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感人的往事
徐心坦

1996年12月,作者徐心坦(右)與陳秉中(左)祝賀李傳信同志70壽辰合影留念
1988年傳信同志退居二線,不再擔任校黨委書記,從1987年到1995年擔任校史編委會主任,隨后方惠堅同志接任主任到2002年。2001年校史編委會確定把《清華革命先驅(qū)》列入學校出書計劃,并確定由傳信和惠堅同志任主審。此書由徐心坦、陳秉中、王向田主編,幾經(jīng)努力,在2004年4月正式出版,分上、下兩冊,共約100萬字。2001-2004年,正是傳信同志發(fā)現(xiàn)患重癥肺癌與疾病搏斗的三年,為了編好這本書,他傾注了全部心血,非常感人。
我們記得很清楚,2001年12月8日,傳信同志負責召開并主持部分地下黨老同志座談會,征求他們對《清華革命先驅(qū)》初稿的意見。鄭天翔、熊向暉、何東昌、陳舜瑤、白祖誠、樊恭烋、龐文弟、解沛基、王滸、許京琪、孫仲鳴、趙斌、李卓寶等十多位老同志都來了。會上,他們發(fā)言非常踴躍,我們印象比較深的,譬如:熊向暉同志提出,當年,在黨組織領(lǐng)導下,清華同學不是一般地參加了“一二·九”運動,而是站在“一二·九”運動的前列;鄭天翔同志補充了1936年2月29日國民黨反動當局派5000多名軍警進校搜捕進步學生和黨組織團結(jié)師生反抗搜捕的親歷所見;何東昌同志則講述了1948年12月15日清華園解放后,他親自到三家店解放軍駐地,見到48軍軍政委楊春圃,楊政委再三叮囑他注意保護好清華園地下黨員的安全,使他感到解放軍的關(guān)懷,等等。
事后我們才知道,召開座談會的前幾天,傳信同志已經(jīng)查出患了肺癌晚期,但他瞞著我們。在會上,他談笑風生,說了很多話。會后,全體與會人員,在工字廳門口合影,留下了珍貴的歷史照片。
2002年初,傳信同志住進了協(xié)和醫(yī)院重癥病房治療,一個月內(nèi)做了兩次全麻手術(shù),隨后是不斷地化療和放療。但是,癌細胞還是多發(fā)性地轉(zhuǎn)移,這對一位70多歲高齡老人來說,要忍受多大的病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此時,我們不斷地整理出書稿,他在醫(yī)院也主動要我們送稿給他看。要不要給他送審,我們很是為難,探詢了他的夫人周玉田同志的意見。她認為,傳信同志很關(guān)心這本書,很愿意看,有時還可以轉(zhuǎn)移他對病痛的注意力,還是給他看為好。這樣,我們一次次地往醫(yī)院給他送書稿,他總是笑臉相迎,認真地談他對書稿的意見。傳信同志提醒我們要把當年清華地下黨令人欽佩的三個史實總結(jié)、表述清楚:一是清華地下黨堅守在清華園,從未斷線;二是清華地下黨始終堅持斗爭并在斗爭中發(fā)展壯大;三是廣大清華地下黨員胸懷崇高的理想信念,保持了堅定的革命氣節(jié)。這種情況在當時全國白區(qū)地下黨基層組織中實屬罕見,我們清華人為此感到驕傲自豪。
傳信同志前后共審閱了50多萬字,他還親自寫信給中共清華地下黨員、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請求為該書題寫書名并作序。宋平同志欣然同意,不久,徐心坦、陳秉中到中南海西門取到了題寫的書名和序言。傳信同志看了,非常高興。對書的封面設計,他也發(fā)表了意見。就這樣,在傳信同志和學校領(lǐng)導多方支持下,《清華革命先驅(qū)》于2004年4月如期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傳信同志看到這套書時,非常高興,連聲說好,并叮囑要做好書的發(fā)行工作,擴大宣傳。當聽說我們已準備給每一位地下黨老同志發(fā)一套書的時候,他再三叮囑,老同志若已經(jīng)去世了,一定要送給他的家屬。我們給健在的清華地下黨老同志及已故清華地下黨老同志的親屬一一寄書。經(jīng)過艱難的查找地址工作,寄出近500套書,引起了老同志們及親屬的熱烈反響。他們紛紛來信、打電話或發(fā)電子郵件,抒發(fā)他們的感慨,有的在信中說:“初讀此書后,使我又回到了激情燃燒的歲月和戰(zhàn)斗的青春年代,感慨良深,壯懷激烈,也激勵我在歷經(jīng)坎坷磨難后,不改初衷,始終如一,堅持當年參加革命的正氣與氣節(jié),堅定地走好人生最后的歲月”;有的則說此書“使我不由地回憶起在清華經(jīng)歷的往事,先驅(qū)正已歿,后死者敢不突向前”;有的老同志感慨之余無償捐贈精心收藏五十余年的革命文物;有的老同志人已故去,子女收到書后還要再購買幾套,說父輩歷經(jīng)坎坷,沒有留下什么物質(zhì)上的東西,“此書就是父輩給兒女們留下的最好遺產(chǎn)”。
傳信同志還親自轉(zhuǎn)告黨委組織部門要購買一批書,發(fā)給基層干部和輔導員。后來在韓景陽同志主持下,組織部買了800套書給學校的黨員、干部。傳信同志表現(xiàn)出的非凡毅力和高度責任心令我們感動不已。
2005年10月11日,傳信同志帶著許許多多未了的心愿,永遠離開了我們。他留下遺愿,捐獻自己的遺體用于醫(yī)學研究。
傳信同志熱愛清華大學,珍視清華大學黨史校史工作。以此文緬懷他的事跡,激勵我們更加努力地把學校的黨史校史工作做好。
敬賀清華大學校史編輯委員會成立60周年!
(作者曾任清華大學黨委辦公室主任,1986-1992年任校史研究室主任)
(清華新聞網(wǎng)4月19日電)
編輯:李華山
審核: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