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巨匠與藝術大師攜手探求藝術與科學內在聯(lián)系
光明日報 2006-11-12 張蕾 殷燕召
作為構建社會文化的兩大支柱,藝術與科學都是人類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成果,兩者的融合與創(chuàng)新已成為當代世界文化建構的重要內容,新世紀呼喚著藝術與科學的整合。在今天開幕的第二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上,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和著名畫家吳冠中等科學巨匠和藝術大師生動地向人們詮釋了藝術與科學的內在聯(lián)系及其在當代文化中的價值和作用。
在題為《對稱與不對稱》的演講中,李政道通過講述與毛澤東主席探討“對稱”、“平衡”與“靜止”這樣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指出:對稱并非一定是靜止的,而將“對稱(Symmetry)”譯成“平衡”則意義過于狹窄。在題為《推翻成見,創(chuàng)造未知》的演講中,吳冠中認為:“科學與藝術雖然在技法上迥然不同,但在思維上卻有共通之處,即探索未知、情愫相同……二者就像是一對親密的戰(zhàn)友,相互滲透和影響。”
本屆“藝術與科學”學術研討會以“當代文化中的藝術與科學”為主題,通過哲學、物理學、數(shù)學、信息科學、生命科學和藝術學等不同角度,在理論與實踐上拓展和深化藝術與科學的研究。開幕式后,“藝術與科學”學術研討會和主題為“內容與科技”的創(chuàng)意產業(yè)國際論壇隨后舉行。第二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也同時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學樓展出。本屆作品展共展出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qū)的210件作品,作品類型幾乎囊括了當代藝術的各個門類,例如計算機交互藝術、機器人藝術、生物科學藝術、虛擬現(xiàn)實藝術等。
“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的創(chuàng)辦得益于李政道和吳冠中的大力提倡和支持。自2001年成功舉辦后,由清華大學和北京市海淀區(qū)政府共同主辦的本屆活動再次展示了21世紀中外科學家、藝術家努力鋪平藝術與科學融合之路、攜手創(chuàng)造未來的美好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