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不渝 紅心向黨
——深切緬懷清華最年長的“年輕”黨員白穎仁老人
2013年2月18日,,在清華大學校醫(yī)院殯儀館,清華師生送走了享年99歲,清華大學最年長的“年輕”黨員,,97歲高齡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藝術教育中心離休職工白穎仁,。校黨委書記胡和平、黨委副書記鄧衛(wèi)送了花圈并親自到現場為白穎仁老人送行,。學校黨委組織部,、黨委宣傳部、機關黨委,、藝術教育中心,、黨委離退休工作處、人文學院等單位送了花圈,。

圖為胡和平等與白穎仁家屬交流,。供圖:藝教中心
送走老人后,家屬代表來到藝術教育中心,,為老人繳納最后一筆黨費——老人最后一個月的工資4300元,。家屬說,老人走得匆忙,,并沒有留下遺囑,,但老人生前一直說,自己入黨時間太短,,為黨做的貢獻太少,,家屬領會老人的意愿,商量后決定為老人繳納最后一筆黨費,。這最后一筆黨費,,凝聚著白穎仁老人對黨的執(zhí)著追求與無限忠誠。

圖為白穎仁家屬為老人繳納最后一筆黨費,。記者 智 斐 攝
白穎仁1914年1月28日年生于北京通縣,,生前是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的職員。她1946年進入清華大學工作,,1950年到音樂室工作,,1980年離休。2007年12月,,懷著對黨的真摯感情與執(zhí)著追求,,老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經過兩年多的考察,,2010年9月,,老人以97歲高齡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清華大學最年長的新黨員,,實現了自己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夙愿,。清華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陳旭,,還有黨委組織部、離退休工作部,、人文學院等單位領導參加了藝術教育中心黨支部白穎仁的發(fā)展會,。
從申請入黨到入黨后的短短幾年時間里,白穎仁最常說的話,,就是自己年事已高,,為黨做的貢獻太少,她希望在自己有生的,,以分秒計算的生命歷程中能盡己所能,,多做貢獻。她熱愛書法,,1992年在美國休斯敦舉辦個人書法展,2006年在清華大學舉辦個人書法展,,贏得業(yè)內人士一致好評,,并多次獲得市區(qū)書法獎項。白老師不僅在書法藝術上追求完美,,而且在教授書法方面,,悉心細致,毫無保留地將技藝傳授給學生們,。她生前曾在清華大學教職工夜校和海淀走讀大學(現北京城市學院),、清華園老齡大學、校機關,、化工系機關等單位教授書法,,奉獻自己的一份光和熱。入黨轉正會上,,她將自己書寫的書法作品“永遠忠于黨”裱成鏡框贈送給藝術教育中心黨支部,。

圖為白穎仁老人為慶祝十八大勝利召開獻上親手書寫的書法作品。記者 智 斐 攝
白穎仁老人離休后時刻關注國家發(fā)展,,關心時政,,堅持閱讀,每天必看《參考消息》,,每天上網瀏覽信息,,經常與人討論國內外大事。在每次匯報中,,都積極暢談自己對時事的認識,。在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之前,關注黨的十八大的各種信息,。最讓老人期待的是,,黨的十八大高度關注民生問題,,她說,國家繁榮了,,但存在貧富差距,,尤其有些偏遠地區(qū)和我們的生活差距很大,應該遵循科學發(fā)展觀,,盡量地縮小差距,。她還用書法來表達內心的喜悅,傾訴對黨的祝賀和無限熱愛,,雖然身體欠佳,,但還是在病中揮毫書寫了“敬賀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并再三叮囑離退休老干部處的同志一定要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前送到學校黨委,。她說,,黨的十八大是繼往開來的大事,黨的十八大報告是里程碑式的文件,、劃時代的文件,,自己作為一名新黨員,更應該深入學習,,把精神吃透,,并貫徹到生活中去,貫徹到行動中去,。她表示,,2012年自己住了6次醫(yī)院,體力比較差,,但希望自己的身體能健康起來,,再為黨多做些事情。
白穎仁樂于助人,,退而不休,,雖然自己年近百歲,經常以電話,、短信等多種方式,,向自己身邊的朋友們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鼓勵他們積極樂觀地生活,,向他們傳授養(yǎng)生健身之道,。藝術教育中心王莉同志身患急性白血病,她多次發(fā)短信鼓勵她樂觀面對,,戰(zhàn)勝病魔,。她以一個世紀老人的身體力行,證明自己對黨的忠誠,,履行著一個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也為后人做出了表率,。
白穎仁老人一直感激清華大學的培養(yǎng):“我到清華五十多年,受清華精神熏陶,,一直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入黨兩年來,,雖然我不斷生病,,不能出門,但我牢記自己是一名黨員,,我要做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我做工作,不僅代表個人,,而且是作為一名黨員代表組織在做工作,。”
(清華新聞網2月22日電)
供稿: 藝術教育中心 編輯:范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