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夢想書寫未來 我的生命不一樣
———記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博士生楊帆
記者 趙姝婧
我記得電影《阿甘正傳》里,,阿甘的母親曾經(jīng)說過:“Death is just a part of life.Something we all destined to do”。這句話給我的感觸很深。我不知道我還能走多遠,,但是活著的每一天,我都會努力去追逐自己的夢想,,用辛勤的汗水煥發(fā)生命的光彩,,以知識與智慧折射生命之光的璀璨!
——楊帆

圖為楊帆,。
楊帆,,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2010級博士生,中共黨員,。先后獲清華大學“學術新秀”特別獎,、清華大學優(yōu)秀研究生、清華大學研究生特等獎學金,、清華大學學生“自強之星”特別獎,、研究生國家獎學金、“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第二十四屆 “北京市五四青年獎章”等獎項,。近期被評為“2012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
2008年5月22日,,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博士生楊帆結(jié)束了長達7個小時的開顱手術,。術后剛恢復意識,她忽然說了一句:“我覺得我們那個分形圖案吧,,圓里面可以套一個三角,。”旁邊的母親嚇了一跳,她自己也嚇了一跳,。
就在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前的第7天,,偶感不適的楊帆被醫(yī)生告知患有腦腫瘤,這一突如其來的診斷結(jié)果打亂了她的人生軌跡,。術后大夫告訴楊帆,,她余下的生命可能只有兩年了。
誰也沒有想到,,五年后,,這位勇敢樂觀的女孩能夠繼續(xù)在清華園里堅持她的學術理想,心存感恩,,笑容溫暖,。截至目前,,楊帆已公開發(fā)表19篇科研論文,遠遠超過了學校對博士生發(fā)表文章的要求,,科研步伐穩(wěn)扎穩(wěn)打,,研究成果十分出色。今年5月4日,,楊帆作為“2012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在參加“實現(xiàn)中國夢,青春勇?lián)?rdquo;主題團日活動中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
“現(xiàn)在的我跟其他的同學沒有任何區(qū)別,。我們都在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一步步向著心中的理想靠近,。人的生命不在于長短,,而在于是否絢麗多彩,對社會有所貢獻,。”楊帆說,。
跟病魔賽跑的日子
楊帆在北大讀本科三年級時,就對清華航天航空學院教授殷雅俊的研究領域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有一天,,她鼓起勇氣給殷雅俊發(fā)了一封郵件,表明了自己的科研理想,。“殷老師立即回復了我,,給了我很大鼓勵,并告訴我可以先到他的實驗室了解體驗,。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高興極了!”隨著交流的深入,,殷雅俊逐漸發(fā)現(xiàn)了楊帆出色的科研“靈氣”和“悟性”,,當?shù)弥獥罘言诒贝螳@得力學和數(shù)學雙學位,,同時又精通古箏和音樂,,有一定的藝術功底,師生兩人“一拍即合”,。
2006年,,楊帆憑借優(yōu)異的成績從北大保送到清華航天航空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參與超級碳納米管力學和超級分形纖維的幾何與力學研究,,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就取得了多項進展,。2008年2月,楊帆順利拿到了加州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她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可就從2008年5月初的某一天開始,,楊帆突然感到頭痛,“一開始我以為受了風寒,,就沒在意,,但是越來越疼,就像把一個大磨盤壓在了頭上,,實在難以忍受,。”5月14日,楊帆去校醫(yī)院進行了檢查,,隨后被診斷出患有腦腫瘤,。手術后大夫告訴她,如果病情控制不好,,她剩下的時間可能只有兩年左右了,。
“有時候,醫(yī)學上對一些東西是很保守的,,它會告訴你一個最壞的情況,,而不是唯一的情況。”說到這里,,楊帆笑著緊緊握了一下她眼前的水杯,。
手術后楊帆整整昏迷了三天,她的頭部產(chǎn)生了水腫,,比正常時足足大了一倍,,只有斷斷續(xù)續(xù)的短暫性意識。“昏迷中,,我突然感覺有一張圖出現(xiàn)在我眼前,,很像當時我做科研的一個思路,所以就趕緊說了出來,。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正在跟病魔賽跑呢。”
即使處在生死邊緣,,楊帆依舊放不下她的學術理想,,也許正是憑借這份堅持和執(zhí)著,讓她獲得了新生,。
科學真理令我著迷
手術后,,楊帆共進行了6周放療與化療。由于病情嚴重,,當時的用量已經(jīng)達到了人體極限,。楊帆一點都不畏懼,再大的痛苦也都堅強地挺了過來,。
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住院后的第13天,,楊帆主動提出出院?;貞浧鹉嵌稳兆?,她沒有提一句與病痛有關的話語,而是僅僅用“耗”這個字去形容那段“單調(diào)”的日子,。“我在病房里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我是一個年輕人,非常不習慣那種生活,。也許回到外面的世界,,我會好得更快。”
出院那天楊帆依舊非常虛弱,,父親把她一步步背上五樓,,回到了家。那些天楊帆夜夜出虛汗,,渾身濕透,,由于術后無法低頭,她只能直立著身子看書,,看一會兒又是一身虛汗,。
“手術后我有一個愿望,就是能夠繼續(xù)做我的科研,。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我的導師,,殷老師幾次都快流淚了,但他最終還是答應了我,。”楊帆眼里再次閃過了淚花,。
就這樣,堅強的楊帆從2008年7月底放化療結(jié)束之后,,又開始了她的科研之路,。連同做手術的時間加起來,腳步僅僅停下了兩個月,。
“誰也不知道將來會怎樣,,自己的壽命,科研的成果,,什么都不知道,,不可預知,。所以我唯一要做的就是大膽往前走吧,!”楊帆露出一個燦爛的微笑。
因為深愛,,所以堅持,。從出院后不久開始,,楊帆每周都來學校與導師討論學術問題,每個星期討論兩次,,除了春節(jié)從不間斷,。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
殷雅俊多次誠懇地對楊帆說:“你就是一個正常人,,要有足夠的勇氣,,不要有其他的想法和負擔。要保持靜到極致的心境,,去追逐永恒不變的科學真理,,體會本質(zhì)的東西。因為你發(fā)現(xiàn)的每一個真理,,都會推動科學進步的腳步,,使你的生命變成永恒。”
稍加留心便可發(fā)現(xiàn),,楊帆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是在生病之后產(chǎn)生的,,如今她已有19篇論文公開發(fā)表,最高影響因子達到8.479,。博士期間的幾篇文章也已完成,,接下來還將有新成果產(chǎn)生。
這一令人感慨不已的事實在楊帆看來卻是非常自然:“因為生病前我正在讀碩士,,那兩三年正是打基礎的階段,。如今經(jīng)過多年量的積累,已經(jīng)逐漸到了開花結(jié)果的時候,,產(chǎn)生了質(zhì)的轉(zhuǎn)變,。其實研究過程中最吸引我的是每發(fā)現(xiàn)一個科學真理后所帶來的驚心動魄的感覺,以及它無法言說的迷人魅力,。”
用堅強面對未來
當很多孩子還在嬉笑玩鬧的時候,,從小受父母影響的楊帆已經(jīng)開始學習古箏了。從四歲開始,,她便把古箏當成了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每當學到一套新的指法,都會像得到一個科學發(fā)現(xiàn)一樣興奮不已,。如今的楊帆曾多次在人民大會堂演奏,,先后出訪過臺灣、香港和美國等地,,并曾為連戰(zhàn),、王金平等臺灣地區(qū)政黨領導人演出。
“良好的藝術修養(yǎng)與科學素養(yǎng)相結(jié)合,會使楊帆具有獨到的感悟力和理解力,,我想這與她目前所取得的優(yōu)秀成果和良好心態(tài)是密切相關的,。”殷雅俊對楊帆的藝術修養(yǎng)贊許有加。
2009年,,校黨委副書記史宗愷在看望楊帆時得知她有古箏演奏的特長,,提議為她在清華舉辦一場音樂會。這也恰恰是楊帆兒時的一個夢想,,所以她為音樂會取名“夢圓清華”,。2009年7月12日晚,楊帆在音樂會上演奏了《高山流水》,、《林沖夜奔》和《滿江紅》等多支曲子,。她精湛的演奏水準和豐富的情感,深深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觀眾,。
史宗愷曾這樣評價楊帆:“楊帆是一首歌,,她用她生命的足跡,譜就一首非常美的旋律,,這個旋律當中有樂觀,,有堅強;楊帆也是一幅畫,,因為她用藝術和科學凝就的畫筆,,繪出生命的燦爛,也繪出她對科學,、對生活的熱愛和執(zhí)著,;楊帆是一面旗幟,這面旗幟是用堅強和勇敢染就的顏色,。”
生病后楊帆有很多愿望,,“很多愿望可能都無法完成,但入黨這個愿望一定要實現(xiàn),!”
楊帆回憶說,,2008年做完手術后不久的她躺在病床上,看到了電視上播放抗洪搶險救災的感人畫面,,“黨員和戰(zhàn)士們?yōu)榱税傩盏纳鼪_鋒陷陣,,不怕犧牲,很多場景令我深受觸動……我也想成為那樣的人,!”2008年12月,,楊帆向黨支部提交了入黨申請書,2009年成為預備黨員,。她在入黨志愿書中這樣寫道:“活著的每一天,,都在努力”;“未來對于我來說,是個未知數(shù),,但是無論怎樣,我都會堅強地去面對,。”
上學期,,楊帆擔任了學院研究生課程———《張量分析》的助教,這是學院開設的研究生學位課程中難度最大的課程之一,,但是楊帆迎難而上,,每次都堅持最早到達教室,花大量時間批改作業(yè)并解答同學們的疑問,。今年5月31日,,在第18屆清華大學“學術新秀”頒獎典禮暨分享交流會上,楊帆與同學們分享了她戰(zhàn)勝病魔和挑戰(zhàn)學術的感人經(jīng)歷,,她對學術的熱愛和堅強的品格再次感染了每一位同學,。
“我常對自己說,這次生病可謂是一次重生,,我的生命可以重新算起了,。以2008年為新起點的話,現(xiàn)在我還可以過六一兒童節(jié)呢,。”楊帆笑著說,。
“擁有夢想,我很快樂,!”說完之后,,楊帆帶上了一頂紅藍相間的太陽帽,微笑著揮一揮手,,騎車駛?cè)肭迦A園燦爛的初夏陽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