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影视文化传媒在线看|果冻传媒91制片厂麻豆|性色网站|国产成人吃瓜网|麻豆文化传媒百度云|韩国黄色一级黄色片|成人电影区|糖心vlog是真的吗|黄瓜视频丝瓜视频香蕉视频|国产精品视频在一区鲁鲁,性感丰满美乳巨乳,蜜桔影院91制片厂,爱豆传媒陈可心作品名字

清華主頁 - 清華新聞 - 專題推薦 - 2011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 - 正文

 “特獎姐妹花”之一:我有一個國防夢

——記2011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得主馬冬昕

學通社記者 黨文潔

圖為馬東昕近照。

圖為馬東昕、馬東晗姐妹穿上國旗儀仗隊隊服的合影。

        馬冬昕,化學系基科89班本科生,于2011年獲得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三年學分績和素質測評均為本班第一,現(xiàn)任清華大學學生會副主席,分管生活權益工作,不僅是化學系乒乓球隊、排球隊、田徑隊的隊員,也是學生國旗儀仗隊的帶兵分隊長。大一時即成功入選清華大學“‘飲水思源,服務社會’優(yōu)秀學生培養(yǎng)計劃”。

        接受記者采訪的那天天氣很冷,馬冬昕裹著白色羽絨服到獨峰咖啡,大眼睛里閃爍著靈氣。生活中的冬昕就是一個沉穩(wěn)又可愛的女生,還是同學口中親切的“馬姐”。
 
效率才是王道
 
        3年前,和雙胞胎姐姐馬冬晗一起保送進清華園的馬冬昕與大多數(shù)新生一樣,對即將展開的大學生活十分迷茫緊張。當時馬冬昕的輔導員,也是2007年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得主的趙云龍給了她很多幫助,在輔導員的指導下,她給自己制定了目標明確的學期計劃,很快步入了大學學習生活的正軌。她和姐姐相約堅持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學習,晚上自習到十點半教室關門,才收回宿舍休息。甚至有時候熄燈以后,為了不影響宿舍同學休息,還搬著凳子到走廊里去,或者倚在走廊扶手處看書。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是大二下學期和大三上學期馬冬昕也經歷了自己的低谷期。大二下競選系學生會主席牽扯了過多的精力,導致成績下滑,最后也沒有成功當選。大三上學期,專業(yè)課撲面而來,馬冬昕起初很難適應,而此時過多的社工活動也讓她感到壓力很大。這兩個學期的經歷和感受給了她很多思考:“要學會放棄,更要學會提高效率”。
 
        經過不斷的反思和調整,大三下學期已是校學生會副主席的馬冬昕,抓緊一切時間用來學習和工作。百年校慶期間她同時組織校慶嘉年華活動、參加國旗儀仗隊的特訓還要參與其他的志愿者活動和新聞訪談工作。即使是這樣,她也很少熬夜,主要是白天抓緊了時間完成任務,社會工作中常會利用會議與會議之間的間隙來復習。。“用零碎的時間來思考構建整體的大事物所需的部件,這樣用整塊的時間真正動手構建時就可以順利的一氣呵成了。”就這樣,馬冬昕保持了三年的學業(yè)成績第一,同時也在社會工作中兼任多職,兩不耽誤。
 
全方位挑戰(zhàn)自我
 
        擔任不同的社工職務也給馬冬昕帶來了很多鍛煉。馬冬昕曾擔任支隊長帶領系里的同學赴延安謝子長希望小學支教,這只支隊獲得了化學系暑期實踐金獎、清華大學學生社會實踐金獎支隊的榮譽。
 
        “小時候覺得支教離自己特別遙遠特別美好,于是大一暑假有機會就去支教了。放假之后就著手準備,當時很忙,表姐來北京看我,我只是匆匆跟她見了兩面,挺遺憾的,但支教是你的責任,你就得全身心去做好它。”馬冬昕笑著說,當時由于儀仗隊也還在訓練,所有每天總是穿著一身迷彩騎自行車飛奔在校園的各個角落。
 
        作為一個理科生,馬冬昕高中時便和雙胞胎姐姐馬冬晗合作出版習作集《又是一年春風》。“我什么都看,尤其喜歡看科學家傳記獲取靈感, 也看報告文學。”冬昕高中時期雖然主要是集訓化學競賽,但是很喜歡文學性強的書。來到大學之后,她依然堅持讀書、寫作,多次參加征文、原創(chuàng)詩歌朗誦等活動。
 
        除此之外,馬冬昕還曾多次參加院系學生節(jié)表演、演講比賽,擔任主持人等。看起來溫柔文靜的她,骨子里卻充滿了熱愛體育的運動基因。作為清華大學學生馬拉松愛好者協(xié)會的一員,馬冬昕大一時就參加了北京馬拉松10公里比賽。“作為新生抽簽選上了參加馬拉松比賽特別興奮,但是跑到三四公里的時候就感到‘萬念俱灰’,好在堅持了下來,最后也覺得還好——每個人都有堅持到底的潛力。”
 
        另一個挑戰(zhàn)來自于乒乓球,馬冬昕是清華大學體育代表隊乒乓球隊的一員,回憶起剛進校隊的時候,她笑稱當時特別丟臉,自己的變速跑和雙搖都做得很差。但是經過一周八九個小時高強度的認真訓練和自己課外的主動加練,挑戰(zhàn)最終也不算是挑戰(zhàn)了。
 
我有一個國防夢
 
        進入大四,面臨推研還是出國的選擇,馬冬昕堅定地選擇了留在清華,繼續(xù)攻讀化學專業(yè)博士學位,并師從邱勇教授。“我從小像男生一樣喜歡部隊喜歡軍人,博士期間希望做和國防相關的課題,充分的打基礎,將來做國防科技,能為國家發(fā)揮自己的最大價值。另外我們的課題組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我覺得清華也能培養(yǎng)出一流的研究生,沒有太大必要去國外。”
 
        她曾經因為興趣想轉到航院讀研究生做空間站課題的研究,但考慮到轉行不能發(fā)揮已有的化學基礎,就沒有再繼續(xù)下去。馬冬昕甚至想過去基層部隊,父母也很支持她,但仍然是考慮到要發(fā)揮自己的強項,她決定還是應該以科研的形式為軍隊服務。她曾在素質測評答辯中堅定地表示:“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投身國防科技事業(yè),為科技強軍添磚加瓦!
 
往事可追多感悟
 
        大學即將結束,幾年來的回憶滿滿的,談到對大學的幾點感悟,馬冬昕認真地說:“首先學習是大學的第一要務,來大學增長知識才是最重要的。其次人要學會取舍,能在每一次選擇的時候頭腦清醒地做出正確選擇是走得順利的保障。清華一直推崇的‘又紅又專’的理念對我來說很重要;培養(yǎng)人的集體觀念也是很重要的的,一起努力過奮斗過的兄弟姐妹們才是最團結的。”馬冬昕大學最深刻的記憶很多都來自于國旗儀仗隊,“雖然訓練確實特別痛苦,但是跟隊友們感情都特別好,大家都很認可這個組織,覺得自己肩上的使命是最光榮的。”
 
        馬冬昕的同班同學小王說:“馬姐是個對人特別好的女生,特可愛,是著名的‘問題少女’——經常向老師問問題的勤奮學生。我們都特別喜歡她,可能跟她不熟的人不容易理解她的‘又紅又專’,但是我們這群跟她每天在一起的都知道,她的這種‘又紅又專’是完全發(fā)自內心、特別質樸的。”
 
        如今,已是學姐的馬冬昕經常在清華本科生招生咨詢論壇上“灌水”,為高中生們推薦好書目,也經常回答對清華感興趣的高中生們的各種問題。她希望在自身的不斷努力和與學弟學妹的交流中,能讓大家都受益。
 
供稿:校團委 編輯:襄 樺

 

2011年12月23日 16:01:38

相關新聞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最新動態(tài)

清華大學新聞中心版權所有,清華大學新聞網編輯部維護,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