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季學期,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沈濤的“公司金融”課程參與到了清華大學全球融合式課堂項目(Global Hybrid Classroom)當中。結合線上線下融合式教學,沈濤在更大的平臺上、面對更多的國內外學生,將獨具特色的中國金融故事講給全世界。

“公司金融”課程全球融合式課堂教學畫面
金融故事中的中國特色
“公司金融”是經濟與金融專業(yè)本科生的一門重要的導論課,課程對“金融”進行了全面概覽式的描述。沈濤表示,自2014年起,這一課程就是同時面向本地學生和留學生的雙語課程,而全球融合式課堂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談到加入全球融合式課堂的初衷,沈濤表示,“目前金融學的主流教科書都是美國出版的,內容大多以美國金融市場為范式,而中國出版的很多中文教材也都是直接翻譯過來的,但是中國的金融體系是獨具特色的。”沈濤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把中國特色的金融故事介紹給全球的學生。同時,他也談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美國學術界對宏觀金融越來越重視,而這方面是中國金融研究的傳統(tǒng)和特色,其中的發(fā)展趨勢和原因是非常值得探討的。”
沈濤表示,“公司金融”不僅闡述了學術性的金融理論,更重要的是,它描述了現(xiàn)實中的金融市場。通用理論和特色實踐相結合才構成了完整的金融世界。他希望學生們通過學習課程,能夠對金融世界有一個更加系統(tǒng)而全面的認知和感受,同時也希望打破人們固有的認知,讓大家看到除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金融范式之外,還有獨具特色的中國金融。
融合式課堂中的全新探索
“班級中有校內本科生、留學生、國際進修生和全球融合式課堂學生四類不同的學生,他們的文化背景和課程基礎都有很大的差異。”沈濤認為,為了滿足各類學生的需求,讓他們都能有所收獲,在融合式課堂上需要進行全新的探索。

“公司金融”課程全球融合式課堂線上互動畫面
沈濤首先關注到了互動交流方式的設計。他表示,“不同類別的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方式和互動模式存在明顯的差別,留學生整體上更加活躍。”在融合式課堂上,線上和線下的進度往往存在時延。“為了在不影響課程整體進程的情況下,照顧到線上學生多樣化的溝通需求,我一般會讓線上的同學將問題發(fā)送到聊天室當中,我從中挑選有代表性的問題在課上進行討論,而其他個性化的問題則在課后再具體溝通答疑,這樣既不會占用大量的課上時間,也能及時交流反饋。”
沈濤表示,“雨課堂的彈幕功能也在課堂交流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對于簡短的反饋,同學們可以直接通過雨課堂平臺以彈幕的形式發(fā)送,這樣能讓我及時了解到大家的問題。”此外,沈濤還談到了授課內容方面的設計。他認為,不同文化背景和課程基礎的學生對課程的難度需求是不同的,在眾口難調的情況下,將課程內容和難度進行相應的調整也是非常必要的。融合式課堂不僅是授課形式的融合,也是多類課程資源的整合利用,更是課程內容的融合與兼顧。
“全球融合式課堂讓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共同學習、交流互動,從長遠來看,對于校內學生的國際化和國外學生的本土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開闊了校內學生的國際視野,更將中國的聲音傳播出去。”沈濤認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借助融合式課堂,不僅可以將中國特色介紹給世界,讓大家感受到中國特色對于建立中國金融市場的重要性,還能在本土與國際的交流中,產生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清華新聞網6月28日電)
供稿:教務處
編輯:覃霞 蕭零
審核:呂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