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賴恩·科比爾卡:選擇挑戰(zhàn) 永不放棄
記者 劉蔚如

圖為布賴恩·科比爾卡為清華師生作學術(shù)報告,。研通社記者 王皓冉 攝
1月16日下午,,清華大學主樓后廳里座無虛席,,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清華大學客座教授布賴恩·科比爾卡(Brain K. Kobilka)為清華大學的師生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shù)報告。
1月12日晚,,科比爾卡攜夫人田東山(Tong Sun)再次如約返回清華,,顧不上休息和調(diào)整,他們又埋頭于實驗室的工作中去,,面試學生,、指導實驗室的工作、與其他實驗室的師生交流討論……新晉諾獎得主的光環(huán)顯然并沒有給他們的工作帶來太多變化,。
工作間隙,,科比爾卡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分享了他在科研工作中的感受和體悟,。
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永不放棄的堅持
記者:獲得諾貝爾獎對您來說意味著什么,?給您帶來了哪些變化,?
科比爾卡:我想獲得諾貝爾獎意味著你做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工作。我很高興我的研究得到了其他科學家的欣賞,,這也說明我現(xiàn)在工作的領(lǐng)域——G蛋白偶聯(lián)受體(GPCR)在生物研究方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lǐng)域,。
在過去的三個月里,特別是12月的時候,,有很多活動需要參加,,這的確使得我的有些工作落后于計劃,但我會盡量回到原來的工作節(jié)奏,。我喜歡自己正在從事的研究,,不希望獲得諾獎會對我產(chǎn)生太大的影響。
記者:您認為獲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科比爾卡:對我來說,,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堅持,永不放棄,。我的這項工作用了很多年的時間,中間有很多非常艱難的,、會使人放棄的時刻,,但我都沒有放棄,而是堅持下來了,,所以堅持和永不放棄是最重要的,。
當然,聰明,、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直覺,、與他人合作的能力、優(yōu)秀的學生和合作者,,以及一部分的幸運,,這些都對成功有一定的幫助。我覺得諾貝爾獎不是能夠計劃或者預測出來的,,科學家的目標也不應該是獲得諾貝爾獎,,而是做好的科學。
科研最重要的是專心于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
記者:您是如何走上GPCR的研究道路,?
科比爾卡:在從事科學研究之前,,我從事的醫(yī)生的工作引導我走向了基礎(chǔ)的研究。作為醫(yī)生,,需要給病人開藥,,而不一樣的藥物其靶點通常都是GPCR,所以當時我就對GPCR的研究很感興趣了,。
記者:在從事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尤其是研究前期沒有任何成果和論文的時候,,您會感受到很大的壓力嗎?
科比爾卡:我沒有感受到壓力,,在實驗室里,,大家都知道我在做一個非常艱難的課題,大家都很支持我,,我能感受到的是對我走向成功的幫助和支持,。
現(xiàn)在似乎有一種趨勢: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們急于發(fā)表論文,而忽略了應該專心于一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艱難的問題,,長期堅持做下去。年輕人把發(fā)表論文當成非常重要的事情,,更注重數(shù)量而忽略了質(zhì)量,,我們當時并不是這樣的,我也不認同這種趨勢,。
如果在畢業(yè),、求職、晉升的時候?qū)φ撐臄?shù)量有要求的話,,一定會讓大家在選擇課題的時候避重就輕,,選擇比較簡單、容易發(fā)表論文的課題來做,。所以更重要的不是論文的數(shù)量,,而是質(zhì)量,要看你是否在一個很有創(chuàng)造性,、很重要又很艱難的領(lǐng)域里從事研究工作,。
記者:您在研究中最困難的是什么時候?
科比爾卡:是當我失去霍華德·休斯醫(yī)學研究所的資助的時候,?;羧A德?休斯醫(yī)學研究所的資助是我科研經(jīng)費的重要來源,失去它的資助對我的經(jīng)費是一個很大的削減,。我所從事的是一項很昂貴的研究,,除了霍華德·休斯醫(yī)學研究所,其他經(jīng)費也很難有同樣的力度來資助我這樣一個具有冒險性同時又很昂貴的實驗,,當時恰逢我們的研究做出了突破,,突然失去經(jīng)費支持,給我的研究帶來很大的困難,。后來是學校和系里幫我聯(lián)系到無條件的基金資助,,幫我渡過了難關(guān)。
“加盟”清華是一個沒有理由拒絕的好機會
記者:您為什么選擇接受清華大學的邀請擔任客座教授,,并在這里建立您的實驗室,?
科比爾卡:清華大學是一所一流的大學,,能在這么好的學校和我所欣賞的院系里工作,是一個沒有理由拒絕的好機會,。我希望能夠在自己的研究領(lǐng)域里有所拓展,,在清華,我可以找到很多同行,,他們都在做很棒的工作,,尤其是在結(jié)構(gòu)生物學領(lǐng)域里,這里有世界一流的研究環(huán)境,。
新建一個實驗室并不容易,,好在清華給了我非常好的支持,我的夫人也給了我很多幫助,,我在斯坦福大學的華裔博士后也在翻譯等工作方面幫助我,,大家都很支持我。
記者:對于在清華的實驗室,,您有什么規(guī)劃,?
科比爾卡:我希望把清華的實驗室和斯坦福的實驗室作為一個整體來指導和管理,比如兩邊的課題組可以做同一個課題,,互為補充,,大家可以通過視頻電話、網(wǎng)絡(luò)等來進行面對面的討論,,兩邊的學生和博士后也可以互訪。如果我能夠非常有效地把清華和斯坦福兩個實驗室的工作有機結(jié)合起來,,有效地去指導每一個人,,我會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成功,我一定會為之努力,。
我非常重視在清華的工作,,并不想只限于指導好一個實驗室,我還希望把自己的科研工作與清華其他的實驗室的工作結(jié)合起來,,通過很好的合作,,推動某些研究領(lǐng)域的發(fā)展。我可以向清華的同行們學習新的技術(shù),,同時也會為他們提供我的實驗室里的很多技術(shù),。事實上,我們正在相互學習,,我已經(jīng)學到了很多東西,。
記者:您在挑選學生和博士后的時候,會看重哪些條件,?為什么,?
科比爾卡:除了英文交流的能力,,我更看重學生是否對我的科研感興趣,是否有足夠的毅力真正去從事一件很難但很有趣的研究,。因為如果你想把一個領(lǐng)域向前推進,,就必然面臨著很困難的問題,是這些問題在阻礙著,,否則應該很容易就解決了,。我對這樣的問題感興趣,這就是我為什么經(jīng)常強調(diào)要研究具有挑戰(zhàn)性的,、艱難的問題,,所以我也希望我的學生對這種問題感興趣。沒有興趣的話,,很可能堅持不下去,。我的學生是要準備好失敗的,不斷的失敗,、再探索,、再失敗、再探索,,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向前進,。
幾個月以前,做出這項判斷對我來說很容易,,因為我知道來找我的學生一定是對我的研究感興趣,,而現(xiàn)在我有些難以判斷學生是對我的科研感興趣,還是因為我是諾獎得主,。
(清華新聞網(wǎng)1月18日電)
編輯:襄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