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祖英:在這園子里轉轉,是對清華精神最好的體會方式
清華新聞網(wǎng)4月27日電(學通社記者 曹婧如)4月26日,是清華大學104年校慶,張祖英受邀前往明齋,參加校友座談會。再次來到這個她工作和學習過的地方,老人倍感親切。

張祖英入學后就讀于電子工程系陀螺導航及自動控制專業(yè),“不過我們和現(xiàn)在的電子工程系不太一樣,我們這個專業(yè)算是現(xiàn)在計算機科學系的前身”,老人緩緩道來,似乎在追憶往昔。畢業(yè)后,張祖英留在了清華,當過輔導員,在精密儀器系、經(jīng)管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現(xiàn)分為人文學院與社會科學學院)都任職過。“你看,我的經(jīng)歷是不是有些復雜,但也正因如此,我在清華有好多個母系,有好多難忘的地方”,老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談到印象最深刻的清華建筑,老人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清華的每一個角落都令我難忘。“我在西大操場跑過步,那時,每逢校慶,學校會在這里舉辦運動會;我常去老體育館鍛煉身體,鍛煉后還可以洗澡,這在當時來看,條件是相當好了;我喜歡在老圖書館學習……”
張祖英說,這次返校,走在校園里,她覺得一切都是那樣熟悉而親切。她看到了很多自己入學時就已經(jīng)存在的建筑。她們老校友們經(jīng)常談論,返校時,看到自己當年生活、學習、鍛煉過的地方都還在,真的很感動。“我當年住在學生宿舍六號樓,六號樓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辦公樓了,但是建筑本身還在,看著它,我便能回想起當時和同學們一起生活的場景。我覺得,我們大學在保護傳統(tǒng)文化及歷史古跡這方面,做的真的很好。這一切無關物質(zhì),而是精神的傳承,在還有傳統(tǒng)建筑的清華園轉轉,便是對清華精神最好的體會方式。”
編輯:襄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