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立德樹人奉獻一生!”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退休教授 林泰
編者按:12月16日,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受表彰代表。大會表彰了150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450位先進個人。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林泰教授榮獲“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稱號。
19日上午,中組部在全國政協(xié)禮堂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離退休干部先進事跡專題報告會,林泰等4名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代表和2個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代表作了報告。20日下午,林泰等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代表在中組部機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離退休干部先進事跡專題報告會上作報告,樸實真切的內(nèi)容,再次令在場觀眾深受感動。


中組部在全國政協(xié)禮堂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離退休干部先進事跡專題報告會

中組部機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離退休干部先進事跡專題報告會
為立德樹人奉獻一生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退休教授 林泰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我叫林泰,今年87歲,是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退休教授,是一名黨齡超過69年的老黨員。我1954年在清華做學生政治輔導員,1959年開始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1999年退休。60多年來一直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思想政治工作。
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時,我才五歲半,記得和哥哥在上小學的路上曾經(jīng)議論過,“中國真的會亡國嗎?”對于當時幼年的我來說,心里沒有答案,只有惆悵。現(xiàn)在的青年面對的不是亡不亡國,而是要親身實踐去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關鍵在黨,希望在青年。所以,我從未忘卻作為一個老黨員、思政課教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一、堅守三尺講臺,將課堂作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陣地。
我為清華大學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新生黨員講黨課22年,累計聽課超過5萬人次,一直到80歲。現(xiàn)在學校的政治輔導員和中層以上干部,大多聽過我講的黨課。清華大學成立學生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協(xié)會,24年來我一直擔任指導教師,至今我仍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為大學生黨支部“領雁工程”講黨課,為學生“求索杯”黨的知識競賽做指導等。我的課也向校外拓展,為北京市高校學生部長和宣傳部長講過課,為全國共青團骨干培訓、為高校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黨課、為北京高校思政課教師經(jīng)驗交流,分別作專題講座,還多次擔任北京市研究生骨干培訓班導師。20年來,講課近百場,受眾近萬人。
多年來,我每年為香港、澳門青年講國情研討課,幫助他們了解中國國情和中國共產(chǎn)黨;為香港高級公務員講國情研究課100多期、受眾近3000人。曾經(jīng)有一個香港同學告訴我,她父母反對她來參加這個學習班,說這是共產(chǎn)黨洗腦,但是她參加學習以后,感到收獲很大,表示香港媒體刊發(fā)了很多對大陸并不客觀的負面報道,很不好。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負責同志專門寫信給我,感謝清華“對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的平穩(wěn)過渡作了極為有益的貢獻”。2016年,我們連續(xù)20多年講課超過100期的4位老教授還獲得了香港特區(qū)政府教育局頒發(fā)的“望重杏壇”獎杯。
二、堅持授業(yè)解惑,讓真理的光芒深入人心。
60年來,我堅守思想政治教學研究一線,始終把答時代之問、解學生之惑、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道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堅持將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與社會現(xiàn)實、與學生思想實際相結合,采取質(zhì)疑啟發(fā)討論的方式方法,潤物無聲地將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灑入學生心田。
為了讓更多的大學生了解接受馬克思主義原理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精心備課。在講授《歷史唯物主義專題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社會思潮研討》等課程時,我堅持閱讀馬克思主義原著,首先要學懂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和精神實質(zhì),同時要研究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西方憲政思想、歷史虛無主義、普世價值論、“中國威脅論”等錯誤思潮的實質(zhì)、表現(xiàn)及其對大學生思想影響的疑點和難點,進行剖析。
上課時,首先把正確和錯誤的觀點同時提出來,啟發(fā)學生思考辨別,然后把傳道、授業(yè)和解惑相結合,有的放矢地進行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教學。在研討課中,我精心設置研討題,引導學生互相辯難,經(jīng)過正反、中外實例對比,從中認同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如有的學生受西方憲政民主思潮的影響,誤以為照搬西方多黨制可以更好地監(jiān)督黨的領導,我通過對中國歷史現(xiàn)狀和那些照搬西方多黨制國家歷史現(xiàn)狀的對比研究,有效引導學生走出了思想誤區(qū)。
三、致力潛心問道,在理論研究上有所貢獻。
我體會,僅僅提出問題是不夠的,關鍵是要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科學的回答。我長期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非常重視理論研究,力求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科學的、有說服力的回答。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就把“當代社會思潮和青年教育”作為教學研究的主攻方向,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及其時代化、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對改革開放以來影響大的社會思潮進行系統(tǒng)深入研究。
退休后,我花更多的時間和心血從事這項工作。2008年起,響應黨中央“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的要求,我們幾位長期從事這方面研究的教師,在30多年教學研究的基礎上,用了5年時間,寫成了近70萬字的《問道——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思潮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書,對社會思潮形成、發(fā)展、演化的規(guī)律;對改革開放進程中對青年影響較大的社會思潮及如何科學有效地進行青年教育作了全面深入的論述。2013年出版后,社會反響非常好。第一版3000冊很快售罄。我們進一步提升著作的質(zhì)量,充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意識形態(tài)工作和有關社會思潮的論述,于2017年再版。這本心血之作獲得學術界和思想政治教育界的廣泛好評。2014、2015年,先后獲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研究著作一等獎,教育部、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我們非常尊重的老同志、中組部原部長張全景出席這本書的首發(fā)式,對《問道》給予很高的評價;另一位90多歲的老領導說:“能有這樣一批學者,堅持馬克思主義,旗幟鮮明地批判錯誤思潮,寫出這樣有分量的著作,感到非常高興、非常感謝、非常激動。希望帶領年輕理論工作者再接再厲。”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發(fā)展,十九大后我立刻投入這一思想的學習研究。2018年,我寫了《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中國政治制度的比較優(yōu)勢》的文章,對“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zhì)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yōu)勢”等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校內(nèi)外做了一些專題講座。今年3月18日,我參加了中央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匯報了從事思政教育的體會,并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聽后倍感親切,也感到自己還應當更加努力。今年我還榮獲了“首都市民學習之星”,這也是對我加強學習的鞭策和鼓勵。
再有十幾天我就滿88歲了。現(xiàn)在我常常感到精力大不如前,但是只要我一上講臺,面對聚精會神的青年學生,就會和過去一樣有精神。能為青年學生做些有益的工作,讓我感受到老年生活的價值,也更讓我體會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對祖國未來的意義。這已成為我的終身追求。
人物簡介:
林泰,1932年生于北京,1950年入黨,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一直從事高校思想理論教育工作。曾任校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常務副院長、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等職。
改革開放以來,參加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科復建工作,在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中開創(chuàng)“社會思潮與青年教育”研究方向和課程,主編《問道——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思潮與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當代社會思潮理論前沿求索》《當代社會思潮論評》《大學德育新探》《唯物史觀通論》等著作。曾兼任北京市政府專家顧問,市青年研究會副會長、市社科聯(lián)常委、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副組長、杭州師范大學雙聘教授等職。
(清華新聞網(wǎng)12月23日電)
供稿:離退休處 馬克思主義學院
編輯:趙姝婧 李華山
審核:周襄楠 呂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