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臺高溫氣冷堆核電站主氦風機工程樣機研制成功
是我國在先進核能核心裝備技術自主創(chuàng)新上的重大突破
清華新聞網8月7日電 8月4日,一場由國家能源局組織的成果鑒定會在上海電氣集團鼓風機廠進行,葉奇蓁院士、王玉明院士等業(yè)內專家對由清華大學負責總體技術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的核心裝備——主氦風機工程樣機進行評審并最終通過鑒定。與會專家們一致認定,世界首臺套大功率電磁軸承主氦風機工程樣機研制成功,并認為這是我國在先進核能核心裝備技術自主創(chuàng)新上的重大突破。

圖為主氦風機頂部。
該工程樣機由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負責總體技術并提供電磁軸承,同時負責整機調試及試驗,佳木斯電機公司負責電機,上海電氣鼓風機廠負責葉輪及整機總裝和試驗平臺,中核能源公司負責項目管理和質保。它的研制成功是先進核能技術協同創(chuàng)新的重大成果。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院長張作義介紹,主氦風機的功能相當于壓水堆核電站的“主泵”,在高溫氣冷堆啟動、功率運行和停堆等工況時提供足夠流量的氦氣通過一回路系統,將反應堆堆芯產生的熱量帶走。
主氦風機樣機的研制過程中解決了多個重大技術問題,如主氦風機整機的總體設計,大型氦氣置入式立式高速電動機的研制,電磁懸浮軸承支撐的轉子動力學分析,高性能葉輪的研制,大電流、高壓差、高電壓一回路邊界電氣貫穿件的研制,風機球閥的研制等。
采用電磁懸浮軸承的主氦風機利用了最新現代科技成果。風機轉子重量約4噸,整個轉子由電磁懸浮軸承支承,實現非接觸無摩損運行,不需要潤滑油系統。這是電磁軸承技術在世界上首次用于反應堆設備。
主氦風機工程機樣機于2010年在上海開始制造,2013年10月完成主氦風機出廠試驗平臺,為主氦風機樣機的各項試驗提供了條件保障,2013年11月底在上海鼓風機廠開始樣機總裝并開展各種試驗, 2014年6月完成第三次總裝,7月完成了100小時熱態(tài)滿功率連續(xù)運行考驗,即出廠試驗。
此次工程樣機配套的電磁軸承由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自主研發(fā),是持續(xù)10年的“863” 項目科技攻關成果。電磁懸浮軸承項目2008年正式立項,2009年底完成總體設計。
供稿: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 編輯:欣研 李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