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華大學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86周年暨表彰先進大會上的發(fā)言
新聞與傳播學院 李強
2007年6月28日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86周年之際,我們共同參加神圣的入黨宣誓儀式,我的心情感到無比的榮幸和激動,這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刻。
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生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沒有機會和老一輩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一起感受那激情燃燒的革命歲月,但是,我們時刻銘記著那段充滿戰(zhàn)斗和鮮血的難忘歲月,也銘記著清華黨組織的光榮傳統(tǒng)和清華黨員的光輝形象。
我是一名大四的學生,再過半個月就要大學畢業(yè)了。回想我在清華的四年歲月,我從一個稚嫩的高中生成長為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預備黨員,這與清華、與清華黨組織對我的教育和培養(yǎng)是分不開的。
我清楚地記得我進入清華的第一堂課,我匆匆跑到三教時,卻被三教復雜的教室編排弄糊涂了,跑到一段時,那幅刻在三教門口墻壁上的施滉烈士雕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位出身清華,求學于斯坦福的高才生,竟然是清華最早的共產(chǎn)黨員。
可以說,是施滉給我上了來到大學后的第一課,也是我的第一堂黨課,而此后在清華的學習和生活,更是深深地影響了我,使我逐步堅定了自己的共產(chǎn)主義理想。
大二寒假,我在院團委的支持下奔赴太行山區(qū),上村莊、訪農(nóng)戶,在老鄉(xiāng)的火炕上完成了長篇調(diào)查報告《鄉(xiāng)村八記》,這次經(jīng)歷深深地觸動了我這個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使我真正了解了中國的國情。
2005年4月,《鄉(xiāng)村八記》得到了溫家寶總理的批示,他在批示中寫到:“從事新聞工作,我以為最重要的是有責任心,而責任心之來源在于對國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熱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用心觀察、用心思考、用心講話、用心做文章。”
總理的諄諄教誨,讓我備受鼓舞。總理提到的“對國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深的熱愛”,深深地打動了我。作為未來的記者,作為一個有志青年,我應該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當中。我列席了平生第一次黨組織生活會。在組織生活會上,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黨組織的學習氛圍。
更令我想不到的是,我還陸續(xù)接到了全國各地的來信,他們大都是農(nóng)民朋友或基層干部,他們充分鼓勵和肯定了我的實踐活動,甚至對我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望著這幾十封來信,我突然想到,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究竟應當具有怎樣的理想,追求怎樣的人生?
在經(jīng)過慎重的思考后,我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申請書,經(jīng)過黨支部長期的考察和培養(yǎng),我終于在今年4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我是清華普通學生中的一員。我的成長經(jīng)歷其實和很多同學一樣,都是在學校和黨組織的精心培育下,在清華優(yōu)秀校友的影響下,滿懷著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加入黨組織。老師們,同學們,雖然我們生活的時代沒有了戰(zhàn)火和硝煙,但我們同樣生在一個充滿理想和激情的年代,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宏圖初展,享受了改革開放累累碩果的我們,要在未來積極投身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yè)。而作為共產(chǎn)黨員,我們更應當在光榮的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為黨和國家的事業(yè)奮斗終身。清華的黨組織集中了清華最為優(yōu)秀的一批人才,追求卓越應是我們矢志不渝的目標。
能夠在畢業(yè)前夕加入黨組織,我感到十分的驕傲。今天是我們宣誓入黨的日子。這是在組織上入黨了,但是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松了,我知道,思想上入黨,是一輩子的事情。
思想上入黨,需要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樹立強烈的理想意識,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勤奮學習、努力工作。
思想上入黨,需要時刻注重理論學習,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學習能力。
思想上入黨,需要通過實際行動來落實,我們要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記于心,以人民為根本,與群眾心連心。這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就是發(fā)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于言”的校風,埋頭苦干,奮發(fā)進取,以扎實的學習和工作無愧于學校黨組織的培養(yǎng)!
我校工物系66屆學長朱鳳蓉將軍說過,我們是從清華畢業(yè)的極普通的學生,僅僅因為我們投身到了一個偉大的事業(yè)中,僅僅因為我們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才體現(xiàn)了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
同學們,這是我們每一個學生共產(chǎn)黨員所應具備的胸襟和抱負,讓我們一同努力,擔負起民族復興的重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