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天成,清華大學計算機系2018級博士生,2022北京冬奧會對外聯(lián)絡分隊志愿者。曾參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游行、建黨100周年文藝演出,擔任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志愿者。曾獲清華大學學生年度人物、本科生特等獎學金、十佳運動員、五星級志愿者等榮譽。冬奧期間,擔任奧林匹克大家庭助理(Olympic Family Assistant,簡稱OFA)志愿者,服務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負責日程跟進、訪問陪同、信息溝通等服務。

沈天成出征冬奧會
“他笑著向我們一直招手。”
“那一刻,莫名的情緒攫住了我的心,卻又讓人說不上來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我知道,這段與巴赫主席共處的日子已成回憶,這份溫暖的冬奧記憶將永遠定格。”
這是北京冬奧會期間,沈天成與巴赫的相處的感悟。
過去的二十多天里,作為離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最近的志愿者之一,奧林匹克大家庭助理志愿者沈天成親歷了巴赫的冬奧時刻。在沈天成眼中,這位笑容可掬的老人親切又熱情,可敬又可親。
“你們可以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
老人身著藍色沖鋒衣,同站在他兩側的三名志愿者一起,微笑著望向前方。
這枚嵌在卡片中央的紀念照片,是臨行前巴赫送給沈天成的贈禮。照片上,雋秀的簽名映入眼簾。

巴赫主席贈送沈天成的簽名照
2月20日,北辰洲際酒店,一場答謝會正在此開展。
巴赫緩緩走到沈天成面前,沈天成與另外兩名奧林匹克大家庭助理一道,于在場所有志愿者和工作人員中最先接受了答謝。
“希望你們同我們一樣,把我們共度的這段時光看做一段難忘的經(jīng)歷,你們可以為自己為冬奧會的成功舉辦所做的工作感到自豪!我們不會忘記這一點,真誠地感謝你們每一個人!”來自巴赫的認可,令沈天成由衷欣喜。
時間的指針撥回23天前。
彼時,沈天成第一次見到了巴赫,他的冬奧志愿服務之行也宣告開啟。
提前對接場館禮賓,協(xié)調確定行程安排,協(xié)助翻譯主席日程,每日報送相關信息,全程陪同客戶外出……一項項事務紛至沓來,還要根據(jù)最新情況動態(tài)跟進調整。上崗的日子里,早出晚歸已成了常態(tài)。
一天下來,很難說不辛苦。“我還記得有一天,我在主媒體中心陪同主席進行了六個小時的訪問,隨后又前往張家口和延慶觀看比賽,總車程接近四百公里,路上還要拿出電腦報送信息整理日程。”沈天成感慨,“但想到身上的志愿者服,想到為了這場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會并肩作戰(zhàn)的志愿者們,心里就又充滿了干勁。”
“成為您的助理是我最難忘的體驗”
“有幸作為您的奧林匹克大家庭助理,在您身邊感受您的熱情與真摯,是我這場冰雪之約中最榮幸最難忘的體驗!我愈發(fā)明晰,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奇跡的‘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正日漸在每個人的心底深深扎根。請允許我向您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和最深沉的感激!”
小小一張明信片上,承載著沈天成滿滿的情誼。
雪輕,路長,禮薄,情重。

沈天成(最右)同另外兩位對接巴赫主席的OFA志愿者在鳥巢外合影
“感覺自己真的非常幸運,能在巴赫主席身旁共同見證這一屆全人類的盛會。”沈天成說,“他對這屆北京冬奧會贊不絕口,特別是對志愿者們。”
在沈天成的印象中,巴赫仿佛一位鄰家老爺爺,對志愿者盡展和藹慈祥,時而和他們打成一片。
“之前從沒想過,巴赫主席會對志愿者如此熱情。”沈天成有些激動,“盡管工作強度高、日程安排緊,巴赫主席還是非常親切地和志愿者們互動。”
日居月諸,時光流逝,輾轉將至閉幕之時。
“真的很不舍,那些作為志愿者陪伴巴赫主席的瞬間仿佛仍在眼前,這場寶貴而難忘的志愿經(jīng)歷終將結束。”沈天成說。
“我們團結在一起”
“團結”,是陪同巴赫期間沈天成印象最深的關鍵詞。
“奧運會總是搭建溝通的橋梁,絕不會筑起一道道高墻。奧運會讓我們保留多樣性的同時,把我們團結在一起。”時至今日,巴赫在開幕式上的致辭仍在沈天成耳邊久久回蕩。
“他經(jīng)常提起這個詞,我想,這或許是他心中奧林匹克的應有之義。”

沈天成(右)同巴赫主席交談
朔風陣陣,澄空渺渺,五環(huán)旗幟獵獵飄揚。
“團結起來,在奧林匹克的旗幟之下,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穿越山海,于此相聚相知。”沈天成不無動情。
“在作為巴赫主席身邊的志愿者深度參與冬奧會的過程中,我真正感受到了這場全人類的冰雪盛會的奧秘所在,不管是運動員擁抱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人類共同精神的氣概,還是志愿者超越國界真誠奉獻的熱情,我們都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努力中一起向未來。”
雖是螢火之光,也想照亮更多的地方。“在這個崗位上,我們竭盡所能發(fā)揮自己的力量,在中外之間搭起一座橋梁,用熱情和付出讓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們賓至如歸,讓這場冬奧會辦得更好。”沈天成說。
毫不褪色的真誠、熱情、樂觀和團結,捧出一張中國青年自信、開放的名片,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底色間尤為亮眼。
(清華新聞網(wǎng)3月18日電)
供稿:研工部
編輯:陳曉艷
審核:李含