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系黨員參加日本“再生的大地”合唱團北京公演
清華新聞網(wǎng)9月8日電(通訊員 顏磊)9月1日晚,在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到來前夕,受主辦方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邀請,化學系研究生142黨支部的12名黨員參加了日本民間和平反戰(zhàn)團體——“再生的大地”合唱團在北京舉行的首次公演。

參與活動的黨員。
“再生的大地”合唱團為演唱組曲《再生大地》而專門成立,團員包括學者、教師、護士、家庭主婦等,均為撫順戰(zhàn)犯的后人。1945年日本投降后,969名戰(zhàn)犯被送往中國撫順戰(zhàn)犯管理所。這些戰(zhàn)犯在中國政府的人道主義政策下,進行了深刻反省,回國后成立了“中國歸還者聯(lián)絡(luò)會”,他們的后人又成立了“撫順奇跡繼承會”。日本著名詞作家大門高子以這段歷史為素材,創(chuàng)作了“再生的大地”組曲,隨后由作曲家安藤由布樹譜曲。

“再生的大地”合唱團團長姬田光義。
演出現(xiàn)場,合唱團團長姬田光義先生首先發(fā)言,他用中文向觀眾致敬,他表示合唱團在這樣特殊的時刻訪問北京,是為了向中國民眾傳達來自日本民間的善意。
在日本作曲家安藤由布樹指揮下,合唱團先后為觀眾演唱了“序曲”、“偽滿洲國”、“平頂山事件”、“從西伯利亞來”、“走向覺醒”、“學習”、“認罪”、“再生的贊歌”、“寬大的判決”、“只要活著”、“尾聲”、“撫順的牽牛花”等曲目。組曲的開頭是低沉悲壯的,訴說著那段黑暗的歷史給中日人民帶來的傷痛。戰(zhàn)犯經(jīng)過改造和感化后認罪的段落則感人肺腑。末尾曲風變得活潑輕快起來,傳遞出和平與友誼。雖然有語言的隔閡,但觀眾們依然被他們聲情并茂的演唱感染。演唱中不止一次地有演員擦拭眼角,他們并不僅僅在表演,更是真心誠意的懺悔和感恩。演唱結(jié)束,觀眾們報以熱烈的的掌聲。

演出現(xiàn)場。
為了體現(xiàn)中日友誼,主辦方還特意邀請了著名歌唱家蔣大為、李玲玉和中國廣播之友合唱團助演,為觀眾帶來了“敢問路在何方”、“茉莉花”、“怒吼吧黃河”等名曲。

中日合唱團合作演出。
演出最后,“再生的大地”合唱團再次被請回舞臺,與廣播之友合唱團共同演唱“大海啊故鄉(xiāng)”和“四季歌”,中日歌唱者的歌聲交融在一起,象征著中日人民的友誼綿綿不絕。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在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化學系142黨支部黨員同志通過黨組織生活,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戰(zhàn)爭的罪惡,和平生活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供稿:化學系 編輯: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