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焊接能手 清華“充電”
來源:北京青年報 2013-6-3 于靜
昨天上午10點,隨著清華大學機械系教授潘際鑾院士的《激光焊接技術》課程開講,清華大學——首鋼總公司焊接高技能人才培訓班正式開班。未來3個月里,20多名一線實操經(jīng)驗豐富的首鋼焊接技師,將向10余位清華大學相關領域的教師組成的團隊“討教”焊接理論和創(chuàng)新發(fā)明知識。
昨天,清華大學——首鋼總公司焊接高技能人才培訓班舉行開班儀式。該培訓班為期3個月,共192學時,首批20余位學員都是首鋼工作表現(xiàn)突出的焊接技師和高級技師,最年輕的學員只有24歲。
學員齊建告訴記者,自己從技校畢業(yè)后直接進入首鋼工作,一干就是15年,卻一直沒有回到學校“充電”的機會,漸漸感覺到自己的理論知識不足。他說:“平時只知道活該怎么干,可有時卻不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干,比如遇到焊接缺陷,不知該怎么處理問題,上這個班就是達到‘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記者在學員手冊上看到,培訓課程設計為每周兩天,課程形式全部為上午學習理論,下午研討或?qū)嶒灐m椖繉焼坞H國表示,該培訓班為一線經(jīng)驗豐富的焊接技工“量身定做”,保證了課程具備足夠的交流互動與實踐機會,體現(xiàn)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還特別設置了專利方面的基礎知識的講授,引導學員在實際工作中關注創(chuàng)新和發(fā)明。
在師資配備方面,除潘際鑾院士領銜課程首講,還有來自清華大學基礎工業(yè)訓練中心和機械系的13位教師組成的教師團隊,都是所講授的課程內(nèi)容領域的“行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和科研實踐經(jīng)驗。
新聞背景
黨的十八大上提建議 焊工代表圓夢學習班
此次培訓班能夠舉辦,源自去年黨的十八大北京團的小組討論上首鋼總公司技術研究院焊工劉宏代表的一次發(fā)言。
當時,劉宏提出了職業(yè)工人繼續(xù)教育遇阻的難題,自己也曾因為學歷不夠吃過培訓班的“閉門羹”。同為十八大代表的清華大學書記胡和平當場表態(tài),“劉代表的例子反映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育理念問題,技能人才繼續(xù)教育問題則是機制體制問題。你本人和團隊的問題,我們清華大學可以來解決。”
經(jīng)過近一年的籌備,培訓班開班,劉宏也成為培訓班首批學員中的一員。從事了24年焊接工作的她,一直以來期待的高級技工的繼續(xù)教育學習班,終于在自己的建議下辦了起來。她告訴記者,自己看過課程安排后,最大的體會就是“理論和實際結合得特別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