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影视文化传媒在线看|果冻传媒91制片厂麻豆|性色网站|国产成人吃瓜网|麻豆文化传媒百度云|韩国黄色一级黄色片|成人电影区|糖心vlog是真的吗|黄瓜视频丝瓜视频香蕉视频|国产精品视频在一区鲁鲁,性感丰满美乳巨乳,蜜桔影院91制片厂,爱豆传媒陈可心作品名字

清華主頁 - 清華新聞 - 專題推薦 - 劉達校長誕辰百周年紀念 - 正文

我與清華

劉  達

劉達在全校大會上作報告


  1991年是清華大學建校80周年大慶。校史組的同志約我寫點紀念的文字,我欣然應允。畢竟,我與清華還算有緣份的:我和清華同齡,雖然沒上過清華,卻在66歲的時候進了清華園,迄今算來,已是十年有余了。十多年來我與清華朝夕相處,親身經(jīng)歷了清華如何從逆境中奮起的全過程,想說想寫的東西實在很多。往事歷歷在目,怎不令人感慨萬千!

  我是1977年4月29日來清華的。說來也巧,這天是4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天,正是清華傳統(tǒng)的校慶紀念日,但在那時,學校卻冷冷清清,沒有舉行任何慶祝活動。“文革”前,我在中國科技大學工作過,由于十年動亂把教育界弄得一團糟,心里感到特別難受,對學校很有點心灰意冷。記得我在中央組織部遇見蔣南翔同志時,曾對他說過,我再也不想到學校工作去了。然而組織上卻決定派我到清華。就這樣,我懷著十分復雜的心情來到清華。十多年過去了,現(xiàn)在回想起來,盡管這并非我的初衷,卻實在是我的幸運。我終于沒有錯過這個了解、認識清華的機會。

  我來清華時正值“文革”結束不久。那一年2月7日,《人民日報》、《解放軍隊》和《紅旗》雜志發(fā)表了一篇社論,特別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要堅決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這就是“兩個凡是”。它代表著一個錯誤的思想路線,是對毛澤東思想的歪曲。后來,經(jīng)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的討論,才統(tǒng)一到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準確、完整地理解毛澤東思想的認識上來。在我進清華時,“兩個凡是”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經(jīng)歷了十年浩劫的清華,冤假錯案堆積如山,教學科研幾乎陷于停頓,加上受“兩個凡是”的影響,許多問題得不到正確的解決,真可謂滿目瘡痍、百廢待舉。擺在我們面前的第一個問題便是進行撥亂反正、平反冤假錯案。我初來清華,又不了解情況,工作難開展。有鑒于此,我要求北京市委多調(diào)一些人來。于是市委從各區(qū)、縣、局選派了80多名領導干部進校,與原來的30多名聯(lián)絡員一起組織工作隊,在校黨委的統(tǒng)一領導下,開展工作。起初,我對工作隊抱有很大的希望,但不久就發(fā)現(xiàn),他們許多人也同樣不了解清華情況,光靠他們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這一事實對我觸動頗大,我感到要實現(xiàn)撥亂反正,還必須依靠清華自己。清華雖然是“重災區(qū)”,但清華絕大多數(shù)師生員工和原來的干部是好的,他們在“文革”期間對錯誤的東西進行過抵制和斗爭。粉碎“四人幫”后大家都煥發(fā)了極大的工作熱情,只有依靠他們,才能實現(xiàn)撥亂反正。這使我認識到:清華是一個具有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強大凝聚力的集體,只有依靠清華,才能辦好清華。

  清查工作中遇到阻力是很大的。當時的市委曾有“五條”明文規(guī)定,什么何東昌的案不能翻;劉冰的案不能翻;“一二·九批示”不能翻;等等。但是我們秉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沖破了“兩個凡是”的束縛,迅速恢復了何東昌、艾知生同志的領導職務,并在充分調(diào)查研究的基礎上,推翻了1969年1月的所謂《堅決貫徹執(zhí)行對知識分子“再教育”、“給出路”的政策》的假經(jīng)驗、1973年的“三個月運動”以及1975年劉冰等四位同志給毛主席的信等幾個關系全校、影響全國的大案,對“文化大革命”期間立案審查的1120人也逐個進行了復查,作了書面結論,落實了政策。此外,還根據(jù)中央精神,對“文革”前的一些歷史老案,如1957年的反右運動、1959年的“反右傾”中的問題等,也進行了復查,一些重大的冤假錯案逐步得到解決。同時,我還寫信給鄧小平同志,要求依法懲處“四人幫”的那伙小頭目,如北大的聶元梓、清華的蒯大富等。在鄧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后來他們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這樣一來,學校安定了許多,大家的思想也都穩(wěn)定了下來。

  在撥亂反正的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清華同志具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忠于社會主義事業(yè)、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在當時極左空氣很濃的情況下,清華同志敢于沖破束縛,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實現(xiàn)撥亂反正的任務,這是難能可貴;另一方面,盡管許多同志挨過整、受過批,但他們從未動搖對黨的信念,仍然為祖國、為民族忘我地工作著,默默地奉獻著。這就是清華的品格!這就是清華的生命力所在!正是擁有了它,清華不但沒有垮下去,而且很快從困境中走了出來。

  清華要完全擺脫困境還需要進行大規(guī)模的調(diào)整。由于“文革”期間違背教育規(guī)律辦學,清華的規(guī)模、布局及學科設置不盡合理,影響了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1978年我向鄧小平同志作工作匯報時就反映了這些問題,并提出要從清華實際出發(fā),對各方面進行調(diào)整。小平同志聽后著重指出:“辦學校要按學校工作規(guī)律辦事。”為此,在校黨委領導下學校開始了各方面的整頓工作。首先是調(diào)整學校的規(guī)模和布局,先后將綿陽分校、水利系三門峽基地、團河農(nóng)場、西山林場撤消,部分人員撤回本部。同時控制學校規(guī)模,適當削減招生人數(shù)。因為清華大病初愈,需要休養(yǎng)生息,招生太多對學校的發(fā)展不利。其次,改善學校教職工隊伍結構。十年動亂中,清華大學教職工隊伍極度膨脹,教職工與學生人數(shù)比例倒掛為3:2。學校根據(jù)實際情況,先后將1000多人調(diào)離了清華,這樣,不但教職工隊伍結構趨于合理,也有利于更好地發(fā)揮他們的作用。再次,加強學科建設,適當增加理科、管理學科和文史學科,先后建立了應用數(shù)學系、物理系、經(jīng)濟管理系等,把清華大學逐步從工科大學發(fā)展成為以工科為主的多科性大學。同時擴大對外交流、加強與外界的聯(lián)系,這期間我曾率代表團先后訪問了美國、荷蘭等地,與國外一些著名學者進行接觸,并與國外一些著名大學和實驗室、研究所建立了聯(lián)系。經(jīng)過一系列的調(diào)整,學校各項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軌。

  “文革”不僅造成了清華各方面工作的極大混亂,而且也給校園帶來了嚴重破壞。許多重要的歷史性的建筑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壞;如科學館屋頂被燒;二校門被拆;“清華學堂”這個清華有史以來首批校舍的主體建筑,門窗和地板被拆得破爛不堪;朱自清、吳晗在西院的故居也受到破壞。“文革”結束后,有些同志從經(jīng)濟上考慮主張把清華學堂和西院拆除,我沒有同意。我主張在保留原貌的基礎上給予修繕。因為我覺得它們的意義已不只是一幢房子,而是一種象征——從不同的角度體現(xiàn)了清華的風貌。清華學堂便是清華歷史的見證,它蘊涵了清華的過去,也蘊涵了清華的傳統(tǒng),清華能從中吸取奮進的力量。如今清華學堂經(jīng)歷了80年的風風雨雨仍然矗立在那里,迎來又送走一批批的清華學子,這使我感到無比欣慰。每次走近它,我都覺得特別親切,心中總會涌起一股依戀之情。只可惜這項工作做得不夠,仍有許多有意義的東西沒有保護下來,這是我引以為憾的。

  到了1982年,學校基本完成了恢復與調(diào)整任務,及時地將工作重點轉移到深入開展教學與科研、進行教育體制改革方面。學校工作進入到“著重提高,在提高中發(fā)展”的新階段。這時,我越來越覺得應該讓比較了解科學技術的同志來主持學校工作,這樣對清華的發(fā)展會更為有利。我對自然科學知識了解不多,許多東西不僅沒有“發(fā)言權”、甚至連“聽言權”也沒有。加上年事已高,繼續(xù)留在領導崗位上感到力不從心。于是我主動要求退居二線,先是辭去了校黨委書記的職務,一年后又辭去了校長職務。現(xiàn)在我擔任清華大學名譽校長,仍然是清華的一員,時刻關注著清華的發(fā)展。

  這幾年清華又發(fā)生了許多變化。看到清華進步,我十分欣喜。80年來,清華逐步形成和發(fā)展了自己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清華學子不斷進取,為祖國為民族作出了巨大貢獻。如果有人問我,你最留戀清華的是什么?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最留戀的就是清華的精神!一種百折不撓、追求真理的精神!一種熱愛祖國、忠于事業(yè)的精神!一種嚴謹、勤奮、求實、創(chuàng)新的精神!一種自強不息、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在紀念建校80周年的時候,全校同志應該發(fā)揚這些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讓清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1991年,原載《劉達紀念文集》;
  選自《清華名師談治學育人》,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第二版)

2011年01月12日 00:00:00

相關新聞

讀取內(nèi)容中,請等待...

最新動態(tài)

清華大學新聞中心版權所有,清華大學新聞網(wǎng)編輯部維護,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