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奮進的樂行者
記者 清周 嚴通

劉曉華 建筑學院博士生,被評為“清華大學學生優(yōu)秀共產黨員”。
在劉曉華頭上有一個又一個光環(huán):本科和研究生期間各獲得一次特等獎學金;參與編寫專著兩本,獲得授權的專利4項;獲得過“航天海鷹杯”學術新秀稱號;承擔過本科生輔導員、校研究生團委實踐部部長等多個社會工作;獲得過蔣南翔獎學金、全國“夏安世教授”獎學金;本科和研究生期間兩次被評為北京市“三好學生”。
但這些光環(huán)卻從未改變她衣著的樸實、待人的親切。
劉曉華一直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不斷在生活中奮進,在挫折和磨難中尋找快樂。“很多事情和道理只有經歷過挫折、困惑過,才會真正明白。”劉曉華說,“一帆風順未必是好事。遇到困難時就多跟人溝通,別人的一句話就可能點醒你、鼓勵你。”
本科時,劉曉華被調配到暖通空調專業(yè),“干一行愛一行”的態(tài)度讓她很快從新的學科方向找到了學習的樂趣,最終以第一名的成績保送讀研。
讀研剛開始時,她也曾有過一段苦于沒有學術成果的煩惱,但她一直抱著平和的心態(tài),暗暗發(fā)力,厚積薄發(fā),最終獲得累累的碩果。這些成績在很多人看來是眩目的,但她卻依然平和、謙虛:“我的成果應該感謝我的導師和前面的博士師兄。導師幫助我們把握大方向,告訴你在地上是種西瓜還是西紅柿。而師兄則做了很多具體的奠基工作,去探索如何播種、施肥。當接力棒傳到我時,我也理所應當跟隨師兄,帶好師弟師妹。”
在做好學術的同時,劉曉華也擔任了很多社會工作。但這些豐富的社會工作并沒有影響她的學術成就,在學術和社會工作之間如何做好協(xié)調,在劉曉華看來就是“角色轉換”4個字。每一次“角色轉換”就意味著必須進一步提高效率,花費更少的時間,同時也要求對學習工作提前做好計劃,有條不紊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