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子璇
5月27日,對于信息化技術中心核心機房運行室的張志明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天,他和同事在觀疇園打包了兩份十六寸的披薩,慶祝他們的住校“滿月日”。
堅守核心機房“戰(zhàn)場”

核心機房運行室部分人員工作中
時間回溯到一個多月前,北京本輪疫情正處于早期階段。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學校信息化基礎設施安全穩(wěn)定運行,信息化技術中心、網(wǎng)絡研究院領導班子提前部署,修訂了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應急預案。
4月26日,核心機房運維團隊調配了一半運維人員進駐學校開始了封閉保障工作。張志明作為最早一批入校封閉保障的人員,堅定地說:“核心機房是我們學校信息化的‘心臟’,我早一點入校,這個‘心臟’就能多一分保障。”
5月5日,核心機房運維人員全部到崗并進入了封控管理階段。為了將疫情的潛在風險降到最低,核心機房運維團隊按照中心的部署分為互不交叉的AB組工作,同時繼續(xù)執(zhí)行7*24h雙人雙崗工作制。測試報警、校對參數(shù)、更換備件、查看設備運行狀態(tài)……核心機房運維團隊以更加精細規(guī)范的運維態(tài)度,守護著學校信息化的“心臟”。
之所以將核心機房比作學校信息化系統(tǒng)工程建設和運行的“心臟”,是因為核心機房承載了校園網(wǎng)關鍵設備和學校信息系統(tǒng)設備。“核心機房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是學校信息化各項業(yè)務得以開展的基礎。”信息化技術中心黨委書記王繼龍說。
用腳丈量核心機房

運維人員正在測量關鍵設備運行溫度
核心機房位于李兆基科技大樓東側,占地6000平方米,目前共有4322臺套設備,每一次巡檢都是不小的工作量。正是核心機房運維團隊全年不間斷地對電氣系統(tǒng)、空調系統(tǒng)、消防系統(tǒng)、動環(huán)監(jiān)控等各系統(tǒng)的安全專項檢查,很多危險的苗頭在警報響起之前就可以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
當被問到現(xiàn)在可以通過動環(huán)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控機房每一處,我們?yōu)槭裁催€要人力去一遍遍巡檢時,核心機房運行室主任李輝介紹說,“很多警報其實是受到了其他條件影響而次生的,通過肉眼能幫助我們準確發(fā)現(xiàn)問題關鍵點,很多危險情況動環(huán)系統(tǒng)還沒檢測出來,我們就已經(jīng)快速反應、及時解決了,比如說現(xiàn)在的天氣,晝夜溫差大,單一通過設備傳感器報警并不夠,我們可以通過巡檢時的體感溫度及時調整空調等設備運行參數(shù),避免局部熱點的產(chǎn)生。”
7*24小時、6000平方米、4322臺套設備、每天巡檢八次、平均每次用時80分鐘,這些可量化的數(shù)據(jù),組成了核心機房運維團隊每個人不可量化的生活。
“現(xiàn)在封控期間,我們每天都巡檢八次,平均每三小時巡檢一次,一次巡檢大概用時80分鐘,所以值班的一大半時間其實都是在檢查設備,兩萬多的微信步數(shù)是我的日常。”核心機房運行室運維人員周大平說,“保持健康的體魄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在核心機房運維人員進入校內封閉保障40天里,運維團隊完成了機房巡檢320次,完成月度維護兩次,季度維護一次,處理各類報警553次,成功應對大規(guī)模計劃停電一次,有力保障了核心機房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

運維人員在查看設備運行參數(shù)
用心維護穩(wěn)定運行
隨時待命、隨時補位、隨時應對突發(fā)事件……早已成為運維團隊工作的一部分。住校封閉后,考慮到廠商入校困難,核心機房運行室調整了精密空調等關鍵設備的運行模式。同時,為保障機房整體運行環(huán)境,核心機房運行室堅持每日對機房公共設備消毒,并在每個機房入口配備了一次性手套及消毒液。
做“幕后戰(zhàn)士”,是信息化技術中心劉欣老師一直向團隊灌輸?shù)母拍睿拔覀儾荒艹鲆稽c問題,我們出的任何問題,都會給學校工作帶來嚴重影響,大家最好不知道我們的存在,一旦知道可能就是機房設備出問題了。”“零事故”這根弦始終在她腦海緊繃著。
“保障學校信息化安全是我們的職責。”這是核心機房運維團隊對于堅守使命共同的答案。當校園信息化領域都正常運轉時,這支“幕后團隊”便獲得了最大的喝彩。
(清華新聞網(wǎng)6月13日電)
編輯:覃霞
審核:呂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