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西藏》之一:西藏,毅然而又矛盾的選擇
●樊世民
編者按:樊世民為清華大學材料系2000級的博士生,2003年10月他志愿到西藏掛職,2005年11月掛職結束后,他返回北京并撰寫了《經歷西藏》一文,較為全面地講述了他在西藏經歷的種種,有對西藏工作的切身體驗,有對藏族朋友的濃厚的友誼,有對西藏壯麗景色的贊嘆,更有在西藏工作生活中的種種酸甜苦辣。通過他樸素的敘述,我們可以看出,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這位清華學子是怎樣將對于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化為具體的實際行動的。
2003年6月團中央、教育部聯(lián)合組織實施“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時為思想政治輔導員的我看到了相關通知和宣傳材料,“體驗非常人生”幾個字讓我很是心動。
但我的任務是要好好向學生做好該計劃的宣傳工作,一開始并沒有和自己聯(lián)系起來,畢竟活動主要是從本科生中挑選志愿者。后來校研究生工作部的黃開勝老師問我愿不愿意參加的時候,我才知道我也是可以參加的,于是毅然決定報名參加。

作者在布達拉宮前留影
我的想法很簡單,既然是到相對貧窮落后的西部去,那就要到最艱苦、最偏遠、最能讓自己吃到苦的地方去。于是第一個就想到了西藏。我已經做好8月底啟程赴西藏參加志愿服務的,后來因博士生參加活動不好和本科生一起安排,學校沒有安排我參加后續(xù)的志愿活動,而是安排我走派出掛職工作途徑。在當時的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楊振斌等老師的關心和幫助下,最后我被安排在西藏自治區(qū)建設廳建筑業(yè)管理處掛職工作,任副處長。
當時我正在談戀愛,此去一別至少一年,對戀愛中的兩人來說都是一種折磨煎熬。離別時女朋友的淚水將我的心揪疼,因此我是帶著矛盾的心情去西藏的。
一方面是對西藏的向往,但另一方面是對所愛的人的愧疚:作為一個男人,不能讓心愛的人高興,卻使其如此傷心,難道我的選擇是錯誤的嗎?其實周圍的人,對我去西藏掛職多是持反對或懷疑的態(tài)度的,但我似乎有些毅然決然。(編輯 襄樺 照片由樊世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