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首場演練 清華方陣初亮劍
■通訊員 凌云 圖/文
環(huán)境變了,動作變了,口令變了,甚至連地上的行進標線都在不停地變著……
紙上的方案變成了現(xiàn)實的行動,未曾預(yù)料到的變數(shù)突然發(fā)生在眼前,生物鐘還沒有從短暫的休假中改回來,通宵不眠中困意侵襲著疲倦的身體……
當一切的條件似乎都預(yù)示著不可能的時候,勇氣和信心就是最珍貴的武器。也就是憑借著這股“亮劍”的精神,清華方陣克服種種困難,順利地完成了首次天安門演練。
過天安門.jpg)
清華的方陣經(jīng)過天安門
出發(fā)前的隱憂
8月28日上午,西操,秋高氣爽,陽光明媚。可是方陣指揮部的老師們的心情卻不像天氣這么好。排面的波浪再次出現(xiàn),甚至比剛開始訓練的時候更為“洶涌”;很多中隊還有同學沒有歸隊,不少排面出現(xiàn)了參差不齊的缺口;有的同學無精打采,動作遲緩……顯然,大家還沒有從短暫的休假中調(diào)整過來,整個方陣的狀態(tài)比15日沙河合練的狀態(tài)差了很多。
呂冀蜀老師一會兒在方陣中做行進指揮,一會兒跑出來,拿著麥克風講評。他的“黃金搭檔”王和中老師前幾天住院了,這個上午他正在做手術(shù),術(shù)后還要休息一段時間才能回來工作。盡管有幾位大隊教練在旁支持,但呂老師還是有些孤掌難鳴,因為誰也代替不了王老師那么有氣勢的口令,那么雷厲風行的訓練作風,那么豐富的經(jīng)驗。眼看就要演練了,缺少了王老師這位“主帥”,還真是讓人擔憂。
然而更讓人擔心的是更換了表演動作。總指揮部設(shè)計游行動作的專家們覺得清華方陣的行進間展開手持物的動作像拿著盾牌,不好看,經(jīng)過討論要求清華方陣更換動作。呂老師和指揮部的老師們一起討論研究,制定了動作和口令的變換方案,將原本一步到位的展開手持物動作,變?yōu)榉謨刹酱蜷_,并增加一個“一二三四”的口令。新動作不如原有的動作干凈利索,也不容易做齊,更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同學們適應(yīng)。在上午的幾次訓練中,新動作成了影響表演質(zhì)量的重要因素。可是在晚上的演練中,清華方陣要以新動作表演,到時候情況會如何,誰也說不清,又多了一層隱憂。
這次的演練是清華方陣從未經(jīng)歷過的盛大場面,20萬游行群眾集聚長安街,安檢、交通、指揮調(diào)度、物資保障、應(yīng)急處理,無不讓總指揮部和各分指揮部面臨巨大壓力。一切的準備工作都在緊張的進行,傳來的工作通知和消息時時在更新,臨近出發(fā),有些安排還是“不確定”的狀態(tài),這個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的艱巨性和復(fù)雜性正在逐漸顯露出來。
對于清華方陣來說,這注定是一次艱難的考驗,我們要磨合的不僅是自己內(nèi)部的小系統(tǒng),更重要的是需要適應(yīng)更為復(fù)雜多變的大系統(tǒng)。我們要適應(yīng)更為嘈雜甚至是混亂的環(huán)境,要抵抗來自前面方陣和周邊人群的干擾,要克服對新動作和新口令不熟悉的心理障礙,要應(yīng)對可能發(fā)生的一系列的變數(shù)……
隱憂是不可避免的,但阻礙不了清華方陣前進的腳步;既然上了戰(zhàn)場,就要排除萬難,全力以赴!帶著這樣的決心和信心,清華方陣踏上了演練的征程。
模擬也認真
28日晚8:45,清華方陣南路隊伍在綜體集結(jié)。
“這兩位同學,你們是南路的嗎?”史宗愷老師在綜體的南門口截住了兩位要進場的同學,盤問道,“怎么現(xiàn)在還往里跑?”
兩位同學支支吾吾地解釋說,進入綜體之后因為有別的事情,又偷偷溜出來了。
“過了這個門就是通過了安檢,就是‘干凈’的人了,不能再往外面跑了。”史老師認真地對兩位同學說,同時也提醒了門口的保安,要特別看緊每個出口。這次雖然并沒有放置安檢的設(shè)施,只是模擬安檢,但一切的要求都如正式的流程一樣。也只有這樣認真地去模擬,才能保證真正實施的時候不出差錯。
10:20南路隊伍登車出發(fā)。隨后,北路隊伍在綜體集結(jié)。史宗愷老師和杜匯良老師在體育館里作最后動員,要求同學們清楚自己的位置,要求中隊長和車長清楚自己的人員,杜老師還念了一條指揮部發(fā)來的勵志短信鼓勵大家。
一路上,杜老師的對講機不時地傳來各個方陣向分指的匯報。
“四分指,四分指,我是xx方陣。我們集結(jié)的區(qū)域已經(jīng)被上廁所排隊的人占據(jù),怎么辦,請指示!”
“四分指,四分指,我是xx方陣,我們的隊伍被別的方陣隊伍沖散,請指示!”
……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層出不窮。雖然聽起來讓人忍俊不禁,但是笑過之后,每位老師都不由得擔心,這樣的情況也很可能發(fā)生在我們的身上。這樣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多次的磨合演練才能正常運行,而這第一次的演練,熟悉流程、發(fā)現(xiàn)問題、協(xié)調(diào)改進可能是比表演本身更為重要的目的。

疊羅漢似的睡姿
凌晨1:00,北路隊伍到達建國門內(nèi)大街,步行至東方君悅大酒店前的廣場休整。同學們顯得很疲憊,三五成群地躺在地上或者靠在一起,多功能的手持物再次發(fā)揮了作用,有的同學將它當作被子蓋在身上,有的同學將它當作褥子,鋪在地上,還有的同學充分利用地形,將馬路崖子當成了天然的枕頭。也有的同學用吃零食和打撲克牌的方式驅(qū)趕著困意。一位身穿白色制服的食品安檢人員走到人群中,檢查同學們的零食袋子里有沒有違規(guī)攜帶的食品。
路邊的臨時廁所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同學們結(jié)伴去上廁所。杜老師在出發(fā)前反復(fù)強調(diào),任何離開隊伍的行為都要請假,一個大隊只分到十幾張身份卡,供上廁所的同學輪流使用。
凌晨2點45,兩路人馬包抄彩車,在長安街集結(jié)整隊完畢,跟隨著前方隊伍緩緩前進。一直保持神秘的彩車這次還是沒有露臉,所有的方陣使用的都是替代彩車——插滿彩旗掛滿橫幅的平板大卡車。彩車車長楊老師帶領(lǐng)著十幾位彩車工作人員列隊在彩車兩側(cè)。
一位55歲的老師傅精神抖擻,提了提肩膀上的書包,問楊老師:“咱們今天推不推?”
“不推,不推。”楊老師笑著說:“今天由駕駛員駕駛。”
老師傅認真地點了點頭,守在車尾自己的位置上。
亮劍天安門
凌晨3點鐘,群眾游行演練正式開始。
清華方陣的前面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密密麻麻地填充著長安街寬闊的街道,兩旁的路口還“潛伏”著少年兒童方隊。總有小孩子攥不住手里的氣球,一會兒就升起來一支,高高地飄走,吸引了很多同學的目光。
與每次演練不同,這次清華方陣再也不是打頭的了,前面有23個方陣,他們的行進快慢和路線調(diào)整無不影響著我們的步伐。尤其是前面的第23方陣,他們一會兒跑到左邊,我們的隊伍也跟著跑到左邊;一會兒又跑到右邊,我們又跟著跑到右邊,反復(fù)幾次調(diào)整,還找不準行進的標線。彩車似乎也不太適應(yīng)行進的路線,原本已經(jīng)對好了的標記和路線,突然發(fā)生了改變,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彎。彩車在調(diào)整,方陣也在調(diào)整,但是時間可由不得拖延,眼看到了東出發(fā)線,《祝酒歌》已經(jīng)響起,同學們都很著急,有的同學在方陣中抱怨著“干什么吶?!換來換去的!”。但立刻有同學提醒:“對齊!對齊!走好了!”
踏著還有些凌亂的腳步,但還是洪亮地吼著“一——二——三——四!”清華方陣踏過出發(fā)線。

清華的方陣走上了長安街
演練之夜的天安門華美壯觀,彩燈勾勒出城樓雄偉的輪廓,射燈打在通紅的墻體上,映襯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jié)萬歲”的標語,分外耀眼。路邊的樹上纏繞著彩燈,天安門廣場上燈火通明,一排排高架射燈打向長安街,燈光下走過歡呼的人群,沸騰的長安街像是在舉行盛大的演唱會。
方陣中的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十分振作。盡快周圍的環(huán)境嘈雜,呂老師的指令聽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但是大家的精神都很集中,一旦聽到前方隊伍的喊號聲,就立刻跟隨著喊起來,喊得比哪一次都賣力,隊伍中不時地有同學提醒著周圍的同學注意排面。在一切客觀條件都不令人滿意的時候,我們也勇敢地亮出自己的“寶劍”,憑借勇氣和信心,憑借對團隊的信任和默契,認真而堅強地走下來。
任重而道遠
8月29日凌晨5:00,幾十輛大轎車緩緩駛?cè)胱锨G東北門,參加完演練的同學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學校,有的去紫荊園二樓吃免費的早餐,有的干脆跌跌撞撞地回到宿舍,倒頭便睡。呂冀蜀老師吃完早餐,又匆匆趕去忙新生軍訓的事情,沒有片刻的休息。
8月31日,一張方陣行進的技術(shù)統(tǒng)計表出現(xiàn)在呂老師的辦公桌上,上面顯示出清華方陣在29日的演練中整體進度慢了13秒。隊首到達東華表快了2秒,到西華表快了1秒,到西疏散線由于前方的隊伍有積壓,慢了29秒。隊尾到達東華表快了8秒,到達西華表慢了4秒,到西疏散線慢了13秒。從隊首和隊尾之間的誤差來看,我們的方陣在核心表演區(qū)域中呈現(xiàn)出了“手風琴”式的移動,通過東華表時隊形壓縮了,通過西華表時隊形又拉伸了,通過西疏散線的時候隊形又再次壓縮了。
史宗愷老師一直在主席臺上觀看,他評價方陣整體的表現(xiàn)不夠理想,其中受到了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比如前方的方陣走慢了,導(dǎo)致我們的方陣在表演區(qū)內(nèi)有踏步的情況。史老師說在接下來的幾天我們需要加強練習。
“我們的同學精神狀態(tài)非常好,也很團結(jié),這讓我感動,也很有信心!我期待著我們的方陣在下次演練中有上佳的表現(xiàn)!”史老師說。
離國慶節(jié)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我們?nèi)沃囟肋h。接下來的幾次合練,每一次都是非常難得的機會,我們要做的就是反復(fù)磨練,做到一次走好,將“亮劍”的勇氣和信心,化作戰(zhàn)勝困難的智慧,將辛勤的汗水化作堅實的腳步,走出一個氣壯山河的同方陣!(供稿 學生部 編輯 文潔 襄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