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wǎng)5月29日電(學生通訊員 王曉宇)第四十三期“鄴架軒讀書沙龍”近日在清華大學鄴架軒閱讀體驗書店及學堂在線直播平臺同步舉行。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趙曉力與人文學院助理研究員高瑾圍繞《要命的地方:家庭、生育與法律》一書展開對話。活動由清華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zhì)教育基地副主任、寫作與溝通教學中心教師鄧耿主持。

趙曉力(左)與高瑾(右)對談
趙曉力認為,在中國歷史上,文學實際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法律的角色,具備一定的文本解讀能力和跨時代的文化知識儲備對法律文學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要命的地方》一書由新雅書院《法律與文學》課程講義編纂而來,并根據(jù)實際教學效果在“國家”與“家庭”兩個層面對文本進行了精心選材。高瑾表示,本書特點鮮明,不僅突破了西方學界將法律與文學二元對立的局限性,還將兩者置于社會語境中精彩解讀。本書對法律在當下中國社會情境運用中所產(chǎn)生的問題進行剖析與反思,增強了閱讀的愉悅感與現(xiàn)實意義,促使讀者深入思考當下中國社會情境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兩位嘉賓還針對書中部分文本的實際教學效果和自身教學體會進行交流討論。
活動現(xiàn)場氣氛活躍,到場師生就本書的選文傾向、法律文學的寫作范式等話題與嘉賓展開交流與探討。
嘉賓介紹:
趙曉力,清華大學法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導。研究領(lǐng)域為法理學、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哲學、法律與文學、法律社會學等。
高瑾,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十九世紀英國文學、文學理論與視覺文化研究。
主題書簡介:
《要命的地方:家庭、生育與法律》是趙曉力的新作。該書通過對《秋菊打官司》《祝福》《竇娥冤》《魯賓遜漂流記》《局外人》等八篇經(jīng)典敘事文本的精讀與推究,探析八個“要命的地方”,嘗試在一些根本性的人類生存處境中呈現(xiàn)法律問題,帶領(lǐng)讀者整體性地理解家庭、生育和與之相伴的法律問題的復雜、持久,深描并重現(xiàn)了人所處的具體文化世界和意義世界。
供稿: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zhì)教育基地
編輯:陳曉艷
審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