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田也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公布100位第十三批首都市民學習之星名單,,清華大學教授劉江永榜上有名,。自2003年進入清華任教以來,劉江永潛心從事國家安全理論和日本方向的研究,。迄今為止,,他單獨及合作著書40余部,發(fā)表論文及時評文章500余篇,。到清華大學以來,,他的研究成果屢獲獎項,其中包括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研究成果一等獎三次(其中一次集體合作),、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研究成果,、中組部優(yōu)秀研究成果一等獎,一部專著入選國家社科文庫,,一部專著入選教育部社科文庫,,他還榮獲清華大學防疫期間在線教學優(yōu)秀教師獎。如今,,劉江永仍筆耕不輟,他說“學然后知不足,,學習永遠在路上”,。

2021年7月9日,劉江永在第八屆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人文社科)暨北京市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清華大學獲獎教師座談會上發(fā)言
“求學之路雖坎坷,,卻磨練了我的意志”
劉江永出生于一個革命軍人家庭。在兵荒馬亂的舊中國,,家境貧寒的父母沒有讀書機會,,連小學都未畢業(yè)。因此,,他們總是鼓勵孩子努力學習,。
回望漫漫求學之路,劉江永反復提到“坎坷”二字,。剛上小學時,,他因父母工作調動轉過三次學校,。“每換一個新環(huán)境,,連課本都不一樣,,很沒自信?!眲⒔佬χ貞浀?,“直到小學二年級學習成績都不好,還淘氣好動,,徹底輸在了起跑線上,。”
幸運的是,,他在小學時遇到了幾位好老師:年輕的王老師曾經帶領同學們去人民大會堂觀看大型舞蹈史詩《東方紅》,,后來王老師選擇到新疆支教,這種為教育事業(yè)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動著劉江永,。另一位是教數學的閆老師,,她因班里學生搞惡作劇險些被絆倒,卻采取了溫和寬容的態(tài)度,,令劉江永肅然起敬,。在閆老師的循循善誘下,劉江永開始養(yǎng)成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當他在數學競賽中獲得第一名之后,,閆老師親手繪制了一副火箭升空的獎狀,表揚他的學習像火箭一樣突飛猛進,。這使幼小的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不然對不起老師們的付出?!?/p>
雷鋒,、焦裕祿的先進事跡深深影響著少年時期的劉江永。他學習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雷鋒,,小學四年級便開始自學《毛澤東選集》中的許多篇章,,如《反對自由主義》《反對本本主義》《矛盾論》《實踐論》。他學習優(yōu)秀縣委書記焦裕祿的事跡后,,針對自己在作業(yè)和考試中出現(xiàn)的錯誤,,認識到應該像焦裕祿治理沙丘那樣,以追風沙的精神找到產生錯誤的根源,,以免重犯,。這篇學習感想發(fā)表在《中國少年報》上,在全國少兒讀者中產生了廣泛影響。就這樣,,劉江永從一名學習落后的學生逐漸成長為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三好學生,,并從小學三年級起擔任全校大隊學習委員。
轉眼間,,時間來到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16歲的劉江永來到黑龍江湯原縣的生產建設兵團屯墾戍邊,不久又調到荒無人煙的蘿北縣,,在松花江邊開荒建點,。他在冰天雪地里一干就是6年,在社會實踐中鍛煉學習,。
在求知欲最強的時期,,劉江永卻面臨著學習資源匱乏的窘境,無法接受系統(tǒng)的教育培養(yǎng),,這反而激發(fā)了他抓緊時間認真讀書的勁頭,。熄燈前的業(yè)余時間、出差的路途中,,都是他看書學習的好時機,。他對好不容易拿到手的書籍十分珍視,對文史哲方面的圖書更是愛不釋手,,一次借到一套《紅樓夢》,,他便利用出差時間一口氣讀完。1972年9月,,劉江永聽到中日邦交正?;南ⅲ憷没乇本┨接H的機會買了北京大學出版的日本語教材,,嘗試自學日語,。
在書中暢游,他享受著難得的快樂,。學習資源少,,他就反復精讀毛選中的《矛盾論》和《實踐論》,并聯(lián)系生活和工作實際認真撰寫讀書筆記,。不僅如此,到黑龍江兵團后,,他在救火,、救人現(xiàn)場總是沖在前面,曾被評選為團,、師和兵團的學習毛澤東思想積極分子先進代表,。1971年3月20日,劉江永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2021年7月1日,,劉江永榮獲“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1975年,,當時的中國尚未正式恢復高考,上級傳來北京外國語大學(原北京外國語學院)的招生消息,,在全團3萬多青年只有兩個推薦名額,。此前,劉江永作為連隊的干部已連續(xù)幾年將推薦名額讓給別人,。這年他22歲,,面臨著外語專業(yè)招生的最后年齡限制。他非??释猩洗髮W的機會,,而這次在群眾評議過程中,他和本單位的另外一名同事都被推舉出來,。于是,,他們共同參加了最后一輪投票表決。結果他和另外那位同事都把票投給了對方,,最終僅憑借一票優(yōu)勢,,劉江永被確定參加北京外國語大學的面試。就這樣,,他順利通過面試,,獲得了上大學的寶貴機會,迎來了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我要留下自己的足跡”
1975年,重回日思夜想的校園,,劉江永倍加珍惜,,決心“絕不辜負推薦自己上大學的兵團戰(zhàn)友”。他像上滿發(fā)條一樣動力十足,,從早上6點至晚上11點,,除了吃飯和鍛煉時間以外,劉江永每天要學習12至14個小時,。除了日語專業(yè)外,,漢語、哲學,、國際關系史,、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以及第二門外語英語的學習,他都沒落下,。在校期間,,劉江永還作為長跑隊長堅持體育鍛煉,曾獲得全校1500米中長跑比賽第一名,鍛煉了體魄和意志品質,。
大學畢業(yè)后,,劉江永被分配到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原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為把在黑龍江失去的6年學習時間補回來,,別人每天工作8小時,,他堅持工作12小時以上。因單位工作安排,,直到工作7年后,,他才有機會參加全國的碩士研究生考試。他表示,,“作為共產黨員,,只要組織有需要,我就踏實工作,,一旦組織給了考研的機會,,我就加倍珍惜,絕不辜負,?!?985年9月,劉江永考取國際政治專業(yè)碩士研究生,,他繼續(xù)和時間賽跑,,只用了一年半時間就以優(yōu)秀的成績完成了15門課程的學習,并撰寫出碩士論文《試論我們所處的時代》,。
1987年4月,,獲得碩士學位的劉江永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在從事研究的同時攻讀博士學位,。那段時間,,劉江永如同圖書“搬運工”,每周到學校都要將書滿滿地塞進書包,,乘地鐵回到住處后苦讀,,不到一年背爛了一個書包。在博士論文指導老師的嚴格要求下,,他每周完成3000字的日文論文提交給導師,,再將上次導師修改好的文章重新謄清。如此堅持近一年,,他的博士論文已完成約13萬字,。
就在此時,單位傳來消息,,要求劉江永回國工作,。不得已之下,他中斷了攻讀博士的過程,。但是,,劉江永并沒有停下學習的腳步,在他心里,,學習從來不只是為了拿學位,、得獎勵、評職稱,,而是獲得真才實學,,能實實在在地解決國家和人民面臨的難題。他在早稻田大學的博士論文雖沒寫完,,但其中部分內容獲得了日本的國際征文獎,。1988年5月他回國工作,不久就被破格聘為副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1992年被聘為研究員(正教授),擔任研究室主任,。
其后,,他曾到澳大利亞、美國訪學,,雖然時間不長,,但收獲很大。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三個月的時間里,,他幾乎每天都是研究所最早來,、最晚走的那一個。在回國前去機場的前一刻,,他還在對著電腦屏幕敲鍵盤,,完成他人生中第一篇3萬字的英文論文,該文后來作為該研究所的Working Paper發(fā)表,。在哈佛大學,,他用日文和英文撰寫了小論文《中國的日本研究》發(fā)表在研究通訊上。他總是力求在走過的每個學術機構都留下自己科研的足跡,。他說:“人生百年不過36500天,,非常短暫。我因為曲折的經歷又耽誤了不少時間,,所以一旦有機會我就要奮起直追,,在有限的生命長度中不斷拓寬生命的寬度,爭取多活出幾個人生,?!?/p>
“研究要以問題為導向,,急國家和人民之所急”
2003年,劉江永應邀到清華任教,,一方面他喜歡清華自由開放的學術環(huán)境,、嚴謹科學的治學氛圍,在這里他可以繼續(xù)潛心國家安全理論和日本方向的研究,;另一方面,,清華大咖云集、各學科繁榮發(fā)展,,他想在這里和不同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進行交流溝通,、思想碰撞,力求突破更多當前國家,、社會急需解決的難點問題,。

劉江永在清華大學期間獲得的部分榮譽證書
在求學之路上,劉江永獲得博士學位的經歷也頗為曲折,。2003年,,他作為教授可以在清華大學擔任博士生導師,但是他卻選擇了首先圓自己的博士夢,。根據清華大學相關規(guī)定,,他以同等學力博士的身份在教課的同時繼續(xù)學習,只用一年時間便完成了約30萬字的博士論文,,2005年順利通過答辯并榮獲清華大學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時隔17年,劉江永終于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他在博士論文基礎上完成的學術專著《中國與日本:變化中的“政冷經熱”關系》,,于200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榮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研究成果一等獎,。
近20年來,,劉江永一直在清華講授《國家安全概論》《日本研究》《國際戰(zhàn)略分析》《日本政治經濟外交》等課程。他通過聯(lián)系實際學習古今中外的國家安全思想,,于2004年撰文提出“可持續(xù)安全”概念,,強調“重視綜合安全,提倡合作安全,,謀求共同安全,,爭取持久安全”。2016年,,他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可持續(xù)安全論》,,為我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xù)的全球新安全觀”提供了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他于2006年提出中國的地緣戰(zhàn)略理論“海陸和合論”,,對共建“一帶一路”產生著積極作用,。
在劉江永看來,研究選題要貼近人民,、國家和人類社會的實際需求并具有前瞻性,努力為國家安全,、經濟發(fā)展與社會進步服務,。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他就開始著手釣魚島歸屬問題的資料搜集,?!爱斈觌m然我們同日本擱置了相關的爭議,但它遲早會成為中日關系的一個癥結,?!眲⒔栏锌溃白鳛橐幻袊难芯空?,我有責任把這個問題搞清楚,,從證據鏈到法理,證明釣魚島自古就是中國領土,?!苯涍^近40年的研究積累和文獻考據,劉江永于2016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專著《釣魚島列島歸屬考:事實與法理》,,獲得海峽兩岸學界高度評價,,榮獲2020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研究成果一等獎。
在一些同行眼中,,劉江永似乎有點“不務正業(yè)”,,他作為一名國際關系領域的專家學者,偏偏要去長期從事沙塵暴,、霧霾防治問題的研究,。但劉江永不以為然,6年的兵團生活不僅鍛煉了他的身體和意志,,更讓他養(yǎng)成向大地和實踐學習的習慣,。他不僅是善于交叉學科研究的學者,也是工作現(xiàn)場的實干家,。街邊的垃圾桶,、陽臺外的天空、校園的下水道……天地之間,,無一不是劉江永的科研場所,。多年來,,他一直通過大量觀察法,就防治中國北方沙塵暴和霧霾做業(yè)余研究,。

根據劉江永的建議,,清華校園里的下水道重修后,路面不再積水
為從根本上治理霧霾,,他經過考察提出了“順天通地治理霧霾”和“吸塵防澇城市建設”等調研報告,。為確保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的藍天,他又建議中國氣象局從2021年秋天起加強北方地區(qū)人工增雨雪,,具體措施得到認可并落實,。為防治發(fā)生城市洪水、內澇和每逢南風便給北京帶來的霧霾,,他向相關部門提交改造雨水下水道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得到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反饋和肯定。
新冠疫情發(fā)生后,,他全力投入在線教育與研究,,并發(fā)表《可持續(xù)安全與全球防疫規(guī)則》一文,提出從共同防疫,、綜合防疫,、合作防疫三方面構建全球可持續(xù)防疫規(guī)則。他培養(yǎng)的學生中,,有人本科在校期間便在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有人已經成長為高級外交官或研究人員,作為國家相關事業(yè)的棟梁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如今,,劉江永雖已退休,但仍在繼續(xù)授課,,同時指導多名碩士留學生完成畢業(yè)論文,,每年平均在國內核心期刊發(fā)表三篇論文,完成一兩項部委交辦的研究課題,,參與10多場國內外線上研討會,,并受清華大學書院黨委委托承擔學生黨員的發(fā)展工作,實際工作量反而增加了,,他笑稱“自己的第二份工作才剛剛開始”,。在劉江永心中,過去的成績從來不是學習路上的句號,,很多問題還需要繼續(xù)深入學習研究,,他以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詮釋著“學然后知不足,,學習永遠在路上”的深刻內涵,。
(清華新聞網12月26日電)
編輯:田也 陳曉艷
審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