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軍路上追夢人
第二炮兵“導彈發(fā)射先鋒連”指導員樂焰輝獻身強軍實踐紀事
來源:人民網 2013-6-9 陳壽福 李永飛 黃子娟
導彈發(fā)射架下,一名英俊的上尉軍官,聲如洪鐘,指揮若定,鷹隼般的目光直刺天疆;軍史教育講堂,還是這名青年軍官,引經據典,神采飛揚,點燃數千名官兵血性激情……
他叫樂焰輝,現任第二炮兵某旅政治指導員,所在連曾被中央軍委授予“導彈發(fā)射先鋒連”榮譽稱號。
初夏時節(jié),中央新聞媒體采訪團走進先鋒連,聽到的都是樂焰輝的“傳奇”故事——
他敢于有夢,矢志基層,從清華大學走進深山軍營,3次放棄免試讀研機會,4次獲得軍功章;
他勇于追夢,激情如火,兩次將新型導彈送上藍天,帶兵經驗巡講三軍;
他勤于圓夢,軍政兼優(yōu),被評為全軍優(yōu)秀指揮軍官和第二炮兵優(yōu)秀政治教員。
志若鴻鵠,理想融入導彈夢
2006年盛夏,南國導彈軍營,一對男女的行蹤引起哨兵警覺。
一番盤查,男青年自報家門:“我叫樂焰輝,是清華大學國防生,專程來找那支英雄導彈部隊……”
胸中埋藏10年的夢想就此揭開——
1996年初春,東海之濱三軍演兵,發(fā)發(fā)導彈驚天搗海。看著震撼的電視畫面,樂焰輝暗下決心:“以后當兵,就去這支發(fā)射導彈的部隊。”
2003年高考,名列全班第一的樂焰輝被錄取為清華大學國防生。既圓清華夢,又圓從軍夢,讓他興奮不已。
清華園里,樂焰輝盡情揮灑對軍營的向往。業(yè)余時間,最感興趣的,是軍事雜志;選修課選的,是射擊訓練;時常惦記的,是那支發(fā)射導彈的部隊。
深山探營,有驚無險,讓樂焰輝追夢的決心更加堅定。2007年大學畢業(yè)前夕,當一些同學紛紛選擇留北京、進院校、到機關時,樂焰輝卻向組織遞交申請:到條件艱苦的基層去,到帶兵打仗的一線去。
走進當年東海亮劍的導彈旅,樂焰輝成為“導彈發(fā)射先鋒連”的一名排長。戰(zhàn)車列陣,長劍引弓,讓他血脈賁張。
選擇基層不易,扎根基層更難。入伍后,3次免試讀研的機會,如同一張張考卷擺在他的面前。
2008年,發(fā)射場上,樂焰輝接到讀研通知。“屁股還沒坐熱,哪能說走就走。”他毫不猶豫決定推遲。
樂焰輝畢業(yè)的第三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他所在的導彈旅奉命抽組人員,組建某新型導彈方隊參閱。經過層層選拔,樂焰輝獲得了參閱資格。
閱兵村里,樂焰輝再次接到返校讀研通知,考驗又一次擺在面前。讀研深造夢寐以求,國慶受閱千載難逢,孰輕孰重,樂焰輝把感情的天平偏向了閱兵訓練。
導師理解他、支持他,采取代辦入學、再辦休學的方式,幫助樂焰輝爭取了第三次讀研機會。
草長鶯飛,又是一年。在清華大學工作的妻子開始憧憬“家庭夢”:“你讀碩士,我學軟件開發(fā),女兒上清華的幼兒園……”
復學通知來了,剛剛接任指導員工作不久的樂焰輝糾結了。一邊是清華園里妻女的翹首期盼,一邊是帶兵打仗的使命責任,何去何從?
彷徨中,電話求助跟蹤采訪他多年的一位老記者。
“雄鷹高飛,就不能貪戀巢穴!”電話那頭的一句話,讓樂焰輝慚愧又堅定:帶兵打仗,自己缺的并非學歷,而是能力,怎能舍棄這塊成長的沃土?
那幾天,妻子每次來電話詢問歸期,他都支支吾吾,話到嘴邊又變成幾句問候。幾天過去,終于擠出幾個字:“我得留下,連隊更需要我。”
電話那頭,頓時無語,傳來聲聲抽泣……
沉默,“冷戰(zhàn)”,以淚洗面,半個月后,妻子下定決心打來電話:“你在哪里,哪里就是我們的家,我和女兒過去陪你。”
那一刻,七尺男兒熱淚長流。
不戀燕雀的幸福,才能體會鴻鵠的樂趣。入伍6年,樂焰輝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
胸懷火炬,映紅頭頂一片天
2011年9月,樂焰輝作為全軍優(yōu)秀基層干部骨干帶兵經驗報告團成員巡講三軍,從白山黑水到南國椰林,32萬余人次聆聽報告。
從軍四年,名揚全軍,樂焰輝成為關注焦點。
樂焰輝高中入黨,大學擔任班級黨支部書記。要讓先鋒連的戰(zhàn)士個個成兵中驕子。走出清華園,邁進先鋒連,他心中勾勒出另一所大學——
理論教育課堂,樂焰輝廣征博引,談古論今;形勢戰(zhàn)備教育,他既講身邊事例,也講世界格局,通過各種途徑培養(yǎng)官兵的眼界抱負和責任擔當。
他常說:“我們雖然深居山溝,但作為戰(zhàn)略導彈部隊的一員,必須具備戰(zhàn)略思維和全球視野!”
在他的帶動下,連隊圖書室里,《求是》《環(huán)球》《戰(zhàn)略參考》等雜志備受青睞;政工網上,“全球瞭望”“時事點評”等欄目點擊率節(jié)節(jié)攀升;教育課堂,談古論今從不冷場,理論熱點激烈交鋒。
一次,一位知名理論專家應邀來旅輔導授課,先鋒連戰(zhàn)士的提問讓他詫異:“戰(zhàn)士能看得這么遠,真不簡單!”
樂焰輝并不滿足于此。他深知,青年官兵伴隨“看大片、吃薯片、玩芯片”長大,既要看得遠,更要信仰堅定。
去年,黨史著作《苦難輝煌》成為戰(zhàn)士熱聊話題,但大多一知半解。樂焰輝看在眼里,急在心頭。白天,他在導彈陣地帶領戰(zhàn)士操作導彈;夜晚,他挑燈夜讀把52萬字《苦難輝煌》反復研讀。經過多次打磨修改,一堂《始終堅守信仰的高地》精品課出爐,戰(zhàn)士心中的問號被拉直了。
這一課,一炮走紅。從連講到營,從營講到旅,最后在第二炮兵基層建設工作會議上進行了展示。
旅政委張繼春介紹,樂焰輝把黨史軍史吃透了、嚼碎了,轉化為信仰的營養(yǎng),再反哺滋潤官兵。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作為連隊指導員,為把政治課講活、講實、講透,被廣大官兵所接受,樂焰輝可謂絞盡腦汁,使出渾身解數。在官兵眼里,樂焰輝講課就像“拉家常”,總是一句話切中要害,給人留下深刻記憶。
他在教育中融入“時尚元素”,開“先鋒博客”、建“黨員先鋒群”、玩“理論闖關我最大”游戲,深受戰(zhàn)士歡迎。
一次討論,新戰(zhàn)士胡威說:“打仗拼的是裝備、靠的是技術。理論學好了,就會操作導彈?”樂焰輝回答:“學理論不能教你操作導彈,但會讓你懂得為誰操作導彈。”
一名老兵說:“不管理論學啥樣,聽黨指揮咱沒問題!”
“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就是黨的話,不喜歡黨的話,談什么對黨忠誠?不理解黨的話,如何做到聽黨指揮?”
樸素的話,刻在了戰(zhàn)士心里。
5月初,連隊組織“中國夢?強軍夢?我的夢”大討論,樂焰輝率先登臺,引導官兵表達心聲:只有每個人都為美好夢想而奮斗,才能匯聚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磅礴力量。
幾年來,樂焰輝先后被第二炮兵表彰為“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建連育人先進個人”“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模范”和“理論學習之星”。
激情似焰,熱血淬煉精氣神
在野戰(zhàn)軍,武裝越野、刺殺對抗是基本訓練課目,在導彈旅,在完成導彈操作訓練課目的同時,部隊把這些訓練課目作為加訓內容,每月不少于3次,連與連比賽,軍委首長把此命名為“精氣神”訓練。
演兵場上,大雨滂沱,“精氣神”訓練劍拔弩張。武裝越野,扛圓木、背沙袋,涉深水、越壕溝,“導彈發(fā)射先鋒連”把紅旗插在了勝利的終點。
訓練現場,“第二炮兵十大礪劍尖兵”談衛(wèi)紅評價說:“先鋒連勝在士氣,贏在血性。”
把兵練成猛虎,樂焰輝功不可沒。
2009年底,連隊組織投彈訓練,新戰(zhàn)士姬超拉開手榴彈引線,卻緊張得沒投出去。樂焰輝一個箭步,奪過手榴彈,使勁扔出去,順勢撲倒姬超,壓在身下。空中一聲炸響,大家一身冷汗。
別人夸他“有血性”,樂焰輝聽得卻不是滋味:作為一名指揮員,光自己不怕死有啥用,老虎領著羊,怎能打勝仗?
他找連長吳坤友商量:“和平時期,咱可不能帶出‘和平兵’,先鋒連的兵必須有虎氣!”
連隊門口,兩條標語格外醒目:“我們能打仗嗎?!我們能打勝仗嗎?!”天天相見,時時警醒。官兵記住一句話:“說一千道一萬,能打勝仗才是關鍵!”
教育課上,樂焰輝對戰(zhàn)士說:“只要有一名戰(zhàn)士不思戰(zhàn),我這個指導員就失職!”戰(zhàn)士拍著胸脯說:“指導員你放心,咱先鋒連的兵,一萬次喊‘狼來了’,一萬次聞令出征。”
戰(zhàn)備訓練,先鋒連始終保持兩種狀態(tài):打仗和準備打仗!
仗劍出征,臨戰(zhàn)誓言擲地有聲:如果有一個連隊參戰(zhàn),希望是先鋒連;如果有一個架去發(fā)射,希望是我的架;如果有一個人作出犧牲,希望就是我!
今年3月,旅里奉命執(zhí)行軍事任務,先鋒連率先遞交請戰(zhàn)書,上面按著幾十個紅手印。“90后”戰(zhàn)士崔恒旗病愈出院,寫下血書請戰(zhàn)。鏖戰(zhàn)月余,天天演練,夜夜枕戈,官兵餓了啃干糧、困了嚼辣椒,連隊時時保持“箭在弦上”狀態(tài)。雖然訓練高強度、滿負荷,卻沒有一人掉隊。
某基地司令員周亞寧感慨地說,平常訓練尚能血書請纓、聞戰(zhàn)則喜,要是真上戰(zhàn)場,必定勢如猛虎。
樂焰輝喜歡戰(zhàn)士有血性,卻更注重培養(yǎng)理性。他說“我們不怕死,但決不無謂送死。”
久經磨礪,先鋒連的戰(zhàn)士越來越“精明”:沙場點兵,研究戰(zhàn)法到深夜,實戰(zhàn)交鋒出奇制勝、連克勁敵;搶險救災,次次進行風險評估,回回立頭功,卻無一傷亡……
胸中有激情,熱血淬精兵。近兩年來,連隊涌現26名訓練標兵,22人評為技術能手,3人獲全軍士官優(yōu)秀人才獎,80%以上的官兵精通2個以上專業(yè),所有戰(zhàn)斗單元具備獨立遂行任務能力。
去年,某基地舉行軍事技術大比武,先鋒連獨樹一幟,13人挺進前三甲,26人進入專業(yè)前十名,成為參賽隊伍里成績最好、獲獎最多、獎項最全的連隊。
英雄連隊英雄的兵。戰(zhàn)士退伍,戀戀不舍地對樂焰輝說,記憶最深的是那股血性,連隊有一種英雄氣在縱橫馳騁。
踏石留印,崇文尚武礪尖兵
塞北深秋,關山飛雪,中國戰(zhàn)略導彈部隊一柄新型利劍首次試鋒。樂焰輝一聲令下,長劍呼嘯而出,大漠驚雷乍起。
走下發(fā)射場,樂焰輝徑直來到清華園介紹經驗體會,這是他第5次回校為國防生作報告。這位第二炮兵的“優(yōu)秀人才標兵”、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希望之星”,已成為莘莘學子的人生典范。
青春之路,充滿坎坷。樂焰輝的追夢歷程,也并非一馬平川。
入伍首次考核,成績并不理想。五公里越野被架到終點,專業(yè)考試得了73分。一名戰(zhàn)士冷冷地說:“在先鋒連,80分是及格線。”
打鐵必須自身硬,否則帶兵沒底氣,樂焰輝鐵心補短。體能訓練,他負重加碼,逐一超越連隊“高手”;專業(yè)學習,他在“天書”般的圖紙和數據中穿行,成為業(yè)務尖子;導彈操作,他專攻精練,拿到10多個崗位的“資格證”,成為“金牌指揮長”。
踏石留印、步步有痕,拼搏之后綻放精彩。
2009年,首都北京,國慶閱兵訓練幾個月,他磨破4套迷彩,踢穿3雙戰(zhàn)靴。10月1日,樂焰輝和他的導彈戰(zhàn)車威武雄壯、分秒不差地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了黨和人民檢閱。
2010年,他打破常規(guī),科學組訓,帶領大學生新兵發(fā)射單元快速形成操作能力。一名軍委首長握住他的手說,你帶的戰(zhàn)士了不起,你更了不起!
夢想激蕩,青春飛揚。
樂焰輝成為先鋒連的“先鋒官”,與連長雙雙被評為第二炮兵優(yōu)秀營連主官,還帶出過硬的黨支部:5名支委,人人是技術能手、發(fā)射指揮長,個個參加過實彈發(fā)射任務,成為響當當的“第一班”,被第二炮兵樹為“十大礪劍堡壘”。
樂焰輝能文善武,軍政兼優(yōu),成為旅里的“香餑餑”。機關幾次調他,他沒動心;有人勸他到軍事崗位鍛煉鍛煉,他沒答應。
有人說,樂焰輝把指導員崗位當作理想來追求、當作事業(yè)來熱愛、當作藝術來探索,難能可貴。
樂焰輝卻感到慚愧。當初,他也曾想過當連長,走馬上任后,還動過轉行的念頭。
直到有一次,他走進一家軍事書店,滿架的軍隊基層政治工作參考書引起他的好奇:一個基層崗位,咋會有這么多人來研究?
抱回一摞書,連夜挑燈研讀,越讀心里越亮堂,越讀越覺責任重,樂焰輝逐漸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坐標——
他始終用新形勢下強軍目標統一官兵思想,鍛造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的先鋒連隊,“一個目標”,統領全局;
他帶領官兵沖鋒在金戈鐵馬的導彈陣地,也引導戰(zhàn)士堅守在博弈交鋒的思想陣地,“兩個陣地”,一樣精彩;
他同時擔負政治指導員、一線指揮員、基層黨代表三種角色,為戰(zhàn)士成長進步引路導航。
夢在心中,路在腳下。樂焰輝帶著夢想一路追逐,文武雙全,軍政兼優(yōu),成為戰(zhàn)略導彈部隊唯一享受第二炮兵“四會”優(yōu)秀政治教員和導彈發(fā)射指揮長“雙津貼”的指導員。
如今,樂焰輝再次站在青春的門檻上,向著未來眺望進發(fā)……
短評:激情奮斗,青春無悔
青春是一部放飛夢想的激揚樂章,是一次激情奮斗的追夢歷程。
習近平同志在同各界優(yōu)秀青年代表座談時強調,廣大青年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清華學子樂焰輝把個人理想抱負融入中國夢、強軍夢、導彈夢,立足本職崗位激情奮斗、頑強拼搏,扎根基層一線腳踏實地、步步留痕,留下一段充實無悔的青春回憶。他的成長歷程、精神追求、模范行動為廣大青年作出表率。
青春因夢想而絢麗。樂焰輝從小立志從軍,始終堅守導彈夢想,主動選擇到條件艱苦的基層,到帶兵打仗的一線,經歷艱苦卓絕的摔打、磨礪和錘煉,讓夢想不斷延續(xù),青春得到騰飛,為實現人生價值積聚了強大的青春能量。廣大青年要像他一樣,始終保持敢為人先的勇氣、永不言敗的銳氣、積極進取的朝氣,向著夢想勇敢進發(fā)。
青春因奮斗而精彩。高爾基說,青春充滿著艱苦的磨練。樂焰輝從軍6年,帶領官兵在導彈陣地馳騁,在思想陣地博弈,同頂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輝,在“能打仗、打勝仗”的道路上沖鋒,如同一只雄鷹搏擊風雨,翱翔長空。他的經歷告訴我們,自勝者強,自強者勝,只有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奮斗,才能描繪青春的美麗風景。
青春因奉獻而高尚。樂焰輝人生有過無數次選擇,從選擇報考清華大學國防生到放棄優(yōu)厚條件扎根深山,從3次放棄讀研機會矢志基層到立足指導員崗位百折不撓,他總在放棄與堅守中彰顯人性之美和擔當之責。他的事跡啟示我們,當代青年要有扎根基層、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積極進取、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意志品質,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思想境界,讓青春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偉大征程中煥發(fā)更加燦爛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