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清華研讀間 2019-10-27
編者按:
「知乎」上做「大V」,,收獲粉絲7萬+;科研上做先鋒,,入選2018年中國區(qū)「35歲以下科技創(chuàng)新35人」之列,;國慶群眾游行隊伍里做大隊長,帶著自己的課題組在長安街上開組會……這些都是發(fā)生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劉導」劉知遠身上的真實故事,。
「知乎大V」的日常
「先有熱情,,再談訓練」是劉知遠最近很喜歡的一句話。10月18日,,他在「知乎」回答了提問,,表示「要做到自律,也許關(guān)鍵是找到那個能讓你充滿熱情,、主動堅持的目標(Sorry...又灌雞湯了)」,。
迄今為止,劉知遠已經(jīng)在「知乎」回答了近600個問題,獲贊7萬多次,,內(nèi)容涉及學術(shù),、生活、時事等多個領(lǐng)域,。由于在「知乎」等社交平臺上十分活躍,,很多學生是通過網(wǎng)絡了解并聯(lián)系到他的。

劉知遠的知乎主頁
對劉知遠來說,,玩「知乎」一方面是放松心情,,「越是忙的時候越要到知乎上尋求一種安慰」,另一方面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得到幫助,。
「做老師嘛,,我的實驗室人再多每年也就幾個,,知識經(jīng)驗傳播比較有限,。」有關(guān)如何查文獻,、了解最新進展,、如何寫論文等問題,劉知遠更希望在一個公開的領(lǐng)域發(fā)聲,,讓大家都受益,。
自然語言處理的探索先鋒
在「清華大學神經(jīng)與認知計算研究中心」的實驗室,同學們的工位集中在一小片區(qū)域,。劉知遠指了指另一側(cè)的貼著福字的隔間,,「那是我的辦公室,跟學生們空氣是連通的,。離得近,,他們都特別老實,哈哈,?!?/p>

劉知遠的實驗室
晚上八點多了,大家剛開完組會,,實驗室的人挺齊的,。因為最近要到ACL會議(計算機領(lǐng)域世界最高級別會議)的截稿日期了,大家都非常忙碌,,亮著的電腦屏幕上是數(shù)不清多少行的代碼,。
2019年1月,由DeepTech深科技與《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共同評選出2018年中國區(qū)「35歲以下科技創(chuàng)新35人」,,劉知遠名列其中,,獲獎類別為:「先鋒者」(Pioneers)。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用「知識指導的自然語言處理」來概括劉知遠取得的成果,他本人則用「語言」「知識」「學習」三個關(guān)鍵詞作了總結(jié),。
「『語言』和『知識』呼喚『學習』,。語言是人類智能最集中的體現(xiàn),使人區(qū)別于其他動物,。」劉知遠的研究領(lǐng)域是自然語言處理,,「如何用知識去驅(qū)動計算機的相關(guān)算法,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自然語言的理解和生成,,讓計算機在指令工作的模式之外,,真正與人進行深層次的交流」是他一直在做的事情。
自然語言處理在搜索引擎方面有很多應用,,這是它能造福社會的一方面,。但同時,當武器與人工智能結(jié)合,,有了精準定點功能的時候,,殺傷力會成倍增大。
而當人工智能與媒體結(jié)合,,其效果更是肉眼可見的,,「比方說美國大選,AI公司會在競選前投放不同廣告,,讓反方選民誤以為自己的支持者穩(wěn)了,,以此削弱他們的戰(zhàn)斗力」。劉知遠說,,因此我們更要做好這個研究,,「不是說我們要用這樣的方法,而是當類似行為出現(xiàn)時,,我們要做到能監(jiān)測」,。這學期,劉知遠給新聞學院的同學開了一門課,,教學生們Python語言,。

劉知遠在計算機類2019級本科生開學典禮上(右二)
相較于目前熱門的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方向規(guī)模并不算大,。劉知遠的實驗室有兩位國防生,,他們是在可以自選課題組的情況下選擇加入他的課題組的,劉知遠很開心:「太榮幸了,!」同時,,他也告訴學生,「希望大家選擇這個實驗室是深思熟慮的決定,,這樣才可以發(fā)揮自己的最大潛力」,。
有趣的是,最近,劉知遠帶著課題組的同學們?nèi)ダッ鲄⒓恿酥袊嬎阏Z言學大會(CCL 2019),,其間發(fā)生的對話令劉知遠的學生印象深刻:
「你是清華的嘛,?」
「對的?!?/p>
「你是劉知遠老師團隊的嗎,?」
「對啊?!?/p>
「哇,!好厲害!」
……
類似的對話發(fā)生了許多遍后,,他的學生不禁感嘆:組強我渣……
「還是劉導帶得好,!」
「我選擇在學校做研究,就是希望可以在學校培養(yǎng)出這個領(lǐng)域的高水平人才,?!?/strong>劉知遠認為,生命是有限的,,但如果培養(yǎng)出10個,、20個能成為這個方面的領(lǐng)軍人才,,那將對社會有更大的發(fā)展價值,。
平日,看到好的論文,,劉知遠就分享到群里一起討論,,對學生的idea,「老師會從high level的角度給我們啟發(fā),,讓我們不限于修修補補,,而是做有意義有影響力的工作」——雖然有時也免不了因為一些事情批評學生。
劉知遠介紹說,,他們實驗室是不用打卡的,,氣氛很自由,大家每天都會來,。聽到這里,,學生笑而不語,劉知遠開玩笑:「嗯,?需要我回避嗎,?」
劉知遠的課題組有研究生帶本科生的「學徒制」傳統(tǒng),因為進入研究領(lǐng)域的門檻較高,,單靠自己摸索很容易有疏漏,。并且,這樣的形式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鍛煉他們的組織能力,,這對以后的發(fā)展都很重要,。「我們組感情都很好,也越來越壯大了,。都是劉導帶得好,!」
同學們稱呼他為「劉導」,實際上并不是「導師」,、「博導」的意思,,而是「輔導員」。劉知遠從本科起在清華讀書時就開始參與學院的行政管理事務,。在研究生階段他做了輔導員,,于是有了「劉導」的稱呼。后來他留校任教,,學生工作始終沒有放下,,「劉導」這個簡稱也就一直伴隨著他。

劉知遠課題組在實驗室
「之前我們組的團建做得很好,,說去哪玩說走就走,,因為都是單身。現(xiàn)在行情發(fā)生了變化,,都跟女朋友玩去了,。」課題組一名男生興致勃勃地說,,前幾日課題組去昆明開會,,這一行程演化成了團建,還給組里唯一一名女生過了生日,。
劉知遠拍了拍這名學生的肩:「他呀,,才大四,但天天話最多,,跟個學長似的,,領(lǐng)導力超強?!?/p>
「不不不,,還是劉導帶得好!」
10月1日,,3514名清華師生組成「偉大復興」方陣走過天安門,。負責「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標語的,就是劉知遠所在的第18方陣標語車中隊,。中隊37名隊員有著推動標語車的光榮,,但不管從哪個角度,,照片都拍不到他們的臉。有一名隊員在朋友圈中這樣調(diào)侃自己:「我在『中』和『國』之間」,。

群眾游行隊伍中的標語車
今年6月,,清華大學參與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群眾游行的「專項項目一」(當時任務處于保密狀態(tài))開始招募,劉知遠帶頭報名參加,。很快,,劉知遠和他的14名學生一起參加了此次國慶群眾游行。「我知道他們都挺辛苦的,,都在為了訓練默默付出,。」
有的學生本身有小學期,、大作業(yè)的壓力,,白天忙訓練晚上補作業(yè);有的學生要做輔導員管新生軍訓,,還要熬夜改文章,,專項訓練依然堅持不缺勤;還有一名學生放棄了總獎金達數(shù)萬元的比賽來參加訓練,,盡管他之前不止一次拿過冠軍……
后來,,劉知遠和他學生的故事還被北京日報作為「課題組齊上陣」的典型進行了報道。「其實我也沒怎么動員過他們」,,劉知遠老師拍了拍坐他旁邊的男生,,「我記得(當時)我就拍了拍他的肩,問他去嗎,,他就說去了,。對吧,?」
劉知遠非常珍惜參與國慶閱兵的這段體驗,。在「知乎」上「參加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大閱兵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的回答中,,從開始招募,、到訓練過程、到走過天安門的心情,,劉知遠都留下了自己的答案,。「這么好的回憶,我不想忘記每個細節(jié),?!?/strong>
由于人數(shù)龐大、場地調(diào)度復雜,,每次外出訓練都要等待兩個小時以上,,并且「紙也不讓帶,,手機也不讓帶,除了睡覺和聊天,,沒有別的事干」,。

標語車中隊的同學在演練間隙休息
等待的時間卻也是劉知遠課題組腦洞大開的時間——他們時常席地而坐,圍成圈,,拿著餐包,,你一句我一句。談全球變暖,,談人生理想,,玩游戲,還「開組會」,。
在他們的記憶里,,那原本是一個語言游戲。游戲進行到一半,,有位同學突然提出,,這個游戲和他們的研究有關(guān),應該訓練機器去做這個游戲,,讓機器自己去學習,。「我們就當場坐下來,在長安街上開了一個組會,?!?/strong>他們根據(jù)當時的創(chuàng)意確定了課題,現(xiàn)在這個課題已經(jīng)在著手進行中,。
對這段特別的經(jīng)歷,,課題組至今還津津樂道:當時發(fā)現(xiàn)游戲可以繼續(xù)推敲的同學,前段時間還因為論文發(fā)表受挫而深受打擊,,這次「在長安街的大地上(他)終于涅槃重生了」,。

某次凌晨外出演練后課題組合影(二排左四為劉知遠)
在此之前,劉知遠也先后接受過很多采訪,,每次都引發(fā)他新的思考,。「不在其中不流淚,?!箘⒅h說,無論愛國還是其他任何有意義的事情,,只有真正參與進去才有更深刻的體驗,。「70周年大慶,,能跟同學們一起走在長安街,,在天安門前與全國人民一起分享這份快樂和自豪,,我相信這是終生難忘的經(jīng)歷?!?/p>
如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shù)在人類生活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計算機科學工作者正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劉知遠說,,在未來遇到的各種艱難險阻中,「我們都要像方陣行進和標語車推行那樣齊心協(xié)力,,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前行」,。
「當國歌響起,所有同學都自覺起立,。他們,,就是國家的未來?!?/strong>
文字 | 柚子茶 彩虹金剛
編輯 | 隱朝
責編 | 飛天小女警 章魚哥
供稿:研工部
編輯:李華山
審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