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范老三點本事 打好扎實基本功
——在第三屆范敬宜新聞教育獎頒獎儀式上的致辭
中國新聞記者協(xié)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 翟惠生
(2015年11月19日)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下午好!
三年前,人民日報、清華大學,還有好幾家媒體做了一件大好事,就是設立了以范敬宜命名的這么一個獎。我覺得評獎和頒獎只是一個形式,目的還是為了傳承一種東西。這種東西究竟是什么?也可以說它是一種精神,也可以說它是一種內涵,也可以說是底蘊。今天獲獎的朋友們,以及上幾屆獲獎的朋友們,都應該記住,范敬宜老師他這個老新聞人,最后他是用作品和向世界、向國家、向人民說話的。所以我經(jīng)常看范老的作品,我個人認為他的作品最大的特點,也可能是以偏概全,就是他的新聞有歷史,他的文藝有文化,他的服務性的報道講科學,這是我非常深的體會。
新聞本來是今天發(fā)生的事情,但是,如果他有歷史的厚重感,也就是說,把這一條新聞的來龍去脈,歷史淵源,已經(jīng)想清楚、想明白了,也許在新聞報道當中沒有敘述具體的歷史,但是它是厚重的,而不是飄浮的,它給人講的是新聞的故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國故事。
那么,再有文化藝術類。范老師是文化人,也擅長各種文藝,但是他講的是文化。文藝是一個載體也是一個形式,它表現(xiàn)的是文化,是靈魂聚魄的東西。如果沒有魂,沒有魄,即使是文化藝術報道,它也是一個僵尸。范老在這點上,確實是體現(xiàn)了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紅色文化乃至于西方優(yōu)秀先進的文化凝聚,這體現(xiàn)在它的報道中。
另外,范老還有很多報道是服務性的。我說服務性就是為人的心靈、精神,乃至為人的健康、生活服務的,而所有的服務凝結成一點,它講的是科學,而不是只講服務的表面。我覺得科學本身就是為人類服務的,而它的傳播是要用新聞類樣式的科普來進行的。
以上我所講到的三點,恰恰不就是今天我們無論是辦報、無論是辦臺的三個輪子嗎?離不開新聞,離不開文藝,離不開服務性報道。如果我們同學們在學校學好了三點本事,就打好扎實的基本功,你肯定能夠把范老的傳統(tǒng)、底蘊、本質能夠繼承下來,能夠弘揚他的精神,能夠光大以他名字命名的獎項。
謝謝大家!
(注:主標題為編輯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