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wǎng)9月14日電(記者 田姬熔) 9月14日,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清晨第一縷陽光的照耀下緩緩升起,在升旗儀式上,看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25歲的孫姝妍心情格外激動:“真的很感動,是一種我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感動”。這是她從武漢支援抗疫前線回來后,第一次莊嚴肅穆地參加升旗儀式,在國旗下的詩朗誦中,她眼里閃著熠熠光芒。

清華長庚醫(yī)院醫(yī)護代表參加升旗儀式
1月27日至3月31日,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清華長庚醫(yī)院的11名醫(yī)護加入到北京市屬醫(yī)療隊馳援武漢,95年的孫姝妍是其中年齡最小的一位成員。在武漢支援期間,作為危重癥病房的護士,孫姝妍需要照顧患者的一切生活起居,包括幫助老年患者翻身、喂飯等,“這個過程也讓我跟患者有了一些在北京從未經(jīng)歷過的心理上的交流,相互信任、相互鼓勵。”
在武漢的65天中,孫姝妍坦言有過面對未知“敵人”的恐懼與擔心,但更多的是面對堅強的患者、面對生命強大韌性的感動:“當他們對我說謝謝、開心地沖我笑的時候,那一瞬間我沒有辦法放棄,我內(nèi)心唯一的想法就是要一直堅持下去。”
如今回想起來,武漢的經(jīng)歷仿佛一劑強心針,帶給了孫姝妍更多力量感,給了她無所畏懼、從容地面對一切的信心。“好像以后再遇到什么,我都不會再害怕了,”她笑著說。

孫姝妍在國旗下進行詩朗誦

孫姝妍安慰照顧病患

孫姝妍在鏡頭前做出勝利的手勢
身處抗疫一線,孫姝妍更真切地感到了在舉國之力的幫助下,一條條鮮活的生命被挽回,一個個支離破碎的家庭得以圓滿,一座彌漫著悲痛的城市重回希望。“國家集中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財力到武漢,支撐著所有患者的治療、飲食與護理,如果沒有這樣的支持,很多患者可能真的無法撐到他們接受治療的那一天,”孫姝妍說。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她在疫情前線火線入黨。“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嘆黨的偉大和祖國的強大,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

清華長庚醫(yī)院醫(yī)護代表參加升旗儀式
此外,還有6名清華長庚醫(yī)院醫(yī)護人員一同懷著激動的心情參加了升旗儀式。她們在疫情時期有的曾負責核酸篩查,有的曾支援北京新冠病毒定點治療醫(yī)院,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鮮紅的國旗,雄壯的國歌和嘹亮的歌聲喚起了她們的拳拳初心,也讓她們對肩上的重擔有了更深的體會。
張守秀說:“九年前在醫(yī)學院國旗下鄭重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如今在國旗下,終于可以說,我們不負重托。身為中華人,心在紅旗下,祖國萬歲。”
李鳳月說:“感覺自己的靈魂得到了升華,希望能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自強不息戰(zhàn)疫情,行勝于言清華人。”
謝娟娟說:“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雄壯的國歌在耳畔回蕩,心中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油然而生,作為一名護士我很渺小,但當所有醫(yī)護人員與大眾齊心協(xié)力,必將堅不可摧!它可以戰(zhàn)勝病魔!戰(zhàn)勝疫情!戰(zhàn)勝一切!”
谷蕾說:“非常慶幸自己出生在中國,非常慶幸自己是中國公民,更加堅定了自己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的決心,希望中國會更好。”
許秀繪說:“當我看到國旗冉冉升起時,我會想到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付出及他們可歌可泣的故事,我會為生在這個幸福的時代而高興。”
宋承霞說:“隨著國歌奏響,國旗冉冉升起,我的眼角微微濕潤了,因為無數(shù)像鐘南山、李蘭娟院士還有無數(shù)無名的英雄們無怨無悔堅守在抗疫一線,我們才能像現(xiàn)在這樣如期迎來開學季,除了感動,我還感受肩上的那份責任與擔當。身為一名醫(yī)護工作者,我很感恩在疫情來臨時能夠有能力為祖國及人民做些什么,最后我想說:清華長庚人時刻準備著,召必至,戰(zhàn)必勝!”

升旗儀式后與校領導合影
編輯:李華山
審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