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標題文檔 編者按:從1999年開始,我校開始有組織地選派同學到西部去支教,到今年已經是第五屆了,算起來已經有30余名同學到青海、甘肅、山西等西部地區(qū)進行了支教。第五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水利系張瑞廷同學這次把他近半年來在西部支教的切身感受帶回了清華,讓我們和他一起感受那些在西部的日子吧!
感受西部之一
第一堂課
水利水電工程系 張瑞
來西寧市下轄的縣支教的只有兩所大學——清華與北大。清華在湟源,北大在大通。
湟源縣巴燕鄉(xiāng)的中學并不正規(guī),說是9月1號開學,但是一直到了9月3號還沒有一些上課的影子。學生們早上來了,晚上回去,不是曬太陽,就是打掃衛(wèi)生。
校長在征求了我們三個人的意見之后給我們三人安排了課,李南教計算機和生物,徐億勇教計算機和數學,而我,教的是初一兩個班的數學。
9月4日早晨,陜西電視臺的兩位記者朋友正在拍攝校園的全景,突然上課的鈴聲響了,喧囂的校園瞬間就變得寂靜了下來。就像戰(zhàn)士聽到了沖鋒的號角,我知道,是我上戰(zhàn)場的時候了。
但是我仍然沒有準備好啊,雖然是一節(jié)初一的課程,我卻不知道怎樣面對那些孩子們。
我還是得上課去,不管準備還是沒有準備好,其實就像一個準備考試的學生一樣,不管給他多少的時間用于復習,還是不會覺得復習好一樣。
不過我還是很從容地走上了講臺,面對著一群很淳樸的農村孩子,回想起兩個月前我還是他們這樣的身份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而一年后回去還是一名學生,不禁有些啞然。我自己的學生生涯還沒有結束,倒是先當起老師來。
“同學們,大家好,我來自北京清華大學,我叫張瑞廷,大家叫我張老師好了。”
按照事先備好的課,我給孩子們講了我自己怎樣讀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直到碩士。給他們講了外面的世界,問了一問每個孩子家里的經濟狀況。
一個清華的學長告訴我們說,給這里的孩子主要是給一種信念,能從我們身上學到多少課內的東西其實是次要的,多給他們講講外面的世界,讓他們樹立起努力改變現狀的信念。
但是對于我們這些支教的人來說,課內和課外應該是并重的。因為支教的學生是一屆又一屆的接力而來,我們今天的任何失誤都將給我們的師弟師妹增添很多麻煩。
我的課程很快就步入正題了,第一節(jié)課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們對數學有興趣,我給他們介紹了甲骨文中的“數”字的寫法,講了我們的老祖先們如何的結繩紀事,講了為什么農村里的田是方的而不是圓的。
雖然第一節(jié)課效果不錯,但是下課的時候我想,西部的教育畢竟任重而道遠。
(編輯 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