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人生—聽范敬宜講新聞人生
在清華有這樣一位老先生,可稱得上是古人所謂三絕式人物——詩書畫無一不精,季羨林甚至以四絕稱之,因他還了解西方文化極深。他從小就熱愛新聞事業(yè),兒時在家中自辦小抄報《靜園新聞》。后走上新聞道路,從《東北日報》和《遼寧日報》編輯,到《遼寧日報》副總編,最后擔任《人民日報》總編輯,2002年受聘為我校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他坎坷的一生可謂極具傳奇性,他就是范敬宜先生。
11月21日晚,由學生創(chuàng)新社組織的“聽范敬宜講新聞人生”在三教開講,講座吸引了眾多聽眾。
“人生道路既有逆境,也有順境;既有風和日麗的日子,也有驚濤駭浪的時候。”范敬宜先生用一句深刻的話概括了自己的一生。
范先生向同學們講述了自己人生中的戲劇性和傳奇性表現(xiàn):自小身體素質(zhì)較差,醫(yī)生斷言活不過20年,而現(xiàn)在70多高齡的范先生依然精力充沛的工作;范先生學歷較短,靠自學詩書畫樣樣精通;自小癡迷新聞工作,自小編報;文革中被戴上右派的帽子,政治、事業(yè)絕望之時,卻被吸收入黨,成為國內(nèi)右派未轉(zhuǎn)正而入黨的第一例;無任何職務的情況下,走上《人民日報》主編的位置。范先生最后用一句話總結(jié)了他的人生經(jīng)驗——事在人為,不輕言放棄,自己不倒下,任何力量都無法使你倒下。這些充滿斗志的講話贏得了聽眾的掌聲,也引起了同學們深深地思考。
范先生將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具體概括為:堅定的信念、摔倒了要自己爬起來、辯證看待生活中的禍福、從容應對命運中的困難以及“有恩于己者不可忘,有怨于己者不可不忘”的道理。他向同學們展示了自己在下鄉(xiāng)勞動期間的臉帶微笑的照片;并吟誦了在勞動時寫的《浣溪沙》等詞,告訴大家有堅定的信念可以在艱難的條件下找到生活中的詩情畫意。他引用《戰(zhàn)國策》中的“事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指有恩于己者不可忘,有怨于己者不可不忘。范先生深情回憶了他的恩人,以及曾有怨但寬宏原諒人的例子,感情真摯,令同學們感動良久。
在講座的最后,范先生對同學們提出了希望:“生命的路很長,每一分鐘都不要放棄,正視生命中的坎坷,把握每一分鐘充實自己,提高自己,修煉自己。”(清華大學學生創(chuàng)新社供稿)(編輯王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