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師生積極參與深圳第二十六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清華學生王宇擔任中國代表團旗手
清華新聞網(wǎng)8月13日電 (記者 胡齊明 通訊員 劉 波)8月12日晚,第二十六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廣東省深圳市隆重開幕。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開幕式并宣布本屆大運會開幕。
圖為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現(xiàn)場。 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 攝
在青春洋溢的運動員入場式上,來自15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大學生體育代表團沿著“青春大道”相繼入場,受到全場觀眾的熱情歡迎。未來12天里,運動員們將在24個大項、306個小項的比賽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英姿與實力。
中國代表團最后入場,全場歡聲雷動,走在最前面的是中國代表團旗手——清華大學跳高運動員王宇。王宇1991年出生,家鄉(xiāng)是廣東珠海,現(xiàn)為清華經(jīng)濟管理學院會計系大一學生。王宇身高1.89米,在初中畢業(yè)前他一直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田徑訓練。由于跳高成績優(yōu)異,他高中來到了清華附中馬約翰特長班,曾獲得過全國中學生運動會男子跳高冠軍。如今,已是清華大一學生的他第一次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王宇說:“來大運會我沒有什么壓力,我是來享受比賽的,體驗下大運會。這是我參加過的最大的國際比賽,我想多和外國大學生交流,看看外國大學生都怎么學習和生活。清華教給我們的體育理念是‘育人至上,體魄與人格并重’,我覺得這就是我要實現(xiàn)的目標。”
圖為中國代表團入場,清華學生王宇擔任旗手。
在清華的大學生運動員群體中,像王宇這樣接受過完整教育的大學生運動員還有很多。早在2005年第23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清華大學的胡凱和王穎在男子百米和女子三級跳遠比賽中奪得的金牌。普通大學生在世界級運動會上奪冠,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中國的大學能夠培養(yǎng)出在世界賽場上具有競爭力的高水平運動員,也是“清華模式”對“體教結(jié)合”的最好注解。
本屆大運會,清華大學共有10名學生參加此次比賽。其中,參加田徑項目的包括王宇、滕海寧、馬樂、俞宵軒等4人,他們將分別參加男子跳高、男子800米、男子三級跳和女子七項全能的比賽;參加射擊項目的包括李佩璟、陳澄、王威旸和曹逸飛4人,他們將分別參加女子步槍3*20、女子10米氣手槍、女子10米氣步槍和男子10米氣步槍及男子步槍3*40的角逐;曾令旭將作為男籃隊員參加男子籃球項目的比拼,沈陽將參加女子國際象棋比賽的角逐。
不僅是學生運動員積極參與本屆大運會,清華大學的教師們也熱情地加入。王欣、高全、劉爽、王燁等4名教師分別擔任了本屆大運會乒乓球、田徑、擊劍、水球等項目的裁判。曹振水作為田徑隊教練員、馬新東作為田徑隊領隊、董智作為射擊隊領隊,也都積極參與到大運會的各項工作中去。
在清華大學,還有很多師生,他們雖然沒有親臨深圳大運會賽場,但早已關注和熱情參與到本屆大運會中來。2011年4月25日,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火種采集儀式在清華大學大禮堂前廣場舉行,大運會火種在剛剛迎來百年華誕的清華大學里熊熊點燃,也在素有“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理念的數(shù)萬名清華師生心中燃起。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自1959年創(chuàng)辦以來,秉承“發(fā)展大學生體育運動、促進國際團結(jié)合作”的宗旨,為各國各地區(qū)大學生運動員同場競技、展示英姿搭建了平臺,為世界各國各地區(qū)青年加深互相了解、增進友好感情架起了橋梁,有力推動了國際青年體育事業(yè)發(fā)展。
2001年,世界大運會首次來到中國,在北京舉行。當時,清華大學同樣承擔了重要角色,新建游泳館和綜合體育館,并改造了體育場,分別承擔跳水項目的預、決賽和籃球項目的訓練、預賽及一場半決賽。
編輯:欣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