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良鏞做客學術人生講壇 講述人生感悟
清華新聞網4月25日電 (研通社記者 林傳曉)4月22日下午,著名城市規(guī)劃及建筑學家,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吳良鏞院士做客“創(chuàng)新的力量”2012清華大學博士生學術論壇之“學術人生”講壇,在清華大學羅姆樓報告廳分享了他的求學經歷、學術道路與人生感悟,讓在場的所有清華學子感受到吳良鏞士作為一代清華學者的治學風范、育人情懷和大師風采。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朱文一出席活動并致辭,他高度贊揚了吳院士為學、為人的高尚品德和修養(yǎng)。

圖為吳良鏞作報告。
吳良鏞畢業(yè)于國立中央大學建筑系, 任教清華六十載,曾是梁思成老師創(chuàng)辦清華大學建筑系的得力助手。吳良鏞提出的“廣義建筑學”和“人居環(huán)境科學”思想,指引著中國建筑與城鄉(xiāng)規(guī)劃的發(fā)展方向,他曾先后參與天安門廣場改建,北京圖書館設計,唐山地震改建規(guī)劃,北京市奧林匹克及亞運會規(guī)劃建設研究,北京市危舊房改造等項目,他的菊兒胡同曾獲得聯合國“世界人居獎”。吳良鏞90歲高齡,依然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無論經歷怎樣的坎坷,他心中不變的是對“科學求真、人文求善、藝術求美”的不懈追求。
吳良鏞他回憶了他在中央大學的本科時光。他說,當時的校園雖小,但散落著茶館,理工科和人文科學彼此交叉,學習氣氛和諧。
從1946年開始帶學生到現在,吳良鏞已經培養(yǎng)出80余名碩士和博士,直到今天,他依然在指導研究生學習。對于研究生教育,吳良鏞有一套獨特的教學方法。他談到,導師和研究生之間相互了解是很重要的,他很重視自己研究生的科研興趣,因材施教。

圖為論壇現場。
吳良鏞特別重視對項目實際情況的考察,無論是年輕時到四川農村的考察,還是88歲高齡依然堅持到現場指導金陵紅樓夢文化博物苑項目,很多項目他都堅持親自到工地指導實踐。吳良鏞表示,實際情況調查對項目、工程非常重要。無論對于包括做科研還是課題,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回顧過去的學術生涯,吳良鏞說:“過去艱苦的生活,我覺得我的工作在一步步匍匐前進。任何人不能離開學習,到真正做起來的時候就會無止境。”
少年時為民族而奮斗的銳氣,學術上無止境的追尋,以及對現實清醒的認識與思考,吳良鏞都讓我們認識到,時代的大師正是從點滴的努力與思考中成長起來,在不懈的追求中日益達到新的高度。
編輯:范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