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舉行2017屆本科生畢業(yè)班先進集體評選答辯會
清華新聞網6月16日電(通訊員 王中宇 袁浩歌 )6月14日下午,清華大學2017屆本科生畢業(yè)班先進集體評選答辯會在新水利館舉行。13個本科畢業(yè)班集體各自彰顯風采,展示了過去四年中在思想建設、學習科研、文體志愿及感情建設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機械31班同學做答辯展示。 王中宇 攝
航院力3班形成了自主學習的優(yōu)良氛圍,同學們組成課外興趣小組,共同探索課程外的知識。班級科研氛圍濃厚,全員參與“開放創(chuàng)新研究挑戰(zhàn)”項目,自主立項,深入研究,收獲多篇國際期刊論文及專利,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先進個人。“微星宇航”項目團隊成功地向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加拿大約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交付了自主設計、制造的衛(wèi)星模擬器,有效地提升了同學們在工程領域的科研和實踐能力。至今,班級同學已發(fā)表論文26篇,已授權專利4項,其中為第一作者的論文8篇,另外還有多篇在審或待投。
計算機系計34班從大一開始便舉辦中廳講座,“吾友即吾師”,共同學習課程知識,大學四年共計舉辦中廳講座四十余次,在促進學習、促進團結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班級成績在系內遙遙領先,連續(xù)三年均獲得GPA年級第一與校優(yōu)良學風班榮譽。優(yōu)秀的學習成績背后是出色的班團建設,計34班連續(xù)三年獲得校先進班集體、校甲級團支部榮譽,實現(xiàn)了校優(yōu)良學風班、先進班集體、甲級團支部的三年“大滿貫”。
新聞學院新法3班是國防班,他們軍政素質訓練常抓不懈,文體活動熱情積極參加。四年的時間里,他們走過北京防化學院的烈日、南昌陸軍學院的酷暑,更在每周4次以上的軍政素質訓練中增健體魄、磨練意志。面向未來,班級同學有1/3的人將要直接進入部隊工作。他們將帶著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神品質和不懈追求,投入到國防建設的第一線中。

各班級代表集中回答評委提問。 王中宇 攝
熱能工程系2002級校友、河北省經濟技術合作服務中心主任黃志民,以及來自各院系、教務處、物業(yè)中心、學生部和校團委的17位嘉賓共同擔任此次評選答辯會的評委。

黃志民、尹佳、邴浩(從左至右)分別做點評。 王中宇 攝
答辯結束后,黃志民、注冊中心主任尹佳和校團委書記邴浩與到場同學分享了自己的感受。黃志民回憶起自己就讀時班級同學互幫互助、共同進步的美好經歷,鼓勵清華學子敢于擔當,無論是就業(yè)還是繼續(xù)深造都能保持先進性,做出更好的成績。尹佳肯定了同學們善于利用校內各種資源來充實自我、建設集體的做法。邴浩表示,大家共同準備評選的過程已經是一段十分難忘的畢業(yè)記憶,愿大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相互銘記,永遠是一個集體。
供稿:學生部 編輯: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