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出席國際科學大師論壇 稱不敢自比先賢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2013-5-25 王超
楊振寧的研究風格與海森伯和狄拉克兩位物理學家里誰更相近?25日下午,在貴陽舉辦的國際科學大師論壇上,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面對中學生的這一問,稱不敢自比先賢,但個人更欣賞狄拉克。
楊振寧當日下午作學術報告后,回答聽眾中的高中學生現(xiàn)場提問時作出上述表示。出席當日論壇并作學術報告的,有楊振寧等四位諾貝爾獎得主及一位巴爾扎恩獎得主。
記者在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在這些科學大師中,楊振寧成為全場焦點。在題為《美與物理學》的報告中,楊振寧用中國古典詩文闡述世界著名物理學成果中所蘊含的美,稱物理學的發(fā)展為“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將方程式比作“造物者的詩篇”。
兩名貴陽市的高中學生分別向楊振寧現(xiàn)場提問,詢問楊振寧在學習中應如何培養(yǎng)并保持創(chuàng)新與質疑精神,以及楊振寧的研究風格與海森伯和狄拉克兩位物理學家里誰更相近。提問引得現(xiàn)場掌聲陣陣。
楊振寧回應說,在學習和研究中遇到困苦時需要有兩種精神,一種是不放棄的執(zhí)著,另一種是當研究到死路時,要及時更換方向。談到自身研究風格,他謙虛地表示不敢自比先賢,但個人更欣賞數(shù)學精神更深的狄拉克。
論壇上,諾貝爾化學獎獲得阿達•約納特、阿龍•切哈諾沃,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格奧爾格•貝德諾爾茨,巴爾扎恩獎獲得者雅各布•帕里斯分別作題為《從基礎科學到先進醫(yī)學》、《個性化醫(yī)療的革命》、《高溫超導——一項日漸成熟的技術,而問題在哪?》、《動力系統(tǒng)重要進展綜述》的報告,將前沿科學帶到了普通民眾的身邊。2000年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受邀主持論壇。
國際科學大師論壇,為十五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首次設置的活動。本屆年會邀請了眾多國外知名專家及180多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到貴州開展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