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學期學會三件事
來源:京華時報 2012-09-04 周逸梅
在新的學年里,一大批90后,甚至不少95后都開始踏入高校大門。對他們來說,這是中學生到大學生身份的轉(zhuǎn)變,這也是成人后獨立生活的第一步,這轉(zhuǎn)變的一步走踏實了,將給未來大學四年甚至是今后的人生打下堅實基礎(chǔ)。負責清華大學新生教育工作的學生工作部副部長歐陽沁提醒大學新生,需要讓自己盡快在半個學期內(nèi),學會獨立生活、學會集體生活、學會面對挫折。
學會獨立與融入
從事大學學生工作多年的歐陽沁老師介紹,通過日常和學生的接觸,他總結(jié)大一新生必須要學會三件事。首先是要學會獨立生活,進入大學之后,他們離開父母開始獨立生活。在實際中,他發(fā)現(xiàn)很多大一學生,因為離開中學學習環(huán)境,有些茫然,找不到自己的方向。雖然在大學里能得到老師的輔導和同學的幫助,但是絕大多數(shù)人需要靠自己適應轉(zhuǎn)變的過程。新生應該培養(yǎng)自我管理,自我規(guī)劃的能力,要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另外,歐陽老師建議學生要學會在集體中生活。和過去的生活不同,到了大學,在寢室中生活,在班級中學習,離不開集體中的其他人。這需要新生能夠理解和包容集體中的他人,在鼓勵個性發(fā)展的前提下遵守共性的要求,處理好共性和個性的統(tǒng)一。“這一步也是為將來成為社會人,走向社會打下基礎(chǔ),需要他們具備職業(yè)人的素質(zhì)能力,在集體中和他人協(xié)調(diào)相處。”
第三個要學會的是應對挫折和困難。很多考上大學,特別是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都擁有一個相對順利的成長過程。而到了大學以后,同學們重新站在了新的起跑線上,那就勢必會有人走得快一點,有人走得慢一點,有的人在某一方面走得快,有的在另一方面發(fā)展得更快。所以新生必須要學會去面對不可避免的挫折。
歐陽老師提醒學生,新生們要讓自己的大學生活充實,更有意義,必須要調(diào)整心態(tài),并不是拿第一的才是最好的學生。只要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付出努力,在大學中學會為人之道。
順利度過適應期
新生適應期究竟有多重要?歐陽老師表示,這將是大學四年非常重要的打基礎(chǔ)階段,新生們必須去積極應對。如果這一步轉(zhuǎn)化得好,則大學四年都會走得比較順利,“而很多掉隊的同學,就是在大一出現(xiàn)問題,找不到方向和目標,不能集中精神學習,帶來心理上的障礙。”
新生的過渡期到底有多長?歐陽老師認為大約是在入學后兩個月左右,在第一學期的期中考試前。歐陽老師在工作觀察中發(fā)現(xiàn),在剛剛?cè)雽W時,新生往往都延續(xù)中學時的慣性,基本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而半學期后就會開始有不同的大學發(fā)展道路。這時候,不同的學生就會有多樣化的選擇,有的對科技創(chuàng)新有興趣,而有的對社會實踐、公益活動等有熱情。所以他建議新生能在入學后第一個半學期內(nèi)思考自己的理想,找準一條適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而不是走一條標準化的成長路徑。“不見得要把成績作為唯一和最重要的目標,但是也要保證學習上不能掉隊。”
向師兄師姐求教
該怎么樣度過這段過渡期?歐陽老師表示,在過渡期出現(xiàn)彷徨的心情是非常正常的,因為中學的時候目標比較單一,大學是人生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會有很多新的煩惱和問題。遇到這樣的情況,要主動和任課老師、輔導員和班主任去聊天,如果怯于求助師長,那么可以多和師兄師姐聊一聊,他們都走過這段時間,會有很多自己的心得。
正是因為看重新生階段,清華在三周的入學軍訓時,加入了很多新生適應性教育,通過很多的團隊訓練活動,幫助新生更快融入集體。進入正常學期后,還有新生導引項目,各個學院老師和志愿者作為新生導師,每人負責帶領(lǐng)10名新生組成一個小組,針對不同的現(xiàn)實問題分享經(jīng)驗,起到很好的作用。
□各校迎新新象
◎清華大學
困難新生獲交通生活費
清華學工部向輝老師介紹,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學生每年都會占到學生總數(shù)的1/4。如果家庭經(jīng)濟特別困難,家里不用花一分錢就可以在清華上大學。
學生就可以向?qū)W校申請赴京路費。而在寄送路費的同時,學校還給學生提供了前兩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截至8月14日,學校已為來自甘肅、廣西、寧夏、新疆等地共23個省市的88名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寄送了總計211900元的交通和生活費用。
今年,清華在迎新現(xiàn)場仍然準備了總價值上百萬元的愛心慰問品。
□校長寄語
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
同學們,大學不在于大,而在于學,學生為本,學者為先,學術(shù)為基,學風為要。將來,你們當中注定很多人會走到舞臺中央、時代前列。但現(xiàn)在,你們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大學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首先是學會“做人”,做誠信的人,做實干的人,做有責任感的人。第二是學會“獨立”,能夠獨立生活,善于獨立思考,養(yǎng)成獨立人格。第三就是要學會“珍惜”,珍惜青春,珍惜健康,珍惜友誼。
□新生愿望
張華峰 清華物理系新生、“自強計劃”60分加分學生
我生活在重慶市萬州龔灣村,母親久病纏身,一家生活只靠父親種地和打零工負擔。一間用竹子搭起來、靠一塊塑料布遮風擋雨的閣樓,半截已經(jīng)坐得發(fā)亮的樹樁加上一個作為書桌的木箱子,組成了我和弟弟兩個人的書房。
我上大學的夢想是能交到更多的朋友,開闊視野,多了解這個世界。
矣曉沅 清華計算機系新生、輪椅學生
我6歲時患上了嚴重的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到小學五年級時已不能自如行走,坐上了輪椅,連穿衣服都不能自理。初一時,為了治病曾經(jīng)休學兩年,高考中取得了679分被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錄取。
我的愿望是進入大學后和同學和睦相處,互相多多幫助。我喜歡學校,基于我身體現(xiàn)狀,希望能一路讀上去。(注:本文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