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馬英九文教基金會邀請,從11月27日起,由清華大學、中山大學等7所大陸高校共40名師生組成的大陸高校師生參訪團,前往臺灣地區(qū)開展為期9天8夜的訪問交流活動。這是繼去年7月之后,大陸高校師生再度受邀前往臺灣參訪。訪問團受到島內民眾歡迎,也在島內輿論場引起了一波熱潮。
多家島內媒體表達了對大陸師生來訪的歡迎與期待。臺灣《中國時報》以“小交流帶動大交流”形容此行,稱任何阻撓兩岸交流的行為,都會暴露“臺獨”勢力認為兩岸“交流越少越好”的惡意。臺媒稱,臺灣當局應充分尊重大陸師生團隊,讓兩岸交流形成善意循環(huán)。
臺灣《聯合報》的相關報道指出,青年交流的價值不僅在于增進彼此的了解,更在于創(chuàng)造雙方共同的情感基礎。通過青年交流建立的友誼與理解,也是促進和平的基礎。
作為行程中的重頭戲,訪問團預計于12月1日前往臺中洲際棒球場的“棒球體驗營”。馬龍、楊倩兩位奧運冠軍成為關注焦點。臺灣《旺報》稱,乒乓球與棒球這兩顆小白球會激蕩出怎樣的火花,值得期待。《聯合報》認為,體育層面的互動可以打通兩岸青年有關人性、夢想與努力的認知,帶來鼓舞人心的故事。
馬英九文教基金會執(zhí)行長蕭旭岑多次表達對此次交流活動的期待。他強調,大陸師生訪臺,意義重大,馬英九先生希望大陸師生的兩度參訪是好的開始,未來要有更多大陸訪問團前往臺灣,促進兩岸民間交流,通過更多的接觸與認識緩和兩岸關系,避免兩岸走向沖突。
針對民進黨當局和“泛綠”陣營對這次活動的抹黑攻擊,蕭旭岑批評說,類似論調污蔑了兩岸交流的意義,是“臺灣之恥”。國民黨民意代表陳玉珍認為,兩岸關系的改善不止于形式上的交往,還需要實質性的對話與合作,只有這樣,才能為兩岸和平創(chuàng)造更大可能性。
9天8夜的行程中,大陸師生參訪團計劃參觀臺北101大廈、日月潭等地點,并造訪多所高校,與臺灣青年學生進行音樂、體育等領域的交流互動。訪問團11月29日訪問臺灣文化大學期間,馬龍還與青年學生切磋乒乓球技,讓不少粉絲“非常興奮”。
編輯:李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