟針刺似的疼,不得不又坐下。試了好幾次都居然站不起來了,最后只好放棄了。此時,躺在床上的我有點被嚇著了——不會就一輩子癱瘓在床了吧?好在那天非常的累,不一會我又迷迷糊糊睡著了。幸運的是,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沒那么疼了。(編輯 襄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