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服務,我快樂
——清華大學奧運住宿服務團紀實(一)
■王星石
8月13日上午,綠色家園媒體村D7號公寓樓1102B房間的美國記者Ornelas接過公寓樓長贈送的生日賀卡,激動地說:“我必須找他們每個人表示謝意,感謝他們每天為我所做的一切,他們的生日祝愿無比的美好,我會永遠記住在北京過的這個生日。”
“他們”就是綠色家園媒體村里的住宿服務人員。在綠色家園媒體村中,每個公寓樓由酒店和高校聯(lián)合管理。這些酒店員工和大學生們承擔著前廳服務、客房服務和物品管理等工作。而大學生是這個崗位上的工作主力。
D4和D7兩個公寓樓的大學生全部來自清華大學,從平靜的校園學習生活到媒體村的平凡工作崗位。這些大學生經歷了一個蛻變的過程。
特殊的團體,特殊的使命
5月10日上午,清華大學紫荊操場上“向世界微笑,為奧運喝彩”清華大學奧運會、殘奧會志愿者長跑活動拉開序幕。在千余人的志愿者長跑隊伍的中間,一面印著“清華大學奧運住宿服務團”的大旗尤其引人矚目。旗手后面的300余名服務團的同學身著統(tǒng)一的白色T恤,精神煥發(fā)、步伐齊整,成為了校園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長跑活動結束后,所有服務團的老師和同學與昆侖酒店的負責人在清華大禮堂日晷前合影。并在一教101進行了分別以“媒體村概況及媒體人員起居特點”和“客房服務做什么,怎么做”為主題的業(yè)務培訓。而這已經是清華大學奧運村住宿服務團的第5場培訓。
從3月26日接到住宿服務的任務開始,服務團進行了多次主題培訓和相關活動。培訓內容包括社交禮儀等常識性知識;境外媒體應對技巧等背景知識;媒體村公寓樓接待服務流程及標準等業(yè)務知識和實地培訓。為了增加同學們對奧運場館和媒體人員工作環(huán)境的了解。服務團還組織同學們到奧運場館、國際廣播中心以及首都規(guī)劃展參觀。培訓內容更包括與奧運火炬手金晶面對面交流的論壇活動。
來自清華精儀系的楊昉同學在一次培訓后說:“我發(fā)現(xiàn)本以為只是體力勞動的服務工作遠遠不止想象中的那么簡單。視頻中服務人員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驚人的工作效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來自服務工作的壓力。現(xiàn)在我也許缺乏服務的技能,但我已有由衷的服務態(tài)度。”
這305名同學組成了清華大學奧運住宿服務團,他們將承擔奧運期間,奧運媒體村的前廳服務、客房服務和物品管理等具體工作。為了完成這一特殊的使命,保障服務團同學們的課程學習和業(yè)務培訓,校學生部、團委、教務處、各院系教務老師、輔導員們都做了大量的協(xié)調工作,比如減免、替換、調整部分暑假課程,調整期末考試時間等等。學校這些細致入微的工作使服務團的同學可以安心為奧運服務,全身心的投入媒體村的服務工作中。(編輯 襄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