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蘇會:志愿者的志愿者
《北京青年報》 2007-05-30 安蘇

“她,曾作為北京志愿者代表陪同胡錦濤總書記一同植樹;她,曾作為亞運會的志愿者遠赴多哈;她,曾堅持連續(xù)四年無償獻血;她,曾多次參加無償導游”,2007年4月12日,一直擔任清華大學奧運論壇總策劃和主持人的梁蘇會,在這一期成為了訪問的嘉賓。
她曾經在第十五屆多哈亞運會、2006中國網球公開賽、2006年北京國際馬拉松賽等大型賽事活動中提供志愿服務并且表現(xiàn)出色。然而提起自己的志愿經歷,梁蘇會說那些只是其中的閃光點,而平日里在學校擔當周末校園義務導游、研究生校慶會務、迎新接待員,和其他清華紫荊志愿者去“星星雨”孤獨癥研究中心陪護患病的小朋友,一起為民工子弟學校募集圖書,這些才是她作為一名志愿者的常態(tài)。
記者: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做志愿服務是在什么時候嗎?
梁蘇會:2002年我剛剛上大學,有一次看到學校要進行義務獻血,當時想都沒有想就獻了200cc,之后就覺得自己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記者:后來是怎么從單純的志愿者變成了“志愿者的志愿者”?
梁蘇會:其實以前我的個性并不是特別開朗,進入大學后也并沒有像一些同學那樣特別積極參加各種社團活動,但經歷了那次獻血之后,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希望做一些對別人有用的事情,之后我就加入了學校的周末義務導游、迎新生接待員等各種志愿服務隊伍,不過當時滿腦子想的都是做好自己的志愿者本職工作。
但隨著自己參與志愿活動越來越深入,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喜歡上了志愿工作,而我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中,盡我們個人之所能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有了這樣的一個想法之后,我就有意識地參與一些志愿者的組織和管理工作。在2006年中國網球公開賽之前的一個月,我通過上網了解到當時特別需要招募一些英語能力強的志愿者,于是我就在學校的bbs網球版上發(fā)布了這一消息,沒承想一下子吸引了特別多同學的關注。之后我就索性把大家的名字都匯總起來進行集體報名,后來由于我們學校的志愿者比較多,主辦方還專門派了一輛車到我們學校接送參與服務的志愿者。而這一次組隊成功,也讓我對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的志愿者”信心大增,此后我就越來越有意識地開始介入志愿者的組織管理工作。
記者:成為十大志愿者后,在對待志愿者工作上,有沒有什么變化?
梁蘇會:能夠成為北京市十大志愿者,這是對我過去志愿工作的一種肯定。但現(xiàn)在的我,還是按部就班地進行著各種志愿活動。我剛剛參與了第七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的志愿服務工作,我和其他志愿者一樣,每天都會近距離接觸一些殘疾運動員,如何導盲、如何推輪椅,如何與聾啞人進行交流,對于我來說都是完全陌生的,需要自己用心去學習和體會。也許與其他志愿者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比他們經驗多一些,做志愿者工作時手快一些,在遇到一些情況的時候,處理事情要從容一些。
記者:做志愿者給你帶來的最大收獲是什么?
梁蘇會:剛開始做志愿者的時候就覺得生活變得充實了,覺得自己突然間成為了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而志愿者工作一旦長期堅持做下來,我發(fā)現(xiàn)它開始漸漸影響我為人處世的一種態(tài)度,我發(fā)現(xiàn),自己現(xiàn)在變得很平和很寬容。現(xiàn)在有很多人喜歡在我的博客上和我交流志愿心得,還有的干脆直接打電話給我,都是問我志愿服務的事情。通過志愿服務,我又交了很多的朋友,收獲了很多友誼,這些在我看來都是彌足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