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古典音樂普及人劉岠渭作客圖書館 導賞經(jīng)典歌劇《茶花女》
清華新聞網(wǎng)10月28日電 10月24日晚,臺灣藝術大學教授、“財團法人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音樂總監(jiān)劉岠渭先生作客清華大學圖書館,為清華師生帶來“新樂賞主義”講座,并引導愛樂朋友們欣賞威爾第(Giuseppe Verdi)經(jīng)典歌劇《茶花女》。

圖為講座現(xiàn)場。周媛莎 攝
講座伊始,劉岠渭向大家介紹了威爾第生平及其主要作品。今年是意大利作曲家、歌劇家威爾第誕辰200年的紀念,在威爾第創(chuàng)作高峰階段他寫就了《弄臣》、《游吟詩人》、《茶花女》等七部歌劇,奠定了歌劇大師的地位。隨后,劉岠渭指出,歌劇是一種綜合的藝術形式,既有音樂、文學,又有舞蹈和美術等,但在歌劇中音樂是首要的,故事是為了表達音樂,大家在欣賞歌劇時應更關注音樂本身。
《茶花女》故事來自法國作家小仲馬(Alexandre Dumas)的戲劇,是威爾第創(chuàng)作中期最杰出的作品,也是全世界最受歡迎、上演最多的歌劇之一。劉岠渭透過歌劇《茶花女》,帶大家認識歌劇中的“序曲”、“詠嘆調”、“芭蕾”及“合唱”等重要元素。從“序曲”開始,劉岠渭在白板上寫下了一串串密碼般的數(shù)字,這就是他特別的音樂解析方式,幫助大家理清音樂的結構和句式,理解作曲家所要表達的信息。歌劇《茶花女》中優(yōu)美的詠嘆調俯首皆是,劉岠渭先后為大家導賞了《飲酒歌》、《幸福的日子》、《在普羅旺斯》等著名唱段。如果說歌劇《茶花女》是歌劇史上的皇冠之一,那其中“愛的主題”旋律就是這皇冠上最燦爛的寶石。
作為古典音樂普及的倡導者,劉岠渭一直致力于音樂欣賞者的培養(yǎng),30余年共舉辦了3000多場講座,引領許多對音樂沒有任何基礎的人進入古典音樂的世界。這是劉岠渭第三次訪問清華帶來音樂導賞講座,2012年秋天和2013年春天他曾在圖書館報告廳分享了柴可夫斯基和肖邦的音樂。
講座開始前,劉岠渭還向圖書館贈送了現(xiàn)場講座視頻集,圖書館副館邵敏長代表圖書館接受捐贈,并回贈紀念品。
劉岠渭簡介:
劉岠渭,1947年生于臺灣省臺中市,畢業(yè)于臺灣藝術大學。1983年獲奧地利維也納大學音樂博士學位。曾任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主任、音樂研究所所長。現(xiàn)任“財團法人樂賞音樂教育基金會”音樂總監(jiān),全心投入音樂推廣工作。
供稿:圖書館 編輯:冰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