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影视文化传媒在线看|果冻传媒91制片厂麻豆|性色网站|国产成人吃瓜网|麻豆文化传媒百度云|韩国黄色一级黄色片|成人电影区|糖心vlog是真的吗|黄瓜视频丝瓜视频香蕉视频|国产精品视频在一区鲁鲁,性感丰满美乳巨乳,蜜桔影院91制片厂,爱豆传媒陈可心作品名字

清華主頁 - 清華新聞 - 專題推薦 - 清華大學104周年校慶 - 正文

重返青藏線

習亞華(1975 建工)

2006年4月30日,在清華大學建校95周年紀念大會上,我代表1975年響應國家號召,赴青海、西藏參加青藏鐵路建設的152名工農兵學員畢業(yè)生,在清華大禮堂作了發(fā)言,發(fā)言幾次被掌聲打斷。會后,學校領導顧秉林校長、陳希書記上臺和參會的30 多名同學握手,并合影留念。同學們激動萬分,大家紛紛約定:重走一次青藏線!于是,就有了2009年的“重返青藏線”征程。

2009年8月17日,從蘭州出發(fā),隨著黃河大橋漸漸遠去的身影,我們一行13人踏上了33年前的征程——青藏鐵路線的勘測設計工程。藍天白云繞頂而過,白楊樹林撲面而來;青海湖波光粼粼,日月山牛羊成群。我們頓時興奮起來:眼前的一切是那么熟悉,又似曾相識在遙遠的過去!我們情不自禁地歡呼:美麗的青藏高原,我們回來看你了!你還好嗎?

在遼闊的青藏高原極目遠望,一望無垠的草原被黑色的牦牛、白色的羊群點綴著;青海湖瓦藍瓦藍的湖水微波蕩漾,岸邊又跳出一片片金黃色的油菜花。青藏鐵路像一條鑲嵌在綠色地毯上的灰絲帶,彎彎曲曲,爬高下低,呼嘯著奔向遠方。我們都陶醉了,陶醉在我們曾經(jīng)親手繪制的藍圖上,陶醉在這迷人而美麗的青藏高原。“快看!藏羚羊!”不知誰高聲叫喊著。“快看,一只兔子在向我們招手!”“旱獺!一排站得筆挺,向我們行注目禮呢!”我們的興奮與動物們齊行。

青藏高原的美麗無與倫比,我們衷心地贊美。我們發(fā)自內心地說:青藏高原啊!30多年前我們把青春獻給了你,今天我們又把全部的愛再一次地奉獻給你。愿你常青如唐古拉山的雪蓮,長壽如雅魯藏布江的激流,生生不息,永永遠遠,萬古長流!

33年前,我們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當時正值青藏鐵路開始勘測設計工作,需要大批工程技術人員。在校黨委發(fā)出動員令后,全校畢業(yè)生群情激蕩,熱血沸騰,紛紛報名要求到青藏高原去參加鐵路建設。建工系暖22班喊出了“笑迎高原暴風雪,定叫拉薩連北京”的雄壯口號。最后學校批準了8個系25個專業(yè)的150名畢業(yè)生,前往鐵道部蘭州第一設計院及鐵科院西北科研所報到,參加青藏鐵路的前期勘測設計工程。我們的同學大多被分在了第二勘測設計總隊,分在了從青海省西寧到西藏自治區(qū)拉薩的全長2000公里的青藏線上,開始了我們人生中的第一次踏勘!

我們在回憶中漫游,突然一列火車迎面而來,大家頓時激動起來:“快看!火車!行駛在我們親手繪制的鐵道線上!”大家紛紛下車,高舉著五星紅旗,拉開早已準備好的橫幅“重返青藏線 清華學子2009”。在藍藍的天空和朵朵白云的映襯下,背后是金燦燦的油菜花。我們興奮,我們歡呼,我們留下了珍貴的紀念!

8月17日,我們到了久違的高原綠洲——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一進格爾木大家又興奮起來,張云華指著路旁的灌木叢說:“你看!這就是紅柳,桿桿是紅色的,小綠樹葉,生命力特別頑強。”寬闊的馬路,筆直的交通線,閃爍的紅綠燈,儼然是一座現(xiàn)代化城市,已沒有當年格爾木縣城的影子,我們都目瞪口呆了。“好一座美麗的高原綠洲,簡直都認不出來了!”工民建專業(yè)的張寶蘭感慨萬分。想當年,她和丈夫在格爾木鐵道兵師部結婚的場景,又浮現(xiàn)在眼前。美麗的格爾木,我們曾經(jīng)在這里生活、戰(zhàn)斗過,今天,我們和我們的第二代來看你了!化學專業(yè)的蘇明也感慨萬分地說:“我們來尋夢、來圓夢來了!”

我們一行人找到鐵路勘測二總隊的站場隊舊址,20隊的樹蔭,17、18隊的小島,8隊的十字路口,還有第二勘測設計總隊舊址。往日風云歷歷在目。格爾木又叫鹽湖城,因為離它30 多公里就有一處千古奇觀——方圓數(shù)百公里的察爾汗鹽湖。30多年前,為了研究出鐵路經(jīng)過時怎樣才能不腐蝕鐵軌和路枕的方案,西北研究所的許多同學常年駐扎在察爾汗鹽湖,其中就有韓嘯的媽媽解康莉,她一住就是幾年。當?shù)厝硕紓髡f吃了鹽湖的珍珠鹽就會生男孩兒,結果13位女同學在鹽湖工作,有12個生了男孩兒!我們興奮地高舉五星紅旗,站在鹽堆上照相,我們向著鹽湖呼喊:“哎——美麗的察爾汗鹽湖大仙兒,我們來看望你了!”

從格爾木向西30公里,就到了昆侖山入口——海拔3575米的南山口,我們還驅車到了87公里的納赤臺兵站。給排水專業(yè)的張云華參加了勘察那一帶的水源。當年的吊橋已經(jīng)不見了,遠遠望去鐵路依山而行,蜿蜒逶迤,靜悄悄地匍匐著,我們在納赤臺兵站留影紀念。

我們花了一天的時間在格爾木尋找過去的痕跡:蘇明找到當年20隊帳篷前的一棵樹,他和高電壓專業(yè)的杜萬國抱著那棵樹留下倩影;高電壓專業(yè)的李負棟找到站場隊的一座水塔;蘇明最有成績,找到了17、18 隊的駐地——小島,一座孤零零的破落的院子,推門而入,照壁上當年留下的豪言壯語映入眼簾:“劈開昆侖山,戰(zhàn)勝唐古拉,踏破千里雪,走進長江水。”建筑專業(yè)韓桂茂的兒子激動的大聲喊:“我看到了我的爸爸媽媽當年奮斗過的地方,他們太偉大了!”計算機專業(yè)的宮燕生找遍了格爾木城,8隊已經(jīng)沒有了痕跡,他只好在一個記憶中的地方——大馬路的十字路口照相,還斬釘截鐵地說:“這就是當年鐵8隊的駐地,絕對沒錯!”大家都簇擁著他,站在馬路上照相。宮燕生是我們這一批同學中堅持留在青藏鐵路建設,并直到通車的同學之一。

格爾木有著我們太多的回憶,當年參加格爾木火車站設計的幾個人,清晨來到火車站前廣場,他們說,這可是當年我們親手設計的建筑啊!張寶蘭動情地說:“這一路參觀格爾木很有感觸,一是路筆直筆直,戈壁灘還是那么荒涼。二是格爾木變大了,到處是廠房高樓,從過去的3萬人發(fā)展到今天的23萬人。三是舊址確實有,找不到說明舊貌換新顏,找到了說明還沒有發(fā)展。”他記得,當年參加設計火車站的還有王貴祥、吳悅等同學。格爾木火車站矗立在清晨的細雨中,還是那么大氣、莊嚴、穩(wěn)重。

我兒子崔晨韜好奇地問道:“你們有沒有后悔過?”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頓時激動起來,發(fā)言爭先恐后,但眾口一致:“從來沒有后悔過!”李負棟慢條斯理地說:“當時報名來修鐵路非常單純,吃苦也沒什么感覺。從1976年來到這里到1983年離開,我參與過青藏鐵路第二代的勘測設計。青藏鐵路通車給邊疆帶來幸福,帶來繁榮!心中充滿了自豪!”座談會上氣氛熱烈,大家七嘴八舌地回憶著往事。

8月20日凌晨,我們終于乘上了前往西藏拉薩的火車,所有的人都興奮起來,所有的相機都時刻準備著,拍下火車飛馳而過的藍天、白云、雪山、河流、導熱棒、護欄、站牌、燈塔,以及野生動物們:藏羚羊、灰兔、蒼鷹、牦牛、野驢、大雁……“不凍泉到了,我們在那里洗過腳!”“烽火山隧道!”“楚瑪爾河!”“快看,沱沱河,長江黃河發(fā)源地!”蘇明做夢都想念的地方。“快到唐古拉山啦!”“我拍到了‘唐古拉南’的站牌!”“看看沿途的導熱棒,這是解決永久凍土層的關鍵措施。”“還有成片的擋沙墻,固沙井字方陣。路基下的通風管道。”我們一路上不停地嘮叨,不停地解說,不停地贊嘆,引得同車廂的人都來探尋。當?shù)弥覀兙褪钱斈昵嗖罔F路的建設先驅者時,都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好樣的!

“看見昆侖山的雪峰了嗎?當年我們曾經(jīng)上去過。”只見白雪皚皚,高聳入云,真是“巍巍昆侖,萬山之祖”。通天河、沱沱河水慵懶地漫流著,冰山消融千曲百回,涓涓細流匯成長江黃河,浩浩蕩蕩勢不可阻擋。可可西里無人區(qū)跨越了昆侖山和唐古拉山之間,海拔在4600米以上。火車翻過了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丫口,就進入了西藏高原。天空高遠透明,深深的純凈的藍色,沁人心肺的敞亮!沿途的瑪尼堆掛滿了經(jīng)幡,虔誠的藏族同胞虔誠地祈禱上蒼,賜予我們蕓蕓眾生以福祉,以安康。

火車飛馳,窗外一片白雪皚皚,遠山被陽光灑下明珠,熠熠生輝,白云翻滾著迅速后退。我們完完全全被鐵路及兩邊的景色迷住,不知不覺就過了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丫口。咦,奇怪了,怎么沒有高原反應?我們太興奮了,全然失去了生理條件的反射。黃昏時,落日熔金,燦爛的晚霞噴薄而出,黃燦燦地渲染了蔚藍色的天空。

快到拉薩大橋時,一路激動的我們又像被子彈推上了膛,興奮再度燃燒了我們的胸膛:“快拍!拉薩大橋!”宮燕生大叫起來:“當年我坐著牛皮筏子多少次橫穿拉薩河,測量河床斷面。”“多么雄偉的拉薩大橋!” 宮燕生熱淚盈眶,久久不能平靜!我們一路走來,不知激動了多少次,不知流下了多少眼淚。當我們到達拉薩火車站時,大家卻因為等待終于實現(xiàn)了,而變得無所措手足。

在拉薩火車站廣場上,一面鮮紅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我們打開了一條通紅的4米長橫幅,金燦燦的大字迎著晚霞余暉在飄揚。“重返青藏線 清華學子2009”,13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引來無數(shù)的旅客駐足觀看,不時響起贊美的掌聲。我們在國旗的輝映下,心花怒放!我們大聲喊到:“拉薩!我們回來了!我們回來看你了!”“拉薩!你變得更加美麗了!” 33年前的努力,今天變成了現(xiàn)實,而且是如此的輝煌!我們陶醉了,在這幸福的時刻!

重返青藏線,讓我們的心靈又一次受到了洗禮。我們可以坦然面對自己的一生:我們?yōu)槿嗣駝?chuàng)造了幸福!我們無怨無悔!

在這里,我記下重返青藏線的13 人:宮燕生、張寶蘭、張云華、蘇明、杜萬國、李負棟、習亞華、韓嘯、高宇、趙佳希、崔晨韜、馬玉發(fā)、王廷堯。2011 年4 月,為紀念清華母校百年誕辰,我們將《重返青藏線》制成光碟贈送給母校清華大學圖書館作為永久收藏。

2015年2月21日

本文來源于《清華校友通訊》,略有刪減。

 

清華新聞網(wǎng)4月17日電

供稿:校友會 編輯:蕾蕾 田心

 

2015年04月17日 14:50:39

相關新聞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最新動態(tài)

清華大學新聞中心版權所有,清華大學新聞網(wǎng)編輯部維護,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